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讯 记者张会斌报道 初秋时节,辽中县冷子堡镇金山堡村农民赵宝伟在自家池塘边下网捕鱼,一网下去,打上来好几种鱼。其实,一个池塘里养着八九个鱼种,这在辽中可不是稀罕事.辽中县农经局的同志介绍,近年全县大搞科技兴鱼,创造出每亩池塘产出淡水鱼达1200公斤以上、最高达 2000公斤的佳绩,这种“亩产吨鱼,多鱼混养,精品增值”的高效养殖模式很快走俏,兄弟市县渔业部门和养殖户前来参观学习的不少。
辽中县的“吨鱼增值”在全省渔业生产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辽宁省近期出台的《渔业加快发展三年规划(2008-2010)》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 年,全省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力争翻一番,达到512亿元。其中淡水池塘养殖的目标是:3年亩产增加100公斤,达到每亩水面产出830公斤的水平。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的专家介绍,辽中县的高效养殖模式在全省是样板。
辽中县拥有淡水鱼养殖面积10.2万亩,其中8万亩池塘占沈阳市总量的一半,另有水库面积2.2万亩。全县淡水养鱼起步早,近年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2007年,全县1585个养殖户共引进黄颡鱼、德国镜鲤、丁桂、武昌鱼、彭泽鲫、草鱼等名优新品种1.9亿尾,精品鱼养殖面积1.14万亩,占成鱼养殖面积4.5万亩的25.3%。当年精品鱼产量为6816吨,占总产量的10.7%,产值达1.7884亿元。
过去,池塘养殖多为纯而又纯的鲤鱼品种,前两年辽中养殖户开始探索鲤鱼等搭配黄颡鱼的复式养殖方法。去年以来,县农经局多次在龙头企业养殖场召开现场会,引领全县加快养殖品种的调优步伐。今年以来,全县池塘实施以一个鱼种为主养,搭配鲢、鳙、太湖白鱼、鲫、黄颡鱼、黑鱼、鲇鱼等多品种生态养殖模式,同量水体内增加名贵鱼的产量,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抓“净度”、控“密度”。今年以来,辽中县农经局组织实施清淤改造池塘1.5万亩,把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清出来为耕地施肥,养殖期间在池塘内施用生石灰、麦饭石、沸石、过氧化钙、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生物水净化剂等,既补充氧气、钙元素,又有效降解、转化养殖生产自身污染,提高了养殖生态环境的“净度”。精细管理,严控“密度”:鲫鱼由过去亩水面放3500尾缩减到3000尾,鲤、草、鲇、丁桂等鱼由过去的亩水面放1600尾缩减到1200尾。
目前,辽中县有5家水产养殖企业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出口养殖企业。受其多向牵动,今年上半年全县淡水产品产量达2.65万吨,出口700吨;创渔业产值 3.5亿元,同比增长16.6%。据介绍,全县围绕淡水鱼产业就业者已达1.6万人,其中60台5吨活鱼车每天向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送活鱼,省城沈阳消费的水煮鱼均出自辽中。
南方渔网编辑:柳凡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