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苏州日报报道 每天天刚放亮,俞三男和家人一起驾着汽艇到阳澄湖中324亩大的围网养蟹基地,转乘小舢板在蟹池中捞水草。也难怪,一只30亩水面的围网蟹池一熟蟹养下来起码要捞出250吨水草,不然疯长的水草会影响蟹的生长,324亩水面中不知要捞出多少水草。
俞三男是相城区阳澄湖镇富荣蟹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996年,他放弃做得好好的铝型材经销生意,在阳澄湖中搞起了60亩围网养蟹,逐步发展到从大眼幼体到蟹种培育、养大蟹的“一条龙”,形成了160亩蟹种池、324亩围网养殖的规模,年产优质蟹种200万只、成蟹20吨,十分之九的蟹种供应给周边80来户蟹农。
俞三男养出来的蟹,总要比别人的大上一两成。除了勤快,俞三男靠的是科学养蟹。俞三男在苏州市、相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阳澄湖渔政站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尝试温室培育蟹苗,提高蟹苗的个体重量和成活率,继而提高成蟹的回捕率。这个科研课题使俞三男养成大蟹的比例高达35%。
蟹养大了,俞三男的烦恼也来了。他想不通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养大蟹,虽说收入要比一般的蟹农高,但跟那些只卖不养的蟹贩子比,自己赚的那些钱实在算不了什么。去年,他养的324亩蟹收获了20吨成蟹,由于蟹的规格大、品质高,他在蟹王市场里门市的零售价也比一般的蟹农要高一点。可到年底一算账,就是他这个养大蟹的能手,一年收入只有附近一位大闸蟹经营户的五分之一。
最让俞三男想不通的是,他“吃亏”就吃在“正宗”上。“自己养蟹成本大不算,还带累四邻八乡的蟹农”,俞三男无奈地说,“我提供给乡邻的180万只蟹苗确实给大家奠定了养大蟹的基础,但也提高了近1倍的蟹苗成本。”
俞三男养大蟹坚持经销自己蟹池里产出的蟹,即使不够他也只收购产自阳澄湖的大闸蟹,决不自己做塌牌子。但也有不少人还没等大闸蟹的膏黄长足就抢先上市卖高价,还要到外地去收购来补充阳澄湖大闸蟹的市场供应不足。俞三男发誓要改变这种现象。今年,他把镇上空闲的500来平方米粮管所仓库租下来,把没有销路的蟹农的大闸蟹收购下来,办一个只卖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市场,重树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形象。但是,他的心中也没有底,“不知能有多少蟹农来支持?”俞三男流露出了担忧,“毕竟我只是个人行为,双拳难敌四手,蟹农的利益也经不起多少折腾。”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