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黑 龙江省农场总局史氏鲟养殖放流试验站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史氏鲟全人工繁 殖研究”在北京房山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专家们一致认为:课题组在史氏鲟人工养殖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全人工繁殖整个过程真实, 记录完整,是国内首次成功完成的史氏鲟全人工繁殖试验,该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人工授精的史氏鲟鱼苗开始,历经7年~8年的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培养,使之成为性 成熟的亲鱼,并采用人工繁殖技术繁育出子二代,是鲟鱼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这项试验的 成功,标志着我国鲟鱼研究及养殖业跨入了新的阶段,对我国迅速扩大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将 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鲟鱼被称作“活化石”,其肉和卵均为高档营养食品,尤其是鲟鱼籽,享有“黑色黄金 ”的美称,2001年国际市场上鲟鱼籽酱的价格是4000美元/公斤。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 变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的鲟鱼资源急剧下降,现存的28种鲟鱼中有13种受到严重威胁,2 种已濒危,已无法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鲟鱼产品。因此,“世界濒危动物贸易公约组织(CITE S)”将全球28种鲟鱼全部列为保护对象,限制对其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活动,并鼓励开展人 工增养殖。分布在我国的鲟鱼有8种,其中长江水系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均被列为国家 一级保护动物,禁止对其进行一切经营性捕捞;分布在新疆的3种鲟鱼种群数量少,形不成 产量;只有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史氏鲟和达氏鳇目前尚能形成一定的捕捞量,但数量很少,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从1988年开始,我国有关科研及生产单位开展了以史氏鲟增殖与 人工养殖为目标的科研与试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组成了精干的鲟鱼项目组,开展了以鲟鱼营养需要、亲鱼活体取卵技术及仔、幼鱼培养技术 等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科技攻关。1992年,在该所的实验室里,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养史氏鲟幼 鱼首次获得成功,使对史氏鲟的研究从单纯的资源增殖研究进入到规模化人工养殖和增殖研 究并行的阶段。在随后的几年中课题组又陆续完成了“史氏鲟幼鲟养殖技术研究”,“史氏 鲟苗种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鲟鱼活体取卵手术技术的研究”等多项研究,攻克了 史氏鲟幼鱼驯化难题,成功进行了活体取卵手术,实现了不同水域、不同养殖方式的养殖, 同时带动了其他鲟鱼类的养殖。使鲟鱼的养殖迅速发展,形成了养殖年产量3000吨,超过捕 捞产量几十倍,年产值达2亿多元的产业,我国因此成为鲟鱼养殖大国。
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发展,鲟鱼苗种的来源问题显得日益突出。目前鱼苗来 源主要是采捕黑龙江的野生史氏鲟亲鱼进行采卵后再人工孵化出鱼苗或从国外进口其他鲟鱼 苗。由于黑龙江鲟鱼资源的持续下降,此来源已十分不稳定,无法有计划地生产。进口鱼苗 除有同样问题外,还有国际上贸易、资源法规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实行对鲟鱼性腺发 育的周年动态监测、有序管理,在生产上对其性腺发育进行预报和调控,实现史氏鲟和引进 鲟鱼种类的全人工繁殖便显得十分重要,将彻底解决我国鲟鱼养殖业中苗种供求矛盾。全人 工繁殖成功后将不必再从江河中捕获成熟亲本,并可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放回江河,对生态修 复、保护濒危物种,均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野生史氏鲟和中华鲟人工繁育技术上,我国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存养各种类、 不同年龄的后备亲本2万多尾(目前全国每年只能在天然河流中捕获几十尾亲鱼)。鲟鱼全 人工繁殖技术一旦突破,便完全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鲟鱼苗种生产 大国,可由进口变为出口,保证鲟鱼资源和养殖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采集: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