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沿海的小渔村,村民们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但在这个小渔村里家喻户晓的,却是一个浙江省在陆地上水产养殖的顶尖高手。
记者:认识陈文龙吗?
村民:认识,认识。
村民:搞养殖的。
村民:陈文龙是搞养殖的,我也是搞养殖的。
这个人就是陈文龙,今年53岁。他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每亩的净利润在浙江省范围内是最高的。
陈文龙:一亩地的收入可以买辆小轿车,小轿车也有豪华的,好的小轿车买不起。宝马,一百多万,十万八万是可以的,好的买不起,十万八万的肯定买得起。
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每亩的净利润一般在几千元,最多不会超过一万元,而陈文龙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净利润却可以达到11万元,创造了浙江省农业吉尼斯纪录。
陈文龙在村里家喻户晓,不仅仅是因为他亩产的高利润,更是因为他不爱搭帮凑伙、喜欢独来独往的个性。
王安宁:我觉得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人家没有的东西他喜欢做。
就是因为这种不一样,陈文龙在搞养殖的20多年里,只要他愿意做,就从来就没赔过钱。如果说陈文龙到底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大家肯定会提起2002年的那次土地招标会。
2002年,小沙镇计划把11个村的600亩土地承包出去,然后由承包者投资,改造成池塘,发展陆地水产养殖。
张和平:产业结构调整,镇里商量之后,向外面贴了一个公告,把全镇的人,有技术的人,来承包。
春节之前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小沙镇政府举办招标会,把600亩土地正式对外承包。会场内外,人们的话题都集中在了陈文龙身上,并且很快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陈文龙肯定会来争取承包这600亩土地,因为他是当时镇里最大的养殖户,另一派说陈文龙肯定不会来,因为这个人做事情向来都是与众不同。两种观点都有依据。当时陈文龙做的还不像现在这样大,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呢?
陈文龙是土生土长的小沙镇毛峙村人,和父辈们一样,十几岁时就出海打渔,1983年,陈文龙出海捕鱼时遭遇风浪,渔船被毁。他干脆就放弃了出海,到岸上搞起了养殖,无意间成了小沙镇陆地水产养殖的第一人。当年,陈文龙养了300亩中国对虾,一年就赚到了三万七千元钱。
陈文龙:这时候的三万七千元,和现在的不一样了,比现在的三百万还多呢。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看不到钱,都是十元十元的,没有五十元的。
在万元户还很稀罕的年代,一个毛头小伙一年赚了三万多元钱,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并纷纷效仿,在之后的几年当中,上岸搞养殖的人越来越多。
陈文龙:捕鱼的人不捕了,我要搞养殖,你要搞养殖,增加到60人。
在镇上有六、七十个人开始上岸养殖中国对虾的时候,陈文龙却不干了,他跑到到附近乡镇的农场做工去了。
1992年,我国沿海普遍养起了对虾,养殖规模和产量达到了世界首位,就在对虾人工养殖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对虾病害席卷全国。
周晨光:1992年对虾白斑病暴发以来,可以说中国的对虾养殖受到严重打击。
陈文龙:几乎全部死光了,包括海南、浙江、福建、江苏,全部死了。
小沙镇的养殖户也未能幸免。到了1993年,没有人敢再承包池塘养虾,就在别人纷纷退出的时候,陈文龙却杀了个回马枪,出人意料地重新承包下村里所有的池塘搞起了混养。
陈文龙:文蛤、水白虾,长毛对虾,梭子蟹,四五种。
记者:当时不是全国性的虾病吗?
陈文龙:虾不一样的,中国对虾生病了,比如南美白对虾不会生病的。
就在大家都不敢搞养殖的那一年,陈文龙凭借混养的方式,每亩池塘的净利润达到了5000元。
陈文龙:1993年的时候,我的钱赚得不得了不得了的,我1993年的钱赚得最多了,那时候我赚的钱,在定海的房子买了好几套啊。
就是陈文龙的这种性格,让人觉得他为人处事总是与众不同,甚至出人意料,这次600亩土地他是否要承包,人们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2002年初,招标会就在这个会议室举办,30多个养殖户参与竞标。正如一些人所预料的那样,陈文龙并没有出现在会场。
张和平:我们把承包的具体情况给他们讲明白,承包几年,承包费是怎么交。
招标会从早上八点,开到下午两点半,竟然没有一个人承包。
张和平:没有一个人报名,他们都走了,放弃了。
原来大家是感觉到池塘改造费用太高,并且对大面积养殖的风险有所顾虑。
王安宁:一开始你来的话,你根本看都不要看了,都是杂草,稻田建起来的,没人搞的。
镇领导最后还是找到了陈文龙,看中的就是他的眼光和能力。他的几次选择都能够带来养殖利润的大幅度提高。承包这600亩土地,陈文龙是最佳人选,在陈文龙了解到镇政府的意思之后,很爽快地签下了承包土地的合同,理由也很简单,别人不干了,那么他干。
陈文龙:人家要的话,我不来了,人家不要的话,你给我,同样的价格给我。
在承包下镇里的600亩土地之后,陈文龙还放出这样豪言壮语。
陈文龙:这600亩给我,我怎么不搞浙江第一,我肯定要搞浙江第一。
陈文龙前几次选择都赚到了钱,这次他又在别人放弃600亩土地的时候高调扩张,他有什么高招让自己成为浙江第一呢?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进一种叫做南美白对虾的品种,在1992年中国对虾遭遇病害之后,南美白对虾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种,2001年,南美白对虾开始大面积推广,利润水平相当高,由于浙江到了冬天气温下降,水产品很难养殖,而这时海南的南美白对虾运到浙江最高可以卖到80多元钱一公斤。
周晨光:11月底以后,基本是南方的对虾来填补我们的市场。
陈文龙在别人都不敢承包的时候租下600亩土地,并且放出要做浙江省第一的豪言壮语,就是看中了南美白对虾这样的高价格,这次出手制胜的王牌,就是反季节养殖,然而,把600亩土地挖成池塘,再加上建大棚的费用,最少也要600万元。面对这样的投资规模,一向敢想敢做的陈文龙开始有点犹豫了。
陈文龙:这么大的投资,万一要是失败了的话,小孩读书都没地方去读了。很怕很怕的。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妻子跟着陈文龙搞养殖,风里来雨里去的,几乎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陈文龙:我搞养殖,她搞市场,我养她卖,最起码15年,20年了。
如果维持现状,600万元可以让陈文龙一家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万一失败了,那就要一切从头再来,自己将如何面对妻子和孩子呢?但是反季节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高利润对陈文龙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陈文龙:我说了不起了,这个不得了不得了的,这个经济效益多少啊,成本不到七元,七元一斤的成本,你卖到50元的话,这个利润是天文数字啊。
那些天,从来不做家务活儿的陈文龙,天天在厨房里围着妻子转来转去,有什么家务活儿也抢着做。
陈文龙的妻子讲不了普通话,他的女儿很了解母亲当时的想法。
陈静:20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心里当然是担忧的,因为不能保证将来必定会胜利的。
在家里,一个未知的结果折磨着每一个人,在村里,人们对陈文龙反季节养殖南美白对虾也觉得有点不靠谱,因为建大棚养殖对虾,当地人还从来没人做过。
张仕春:大棚以前我们没听说过,只听说过种蔬菜什么的,没听过大棚养虾。
养殖是有季节性的,如果错过了合适的季节,那么一年的时间就要浪费掉了,这逼着陈文龙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几天之后,陈文龙手里拿着上百张存折走出了家门。
陈文龙:600万嘛,我们农村两万,三万,都是小存折,没有两百万,三百万一张,五万,六万,一万,两万都有的。
陈文龙拿着存折走出家门的时候,肯定不像他回忆时语气那样的轻松,甚至可以说,当时的陈文龙有点孤注一掷。春节前后,是浙江天气最冷的时候,为了赶工期,陈文龙天天泡在挖池塘的工地上。没过多久,陈文龙就病倒了。
陈静:长痔疮了,住院了,他没住几天就逃出来了。
前期的土地改造费用已经花了三四百万元,在施工最紧张的时候,耽误一天,就会对生产造成影响。陈文龙在医院根本就呆不住,刚刚做完手术,就趁着医生不注意,自己溜了出来了。
陈文龙:打车逃出来了,医生不让我出来,我一定要来,早上六点钟跑出来,没人看着我啊。
陈静:建设在搞,他不放心,逃出来了,走路都不会走。
就这样,陈文龙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把600土地全部改造成池塘,并且建起了五个养殖大棚,为了保证大棚不被污染,一般来说,不会让任何人进入。
陈文龙:我们这个大棚不能进,你懂吧。人有病菌的,像养猪一样。工作时候以外的话,不能进,都消过毒。我们比养猪还要厉害。
为了可以获得反季节养虾的最大利润,陈文龙咨询了专家,精心设计大棚,所有设备都是用最先进的,这样的配置在浙江省都是头一份儿。
陈文龙:这个氧气打下去,增氧的。这个是氧气,氧气打下去增加产量。这样打下去,本身产量是1吨,打下去就是2吨。像人一样,接氧气,人就比较活跃了,对虾也是一样的。
周晨光:大棚里面达到将近2吨亩产,这些专家就感到不可思议。
在海洋与渔业局专家的帮助下,陈文龙每亩一茬就可以养出2吨的南美白对虾,并且可以在冬季上市销售。
何志康:冬天原来没有,陈文龙是第一个搞大棚养殖的。
陈文龙:相当成功,这个对虾就是2吨一亩,10亩就是4万斤,平均价格要卖到40元一斤,不得了了吧,一年把这个成本收回了。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离大棚对虾起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说明大棚里对虾产量高,陈文龙要在池塘里下一次网。
陈文龙:你看一下,等5分钟,就可以收网了,起码十几斤,20斤。你看看网在动,网在动就是进虾了。
本来约定的5分钟,可是刚刚到了3分钟,陈文龙就急不可待地准备收网了。
陈文龙:3分钟就可以收了。这是3分钟时间的,有八斤到十斤了。
陈文龙的养殖大棚每个占地有两亩多,第一年的时候,建了5个,第二年,增加到10个,到2005年,陈文龙的养殖大棚达到了15个,其余的500多亩池塘也养上了鱼虾等水产品。就是这几百亩的露天水面,让陈文龙干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2002年,在别人都不敢租的时候,陈文龙承包下600亩土地,建成浙江第一个反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并且以每年5个的速度增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8月,麦莎台风登陆浙江,一时间狂风暴雨。
应豪杰:当时天气预报也没有报道雨量会有这么大,大家措手不及啊。
大雨从下午5点钟开始下,一直持续不停,并且越下越大。
应豪杰:5点开始雨量还好,到了9点雨量特别大,形容雨像泼的一样,绝对不夸张的。
雨量这么大,就连陈文龙这个50多岁的人都有没见过。
陈文龙:从小都没见过,都这么深了。
陈静:沙发、床全浮起来了,到现在为止,水的痕迹还是有的。
李惠丽:这里都是水的痕迹。
短时间内,降雨量就达了将近400毫米,整个村子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因为村子沿海的地方都筑起了大坝,这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打开闸门泄洪。
记者:当时有几个闸门?
应豪杰:我们小沙区域是两个闸门,一个是靠近山那边,那个相对大一些,毛峙这个比较小。
记者:当时这个排水量不够?
应豪杰:不是不够,是很不够,应该说。
雨还在不停的下,水一个劲儿地往上涨。这个时候,在泄洪现场的应豪杰接到了陈文龙打来的一个电话。
当时,陈文龙露天池塘就像这样,闸的外面是大海,闸门的里面就是500亩池塘,镇里偏偏不知道陈文龙的池塘里还有一个闸门。
陈文龙:他们也不知道,我这里闸门有没有,我们闸门有这么大的,他们不知道。
应豪杰:当时也不是很清楚,他那里也可以排水,我们只能通过小闸门往外排水。速度太慢,老百姓心里也比较急。
如果打开闸门,就可以大大提高泄洪速度,但陈文龙心里清楚,打开闸门,首先被冲走的就是自己池塘里的鱼虾,这意味着至少上百万元的损失,但看着村里快速上涨的水位,陈文龙还是给应豪杰打了电话。夜里三点钟,陈文龙打开闸门,开始放水。
陈文龙:沟这么大,一放水,全部到这里面去了。那边就是大海了。都是虾,我们放下去,不得了了,随便谁都可以抓上来的。
记者:那么大的水应该看不出来吧?
陈文龙:看得出来,它都是在上面。它要逃,逃就跳起来了,跳出来就看得到。
闸门开了两天两夜,村里的水位降下来了。在陈文龙的养殖场,除了15个大棚,其余的500多亩养殖塘里的鱼虾都跑光了。
陈文龙:我辛辛苦苦养的,马上可以收了,肯定要流眼泪。
陈文龙如果选择不打开闸门,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养殖塘放空了,可是大家的赞扬却让他感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陈文龙:市委书记表扬我,这是我应该的,我是小沙的老百姓,老百姓搞掉了,我也是老百姓。
麦莎台风过后,陈文龙重新翻修了池塘,重整旗鼓地搞起了养殖。这个时候,当地实施转产转业,很多渔民不再出海打渔。一向习惯独来独往做生意的陈文龙也开始有了转变。他把自己的600亩池塘分出250亩给了转产转业的渔民搞水产养殖,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王安宁:反正跟他能赚钱,真的,你不问我,我内心也是这样想的,真的能赚钱。
陈文龙:我捕鱼知道他们的痛苦,现在鱼捕不上来了,没有办法,我们都像兄弟一样,渔民本身就像兄弟一样。
2007年,由浙江省农业厅牵头,开始在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三大系统开展农业吉尼斯创建活动。纪录的形式有最高的亩产,最好的种养亩效益,最大的种养面积,等等。经过专家实地测定,陈文龙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平均每亩效益达到11万元,成了浙江省的第一名。
一亩南美白对虾的收入就可以买一辆小轿车,可是陈文龙至今为止,也没给自己买一辆轿车,每天他在养殖场里跑来跑去都是骑着一个用了好几年的电动自行车。
到2009年,陈文龙已经把养殖大棚的数量扩大到25个,他把之前的利润大部又投入到养殖场里了。除了做浙江省的第一,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
陈文龙:我现在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好了,我想今年到明年,我要拿下全国第一,今天讲的。
评论列表 | ||||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致富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