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内陆水域辽阔丰饶 淡水渔业有待发展
缅甸有辽阔的内陆水域,其中四季不枯竭的水域128万公顷,雨季期间淹没水区600万公顷。漫长的河流是发展淡水渔业的理想之处,每当雨季,山洪爆发水位增高,有利于多种鱼类洄游和繁殖。除萨尔温江流过急外,缅甸其他主要河流都有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此外,在河流泛滥线内的低洼地区是河鱼的繁殖场和索饵场。红树林地区也是洄游鱼类的育肥场,是咸淡水鱼类的理想栖息地。丰富的资源使淡水渔业在缅甸水产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年产量持续呈上升之势,已成为内陆渔业居民摄取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缅甸淡水渔业分为三大类:
(1)泛滥平原:是指在季风期间和接近季风末期,大量降水引起主要河系极其支流洪水泛滥淹没大部分三角洲地区时从事的渔业。每当季风末期,降雨量减少,洪水开始减退,就到了缅甸的水稻种植季节,也正是从事泛滥平原渔业的最佳季节。许多陷入这些集水区的鱼类,本能地随着减退的洪水返回小湾、支流和河流,渔民就沿着退却的洪水水道在适当的地点采用竹鱼栅和定置网具捕鱼。由于这种渔法有利可图,已成为缅甸重要的内陆渔法。
(2)租赁渔业:指在溪流和各种集水区进行的捕捞作业。租赁渔业属于季节性渔业,通过租赁协议在一定的时间内分配给有意经营者,由渔业部征收税金。
(3)开放渔业:指向捕鱼者发放捕鱼许可证供其在小溪、河流和湖泊等永久性水体经营的渔业。
缅甸淡水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有鲤科鱼类、鲶鱼和鲈鱼等。
水产养殖正在起步 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缅甸的淡水养殖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养殖罗非鱼、毛足鲈和鲤鱼,但由于受到经济和技术方面一些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不理想。为使水产养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缅甸渔业部推荐养殖者集中养殖几种高档的鲤科鱼类,如南亚野鲮、印鲮和喀拉鲃、鳙等。目前缅甸记录在册的淡水鱼类养殖池塘约有4.54万公顷。
在缅甸沿海的海水鱼类中,资源丰富又较受青睐的当地品种是尖吻鲈和其他鮨科鱼类(大多数是石斑鱼)。由于出口需求的增加,尖吻鲈和鮨科鱼类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已开始在适当区域养殖这些品种。
缅甸的尖吻鲈养殖是利用野生鱼苗在咸淡水池塘中进行的,这种实践已进行多年,但是由于技术不完善和投饵方式存在问题,因此没有达到商业水平。虽然沿海有丰富的尖吻鲈鱼苗,但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尖吻鲈的养殖,缅甸政府仍然允许从国外引进该鱼种苗。在德林达依省的勃路已有一批规格0.4公顷的小土池,用于小规模的尖吻鲈养殖。
目前缅甸正在Myeik和KyumSu进行商业规模的鮨科鱼类网箱养殖。使用的浮式网箱(3×3×3立方米)约有300个~350个。最常见的养殖品种有斜带石斑鱼和巨石斑鱼。每年的5月到11月从野外采集鱼苗,从放养到养成上市一般需要3个月~12个月。上市规格有两种:一种是0.3千克~1千克,另一种是1千克以上。
另外在在若开邦的丹兑和古亚也建有鮨科鱼类养殖场。若开邦的养殖场最常见的养殖品种是斜带石斑鱼,放养从附近水体采集到的各种规格的鱼苗。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在达到了一定规格后再运到养成养殖场,其中一些体形大的个体则直接出售或供出口。
虾类养殖主要在北部的皎漂附近,采用传统纳苗养殖法。养殖场的池塘筑在岸边,分为两部分。四周用堤隔开,涨潮时海水可以流入,带来大量天然饵料。把2厘米仔虾放入10米×10米水泥池饲养2个月,并喂以碎鱼肉和幼蛤,约长至5厘米时移至养殖池饲养,投放些饲料,以补充饲料的不足,养殖8个月时,体长能达到22厘米、体重90克。
罗氏沼虾采用半精养方式。养殖塘内的浮游植物等有机物靠施粪便培养。有时还补充天然饲料或粗谷物。沼虾苗的放养密度为每公顷3万尾以上。
缅甸是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东南亚渔业开发中心(SEAFDEC)和东南亚联盟(ASEAN)的成员国。上述三个组织在地区的渔业发展和相关领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互相协调与合作。这些组织中其他成员国及FAO所提供的援助及宝贵的经验,对缅甸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与这些区域性组织合作,缅甸政府将在养殖者中推广各种水产养殖技术。可以预期,在政府和私营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不久的将来,缅甸的海水养殖业将取得快速发展。
南方渔网编辑:苏紫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