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姑苏晚报讯: 这几天,苏州市首个由452 位渔民组建的“阳澄湖放流养殖股份合作社”的股民们,在社长潘大弟的带领下,正在4000亩阳澄湖水面上放流鲢鱼苗,截至昨天35万斤花白鲢鱼苗全部投放完毕。
合作社社长潘大弟向记者介绍,他们为什么只放养鲢鱼苗,主要考虑到鲢鱼能够“吃”掉湖中的水草和浮生物,有利于清洁水面、保证水质,是保护母亲湖的一个最有效的环保举措。
春节前夕,相城区元和街道娄北社区原渔业村154户的498位渔民,围绕政府授权的阳澄湖大包围4000亩水面如何放养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的渔民提出,采取招投标形式承包给专业户养殖,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但大多数渔民认为,给专业户承包了,他们很有可能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放养特种水产,这将会给阳澄湖产生新的污染源。倒不如组建一个阳澄湖放流养殖股份合作社,让渔民们都入股当股东,只放养不会污染水质的鲢鱼。由大家共同参与管理,严格把关,利益共享,确保母亲湖不受任何污染。
在元和街道司法所全程监督、指导下,苏州首个“阳澄湖放流养殖股份合作社”在娄北社区诞生。凡是2008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都可以入股,在短短一个星期内148户、452个渔民,每人持5000元股本金入股当股东,占渔民总数的95%以上。殷伟林一家5口都入了股,他从银行取出还没到期的存款,向合作社上交了2.5万元股本金。他说:今后全家每年至少可从合作社得到2.5万元的分红,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家都非常愿意参加。然后,他们按照选举村委会主任那样的公选办法,公开公正地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正副社长。
董事会承诺,宁愿少赚一点钱,也决不养殖特种水产,保护母亲湖是我们共同肩负的责任。春节过后社长潘大弟带领大家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按政府要求在4000亩阳澄湖水面上竖起大连簖,并赶往湖北、苏北等地采购优质花白鲢鱼苗,每进一批鲢鱼苗都由监事会成员验收把关。潘大弟表示,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既要保证阳澄湖水面不受污染,又要让大家从中得益,环保和效益两手都要抓。
娄北社区党委书记胡桂金告诉记者,原来这4000亩阳澄湖水面,是由64只小围网组成,2008年1月在整治阳澄湖的行动中被拆除。经与苏州市渔管委签约同意,在不影响水质的前提下,将其改成现在的大围网养殖。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