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生物“活化石”人工也能养 ——康县“娃娃鱼”养殖见闻
春日,走进康县大湾里村鑫兴大鲵养殖公司,几排平房掩映在绿树之间。平房就是养殖室,在一片漆黑的养殖室,循着手电光望去,大小不一的水池错落有致,每个水池一根水管,细细的山泉水缓缓流进水池,水池里慢悠悠滑动的是被称为生物“活化石”、俗称“娃娃鱼”的大鲵。
大鲵身体扁平,头宽而圆,口很大,眼极小,尾部侧扁,四肢短小,前肢很像小孩的一对小胳膊,棕褐色的背部缀有大小不等的云斑,神态憨厚可爱。“这是国家的宝贝,也是咱康县人的骄傲,这种养殖方式属于仿生态模式,大鲵喜欢黑暗的地方,每天只喂食一次。”公司负责人李仲孝指着一条一尺多长的大鲵介绍道。
李仲孝告诉记者,他和同村的周定军是康县最早人工养大鲵的,2002年,他俩以一头耕牛换回两尾大鲵,在家中开挖一个小池子精心喂养。这之前,谁都没有养过,都有点担心。“我们多方奔走,查阅资料,外出考察学习,寻求中华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在水产站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经过一年探索,2003年成功孵化出幼苗。”
据李仲孝介绍,从2003年至2009年,他和周定军连续6年取得了稳定的孵化技术,弥补了甘肃省人工驯养大鲵的空白,省上还颁发了有关许可证。目前公司有两个养殖场,存塘种鲵134尾,幼苗5000尾。在他俩的带领下,三河乡大湾里、石碑岭、秧田坝等9个村有20多户人家养殖大鲵,全乡人工繁育幼苗量已有1.3万尾。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向农户提供幼苗和技术服务,农户散养后再由公司统一回收。
大湾里村一位巩姓的小伙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娃娃鱼既不要多大的场地,又不费多少劳力,娃娃鱼主要讲究水质和空气质量,饲料上没有特别讲究,幼苗吃的是河里的虫子,只要到河里捞就行了,娃娃鱼平均每年长1公斤多。2008年开春,他花3.1万元在鑫兴大鲵养殖公司买回100尾幼苗,在家里修水池喂养,去年秋天出售后,卖了6.3万元,除掉成本,纯收入3.2万元。
康县水产站站长万守春告诉记者,大鲵因“唔哇、唔哇”的叫声似婴儿,俗称“娃娃鱼”。康县是典型的北亚热带气候,境内山大沟深,溪流密布,境内不少暗河中有大鲵出没,过去在大鲵保护上,一直采取管死的办法,禁止捕杀、贩卖大鲵,也不准个人养殖大鲵。这样一来,不仅野生大鲵保护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种群数量恢复缓慢。前几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人工饲养大鲵,其子二代以上还可以上市交易,国家每年放生一定数量的大鲵,每尾补助超过600元。全县大鲵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在保护大鲵规模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户找到了一条致富路。目前,全县三河、铜钱、阳坝等7个乡镇大鲵养殖户有107户,存塘幼鲵3万余尾,种鲵1170多尾。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