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成都日报资讯:昨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四川润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就建立“中科3号”良种鲫鱼繁育基地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5180万元,将落户彭州隆丰和军乐镇,其中,隆丰镇繁育示范区投资3400万元,军乐镇生产示范区投资1780万元。此举标志着彭州市将在西南地区兴建唯一的“中科3号”繁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将由中科院院士提供无偿技术援助。
新品种鲫鱼很不简单
“中科3号”其实就是一种鲫鱼,但这种鲫鱼很不简单,它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人最新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经三年重复生长对比和生产性对比养殖试验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比已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高背鲫)生长快13.7%至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与高背鲫相比,其碘泡虫病发病率低;且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
每户可实现增收2万元
据悉,四川润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入资金1.05亿元实施农、林、农贸市场等产业,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一、三产业互动的现代农业。由其负责投资兴建的“中科3号”良种繁育基地在项目建成达产后,计划年产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5亿尾,产值可达260万元;年产夏花1亿尾,产值可达400万元;养殖商品鱼40万公斤,产值可达560万元;配套养殖其他鱼类15万公斤,产值240万元。每年可向四川及周边地区提供大量异育银鲫“中科3号”及其他名优水产品,同时,该项目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5000户农(渔)民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产新品种,每户可实现增收2万元。
中科院无偿转让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当天出席签约仪式的彭州籍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介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不仅将援助所需“中科3号”全部成本、协助企业建设高标准的良种繁育基地,更会将“中科3号”水产良种全套繁育技术无偿转让给彭州。他还表示,中科院愿意与彭州进行更多的合作,帮助彭州“以生物吸引世人目光”,支持彭州灾后重建,推动彭州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