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 2009年4月12日
这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一片鱼塘,2004年的时候,为了修路这里一半的鱼塘被征用,然而,此后鱼塘的收入却翻了一番。
鱼塘面积缩小了,收入反倒增加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村民们说,这一切与一个叫苏七根的人有关。
苏七根:这个鱼每一亩的产量达到6000斤,是从美国引进的加州鲈。
这位就是苏七根,是九江镇烟南村的支部书记,他对记者说,鱼塘是他当支书以来最头疼的事。
他们村本来是鱼塘养鱼出了名的小康村,2004年,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征用他们近一半的鱼塘。因为当年佛山市决定修1条铁路和3条公路,而烟南村不仅在规划之列,而且正好在几条路的交汇处。
作为村干部,苏七根深知小家服从大家的道理,然而,鱼塘面积突然缩小一半,乡亲们的收入怎么办呢?他们村还能不能继续保持小康呢!
苏七根:当时我很发愁的,看到这个马路用的地很多,占我们村差不多2公里多,鱼塘的面积超过300亩。
村里以前主要是养四大家鱼,尽管因交通局限只在周边地区销售,一年大概也能有五六百万元的收入,那么,在鱼塘面积缩小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住这个收入呢?
就在大家都为此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有一天,苏七根突然提出了大胆的设想——换鱼!
苏七根:养高档鱼,才能够把我们的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那就是从更高一个层次的养殖去弥补。
苏七根的主意是不在养四大家鱼,而是在有限的鱼塘里全部养上高档鱼,因为高档鱼的利润大。
主意拿定后,他带着几个村民到处去找他们心目中即值钱又好卖的鱼,他们不但去了广东的几个大市场,而且还跑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他们发现桂花鱼、鲈鱼、西江钳鱼和生鱼这四种鱼很符合他们的心意。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