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利水产繁殖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水产养殖系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发展海水养殖业,几年中先后繁育成功了10种海水经济鱼类,其中有7种已经能够满足人工育苗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据了解,1997年以前,海南省海水养殖用的鱼种全部依靠从自然海区捕捞或从国外、省外购进,制约了海水养鱼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海南生利公司与海南大学联合,海南大学水产养殖系将该公司生产基地作为科研和学生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海水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研究。1998年,在海南省百项农业新技术项目基金的支持下,他们攻克了诱导石斑鱼提前性转化技术、亲鱼培育、产卵和受精卵孵化技术、人工育苗技术及相关的饵料培育技术。1999年5月,利用人工转性所得的石斑鱼作亲鱼,取得石斑鱼全人工繁殖的成功。2000年该项目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今年上半年,又试验繁育出大规格的苗种尖吻鲈200万尾、美国红鱼150万尾、紫红笛鲷100万尾、卵形鲳100万尾、星斑裸颊鲷40万尾、花尾胡椒鲷15万尾、军曹鱼8万尾、点带石斑鱼5万尾等。至目前,他们相继攻克了10种海水经济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难关,并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6月28日]
采集:庞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