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于2002年开始的收集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伊犁河裸腹鲟(俗称青黄鱼)行动收效甚微。到目前,承担此任务的新疆伊犁河特有经济鱼类良种繁育中心仅剩二尾,这意味着中国仅生存于新疆伊犁河的裸腹鲟种群延续岌岌可危。
上个世纪70年代,伊犁河一年可捕捞几十吨裸腹鲟,90年代以后,过度捕捞加之疏于管理,裸腹鲟产量急骤下降。到2000年,每年打捞的裸腹鲟不足20尾。
2002年,当地投资400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100亩的伊犁河特有经济鱼类良种繁育中心,意欲通过人工繁殖,保留包括裸腹鲟鱼种的延续。相关部门开始向伊犁河的渔民收集裸腹鲟亲种,由于成效不大,又以每公斤380元的价格向渔民征购。
据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只收到十几尾裸腹鲟,但由于渔民在打捞、运输过程中,不注意鱼种安全,裸腹鲟大多受伤,时间不长就死了。目前,伊犁河特有经济鱼类良种繁育中心仅剩两条裸腹鲟,大的12龄,刚到性成熟期,长2米,体重12公斤;小的一尾6龄,长70公分,重6公斤。
伊犁州水利局水产处处长李存峰表示,伊犁州正与哈萨克斯坦方面协商,从哈方引起裸腹鲟亲种鱼卵。但他说,即使协商成功,以后的繁殖工作也非常坚难,就算繁育顺利,要将伊犁河的裸腹鲟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前的水平,也至少需要50年以上。
裸腹鲟是大型底层洄游性鱼类,头后及胸部高,向后渐细,长可达2米,12至14年性成熟,生殖周期长,每两年产一次卵,肉与卵均为食中珍品,原产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裸腹鲟是少有的软骨类鱼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二级保护动物,对研究动物进化很有帮助,被专家们誉为“动物活化石”。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