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农历的七月十四,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是很重要的节日,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团圆祭祖,很多饭店在这天也格外冷清。
然而,在这个距离防城港市三十公里,建在渔排上的渔家乐饭店却热闹非凡,乘船而来的客人一波接着一波。
尽管近些年鲈鱼的价格一再下跌,仅2008年,从每斤22元暴跌到7元一斤都没人要,但在这个经营鲈鱼为主的渔家乐里,鲈鱼还是大受欢迎。
游客吴阳阳: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十四,那我们钦州台的名主播们,都来到了防城港启沙镇,这里除了可以钓鱼,喂鱼以外呢,还让你非常有成就感,因为阳阳每隔十秒可以钓一条大鱼,很大,真的很大。
记者:你这一段视频怎么用呀?发到网上去吗?
游客吴阳阳:没有,只是在自己空间用而已了,在自己QQ空间用。
记者:放网上?
游客吴阳阳:对,让我那些QQ,Q友都可以看一下我今天来了什么地方玩。
2008年,红砂村的鲈鱼养殖户邓强,在这里开办了一家渔家乐,每天都有三五十人来这里旅游,节假日来的人更多,渔家乐能给他一年带来至少50万元的效益。
邓强:做渔家乐是什么?现在渔家乐能带动旅游产业这一块,这一块对我们来说不重要。
邓强并没有看重渔家乐带来的50多万的效益,因为这只不过占他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养殖鲈鱼才是他收入的大头,那么办渔家乐和养殖鲈鱼有什么关系,在鲈鱼市场疲软的情况下,2008年,邓强鲈鱼的交易额又怎么达到了1000多万元的呢?
邓强养殖鲈鱼已经10几年了,是红沙村养的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鲈鱼养殖户,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当地鲈鱼养殖户的关注。
养殖户黄子卓:他的鱼的数量比较大一点,数量比较大一点,那个客户肯定要找规模大一点的人谈。
但在1996年,邓强的一种养殖鲈鱼的办法,让养殖户们看不明白了。
一般养殖鲈鱼,都是一天喂一次,但那段时间邓强三天才给鱼喂一次食。
邓强:以前价格不好的时候,你三天喂一餐还是喂一半给它。
记者:三天喂一餐怎么行,你不怕饿死它?
邓强:不会饿死,只能价格不好的时候,调整一些战术。
这样的养法,邓强就养了四年,人们都怀疑,这些瘦的皮包骨头的鱼,会有人要吗?
2000年的一天,几位广东客商突然来到邓强的渔排,当邓强介绍自己养殖的鲈鱼时,把几位客商吓了一跳。
邓强:一开始他不是问价格,他说你现在鱼怎么样?那些客商都是这样的,我说鱼已经饿死了一半,他说哎哟,干嘛是这样的。
当时,广东客商提出包销邓强的鲈鱼,并且比市场上6元一斤的价格还要高出2元。包销、价高,即使这样的好事,邓强还不打算把那些骨瘦如柴的鲈鱼卖掉。
邓强:8元钱我这个鱼那么瘦卖给你,还不如卖个鱼骨头给你,有什么用?都是瘦瘦的,再过15天,20天,我再答复你好不好?
其实,邓强的鱼并没有死,因为鱼很瘦,这时候卖出去肯定很亏,所以邓强让客商回去等,要赶在这20天内给鱼催肥,当对方又包销、又出高价时,邓强感到市场发生了变化,他也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市场真实的价格。
那么,邓强为什么要给鲈鱼采取饥饿养殖法,广东的客商为什么又对这些骨瘦如柴的鲈鱼感兴趣呢?
防城港市的红沙村从1993年开始养殖鲈鱼,主要销售到广东市场,邓强养了20个网箱的鲈鱼,是当地最大的鲈鱼养殖户,已经赚到了100多万元。到了1996年,他把网箱数量扩大到80个,在鲈鱼上市的季节,邓强本想还像往年一样再赚一笔,但行情却急转直下。
邓强:卖哭了,一斤鱼卖4.5元,已经卖了70%这样,真的快哭出来了。
80个网箱的鱼马上就要出手,价格却从22元一斤直降到了4.5元一斤,邓强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定去广东市场看个究竟。原来这一年广东有很多人也开始大规模养殖鲈鱼。虽然与广东出产的鲈鱼卖价相同,但是邓强的鱼运到广州,成本却比它们高出许多。
钦州客商:这个车拉不了多少,一车都要一万元的运费,你拉多少鱼呀?你不够运费了。
每车鲈鱼多出一万多元的运输费用,邓强面对广东的养殖户,没有一点竞争优势。回来后,邓强决定进行一场持久战,因为一些渔民看到鲈鱼价格下滑,开始减小养殖规模改养生蚝,只要自己坚持下来,价格肯定还会上扬的。
邓强:按照这样的价格调整下去呢,只能等这个机遇,先控制好,把握好这一关,等到这个机遇来的时候,那我们就会战胜困难的。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邓强对他的鲈鱼采取了饥饿养殖法,直到广东的客商再次找上门来,市场果然像他预想的那样,开始转暖。
2000年,广东不少客商打开了日本、韩国的市场,而国内市场上的鲈鱼数量突然减少,价格正在一天天往上涨。
邓强:价格还不同,一天跟一天不同,一天变一个样。
不久,市场上鲈鱼价格从6元一斤飞速涨到23元,即便这样还有人抢着要。这让压抑了许久的邓强夫妇倍感精神,那段时间夫妻俩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起早贪黑给鱼催肥。
邓强的妻子吴永:一天喂三四餐,早上喂一餐,到大概11点钟喂一顿,到3点钟喂一顿,还有晚上还有喂一点。一天喂一顿至四顿。
一个月后,邓强把催肥的鱼卖给了广东客商,他的坚持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80个网箱为他带来了500多万元的效益。2001年,邓强一下子又把他的网箱发展到了150个,几乎扩大了一倍。
邓强:一个网箱养到800条就是这样,拼命压,多养,多养就是为了以后,能放得下就放下这样,密度比较高,根本看上去打转的时候都是跟着尾巴一直跑这样,转来转去。
2001年一开春,陆续有广东客商开着一次能装7万多吨鱼的活水船过来找邓强,提出要买2斤重以上的鲈鱼,而且有多少要多少,邓强联合当地的养殖户要求跟客商签订供销合同。
邓强:签这个合同就是考虑到故事不能重演,1996年到1998年之间,就感觉那个价格太差了,那时候大家价格不是很稳定了,这个风险太大了。
邓强要求客商付销售总额30%的订金,他私下里算了一笔账,这30%的定金正是鱼苗到成品鱼的饲料成本,这样不仅能降低养殖风险,而且还能借机扩大规模。
邓强:30%的利润,我们算基本上够喂鱼饵,就是喂饲料也够了,等于是老板投资,那我们不用投资。
30%的定金,等于是客商投资让他们养鲈鱼,然而事态的发展,使这30%的定金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让邓强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不知不觉中却越陷越深,直到体会了人生最痛苦的一段经历。
2001年,鲈鱼市场回暖,广东的客商找上门来,并预付了销售额的30%作为定金,因为有了资金保障,邓强等养殖户没有了后顾之忧。为了让鲈鱼长得平均,从2001年开始,邓强一年要组织工人分好几次鱼。
记者:什么叫分鱼?
邓强:就是分等级,分大、中、小三个等级,那个大鱼吃东西的时候,吃饵料的时候,那个小鱼的过来,大鱼就跟它打架,碰一下小鱼的顶不住。
记者:不分的话小鱼吃不着饲料?
邓强:吃不着慢慢瘦,慢慢瘦,一直不会长。
分鱼的次数越多,鱼的体质就越好,不但生得快个头均匀,更重要的是能卖上价。
邓强:2001年那时候我们赚了可能有400多元,500万元,除去成本,利润,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小苗没有卖,放在手里,小苗还没有卖,算计起来应该有1000万元。
一直拿着订金养鲈鱼的邓强从未感到过如此的轻松惬意,他相信只要自己一心一意养好鱼,客商就会把活水船开到渔排边来把鱼拉走,因为客商预付的30%的定金让他们认为是无风险养殖,但更大的风险恰恰是他们丧失了对市场的风险意识,并且这种风险很快就降临了。
2006年9月,轻松惬意中的邓强,隐约感到了某种不祥,虽然说不明白,但他却是感到了这种存在。
邓强:哪里知道不知不觉的,这个时间一长,对我们来说是什么呢?就是危险越来越多,大家都不知道呀,根本上没有提防到价格才是我们致命的一刀。
这年9月,又到了鲈鱼收购的时间了,可广东客商的活水船却一直没有开过来。因为在一起做了几年生意,邓强也没在意,反正对方已经下了30%的订金,多养几天对自己反而有好处。可是左等右等了一个月,还是没有看到活水船,邓强感到那种不祥的预感可能就要变成现实,他赶紧给广东的一位朋友打电话。
邓强:他说今年的行情完蛋了,这样下去,一天比一天差,我说你骗我吧,我没有卖鱼给你,你骗我,不是,你不相信你打个电话问你老板。
从朋友那里得知,这一年,韩国单方面终止从中国进口海鲜,造成鲈鱼出口受阻转而大量低价充斥国内市场。听到这个消息,邓强心里一阵慌乱。
邓强:当时心里面就是七上八下,那时候还有一点希望就是我们这个老板可能跟他们不同,多少呢,我们签了合同拿了30%的定金,应该跟我们要的,都是这样安慰自己。
邓强抱着一丝希望向那位合作的客商问询,对方的答复让他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邓强:他说老邓,价格下去我承受不起了,我可能今年要破产了,我听到头一句就是这一句,那个不是晴天霹雳是什么呢?
在30%定金的迷惑下,邓强对鲈鱼市场价格的变动关注少了,当他回过头来了解市场的时候,鲈鱼价格已经从签约时的17元一斤降到了12元。
合约对收购鲈鱼的时间没有做具体的约定,30%的定金只够从1月养到9月的饲料钱,现在多养一天,农民就得自己掏钱,如果对方长期拖延下去,农民的损失将是巨大的,更可怕的是还不知道市场在哪里。
养殖户黄子卓:一天卖不出去,一天要投那个饵料的,它要吃东西。
记者:小鱼能费多少钱?
养殖户黄子卓:小鱼?买一天的小鱼当时是花2000多元。
邓强:自己的老本会掏光的,一条也不出售,那时候你还想卖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那时候还打不开这个市场,所以大家也是挺顾虑的。
邓强知道,如果终止合约,对方只损失30%的定金,可自己和那些签约的养殖户很有可能会赔上老本,这让他陷入了艰难的选择。
经过对得失的权衡,邓强决定主动把价格降到12元以内,只要对方来拉鱼,就不会亏本,当他电话通知要12元销售鲈鱼的时候,对方说30%的订金不要了,让他们自己处理网箱里的鲈鱼。
邓强:挂了电话就跟他们说,我说广东那边没希望了,世界沉没了,太阳现在除非从西边出来了,干脆给他们一个晴天霹雳。
养殖户黄子卓:他不过来拉,他不过来买我们这个鱼。
养殖户邓建:定金也不要了,定金要没有用了,拿这个鱼回去,他还要亏的多。
广东的客商不来拉鱼,养殖户着急了。邓强也开始为自己这150个网箱的鲈鱼想出路,虽然每天也是焦急上火,但是他还是让自己很快冷静下来,通过仔细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后,他觉得鲈鱼的潜在市场仍然很大。
邓强:风生水起北部湾,还有东盟博览会就在我们南宁,还有奥运会也是在我们中国举行,有那么好的发展前途的情况下,今年卖不了明年价格肯定好。
邓强相信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和在南宁举办的东盟博览会,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就在许多养殖户盲目四处寻找销路时,邓强又采取饥饿养殖法,等待时机,留下70%的鱼继续养殖,然而,因为一次不可逆转的危机,这次邓强的方法却失灵了,一个等待,让邓强险些倾家荡产。
广东客商违约,让邓强150个网箱的鲈鱼一下子没了销路,当邓强重拾饥饿养殖法,等待时机时,他才发现这招儿失灵了。
邓强:实际东盟博览会过了,到2008年的时候,奥运会也开了,结果都是一样,碰到那时候怎么说呢,这个金融危机,哪里得了?我们现在是雪上加霜了。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鲈鱼的价格同样受到了影响,每斤从23元降到了7元。邓强觉得不能再等了,他决定主动出击到南宁找市场。在南宁,邓强了解到,两年前,广西提出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这一合作区包括中国、越南等7个国家。两年后,旅游业成为广西与东盟经济对接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邓强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邓强:旅游这一块的收入可能应该比饭馆,比人家用那种结婚办喜酒那种还大。
随着泛北部湾的兴起,来北部湾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邓强觉得如果在海上开一家渔家乐,生意肯定不错。5斤以上大鲈鱼,在宾馆能卖到300元一条,而且很热销,即便自己只卖出一半的价钱,收入还是很可观,更何况那些大鲈鱼也不再愁没有销路。
2008年,邓强的鱼庄赶在五一节开张,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开业了一个星期,竟然一个客人都没有。
邓强:开张那天就是叫几个朋友过来坐一下,到第二天根本没有人来。
邓强的妻子吴永:一天买了这么多菜回来,没有人过来吃饭,就是你自己吃,这个菜也浪费了。
这时候邓强前后已经投入了快50万元,本想通过开鱼庄把鱼卖掉,却不料鱼没卖掉每天还增加了三个工人的开支。就在邓强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
这个人就是梁云,那时,梁云是防城港市港口区财政局局长,他对红沙村这个海湾的旅游资源很看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财政局梁云副局长:首先吃的有非常独特的优势,而且这里海鲜非常丰富,鲈鱼、虾蟹很多,所以说搞渔家乐,特别在浮阀上搞吃住,非常有优势。
看到邓强的生意没有起色,梁云决定帮帮他。
梁云:拍不同时间的照片,比如说早上也要拍,傍晚也要拍,多个角度去反映它,放到网上去,吸引游客。
梁云的贴子发出去不久,就有游客开始陆续找了过来,大部分还是外地游客。
邓强:我在5月份才开业的,9月份最高峰的时候,那天不是节日,那天就销了1800多斤,就我这个渔排。
来吃饭的游客都是先喂鱼再吃饭,生意很好。每次喂鱼,会引来成群的野鱼等在网箱外捡食,邓强又想出了一个海钓的主意,这样就能留住一部分游客。借着这个鱼庄,他的大鲈鱼成了抢手货。
游客吴阳阳:开心,开心,超级开心。
游客:岸上肯定有区别呀,它马上海上抓起来,马上放多少,那海的味道肯定好了。
游客:这个是公的还是母的?帮我看一下。
游客吴阳阳:不要收绳,不要收绳,满载而归。
通过这个渔家乐,很多人知道了这个地方,知道了邓强,开始到这里买鲈鱼。
邓强:一天比一天多,人多的时候它不是一万斤了,一天10万斤这样,8万斤这样,或者15万斤这样,一天就容易解决事情很多。
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鲈鱼的价格也开始从7元升到了10元。邓强养殖的鲈鱼也快上市了,他相信今年的收入要比去年翻上一倍还多。
邓强:一天就卖一万多,一万多,整个港湾现在算起来,不得了,现在我们养鲈鱼相对好卖,主要根底就是这个渔家乐打造了这个鲈鱼的名牌出来。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致富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