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针对新冠病毒在低温、潮湿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和传染力研究十分稀缺,尚无法给出科学建议。
作者/ Louis Harkell
编译/ 胡路怡
从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案板,到厄瓜多尔白虾外包装,再到大连凯洋冷库,海产品的安全性屡屡因发现阳性样本被消费者质疑,虽无直接的证据,但基于现有的科学理解,许多现象无法合理解释。不仅在中国,一些国外机构也最近开始反思新冠病毒通过冷链及食品包装传播的可能性。
我们采访了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英国食品标准局(FSA)、美国食药监局(FDA),以及其他海产业内人士和专业翻译人员,各方提供的信息有所不同。
7月10日,海关总署(GAAC)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说,“7月3 日,大连海关从装载厄瓜多尔Industrial Pesquera Santa Priscila S.A(注册编号24887)生产的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一个样本中、从厄瓜多尔Empacreci S.A(注册编号681)生产的冻南美白虾的三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同日,厦门海关从厄瓜多尔Empacadora Del Pacifico Sociedad Anonima Edpacif S.A(注册编号654)生产的冻南美白虾的两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图:CCTV
毕克新还说到:“对检出阳性的样本,经核酸序列分析并经专家研判,检测结果提示厄瓜多尔三家企业产品的集装箱环境、货物外包装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风险。专家研判认为,检出结果不代表具有传染性,但反映出相关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然而,海外媒体对毕克新原话的翻译解读存在误区。瑞士专业翻译员Phylls Ang翻译说,毕克新提到的“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指的是检出病毒“RNA阳性”,并非整个、活体病毒。这一点得到了全球最大翻译机构TransPerfect的认可。
基于目前通用的PCR检测手段,“实验室检测的是病毒RNA,因此,‘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与‘新冠病毒RNA阳性’都属于正确表达,但‘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的简易表达则有偏差,容易造成混淆。”TransPerfect说。
中国是否在白虾外包装上发现活体病毒?
这一点尚不明朗。据英国国家卫生局(NHS)的解释,当一份样本送至实验室,将被添加检测试剂。如果存在病毒遗传物质,将触发链式反应,产生数十亿份遗传物质复制体,足以被设备探测到。
然而,当前的PCR检测设备并不能确定样本是否携带活体病毒,死亡很久的病毒残体有时候也能得到阳性结果。要证明阳性核酸样本是否具有传染性,即病毒是否存活并具有复制性,唯有少数专业实验室才有这个条件。
不过,检出阳性核酸样本也能提供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医学证据,比如,它能解释病毒如何传播,如何进入到一个密闭空间,甚至可以定位病毒来源地。
到目前为止,中国当局始终没有明确阳性核酸样本是否含有活体病毒。
但是,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协会(CNA)在英文版本声明中强调,毕克新说过“阳性结果不构成传染性”。CNA主席Jose Campasano告诉UCN,尽管在外包装和集装箱内壁检测阳性核酸样本,厄瓜多尔还是扩大了安全生产协议范畴。
在Phylls Ang看来,毕克新原话引用了“专家研判”,并提及“不代表具有传染性”,这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表达。
“毕克新的意思是,传染可能性极低,但并没有排除在外。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有保留的措辞,如若日后证明病毒确实可以通过食物传播,他也可以全身而退。”Ang说。
尚无证据显示病毒通过食物传播
是的!基于当前世卫组织与其他食品安全机构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还有没有通过食物感染新冠病毒的证据。
欧洲食品安全局回复UCN时说:“截止今日,我们还无法掌握食物与食品外包装构成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数据。证据表明,该病毒主要是通过打喷嚏、咳嗽或当人们彼此近距离互动时通过小型呼吸道飞沫传播。”
对于海产品,英国食品标准局将其风险等级列为“微乎其微”(negligible),但对于食品的交叉污染风险,英国食品标准局的评级为“非常低”(very low),而这个级别要比“微乎其微”更高。
冷链传播可能性有多大?
这是中国重点调查的领域。
7月10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在回答韩国京乡新闻记者提问时说,“冷冻水产品和冷藏肉类食品是否可以作为新冠肺炎传染源的疑问,基于国际组织相关权威机构的观点和现有的证据,它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世界卫生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些权威组织和机构都有明确的观点,观点也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新冠病毒主要是经人的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播的,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到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这些观点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和这些机构的网站上都能公开查阅到。到目前,全球确诊报告的1,000 多万病例,我们国家确诊报告的8万多病例也都没有因进食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
英国食品标准局指出,“目前针对低温条件下新冠病毒活性的调查研究十分稀缺,一般而言,病毒在低温环境下活力会有所下降。”
今年四月份,柳叶刀杂志发布文章,称“新冠病毒对高温敏感,但在4摄氏度时非常稳定,在测试第14天的传染性只呈小幅减弱。”
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失活时间,引用自Chin et al. (2020) 来源:英国食品标准局
柳叶刀文章还指出,在常温下,病毒在光滑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较长,例如,在玻璃表面可存活4天,在光滑不锈钢和塑料表面可存活7天。在纸板表面(如厄瓜多尔公司用来包装虾产品的包装盒),室温下冠状病毒在24小时后就降至可检测限度以下。
另外,一些食品保持形式(如干燥)也会显著降低新冠病毒活性。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兼食品安全专家Ben Chapman认为,新冠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环境下(如冷冻产品及外包装)的存活时间差异明显,这个领域的研究有待加强。
“这方面做过一些研究,但仍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病毒不仅在不同的材质上的存活时间,还要知道在各种温度和湿度组合条件下能存活多久。另外,我们还要了解热量、消毒剂、紫外线和压力对病毒灭火的程度效果。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我们便可以提供科学依据来给出更好的建议,控制病毒传播。”Chapman在博客上说。
海外机构不建议限制食品贸易
7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新闻1+1》上提及,“进口的海产品把病毒带入中国是有可能的,这种带入是否会引起新的疫情暴发,还需进一步科学论证。对于进口的、尤其是来自有疫情国家的物品,特别是有冷冻包装和冷冻低温保存的进口产品,要加强检查,或干脆禁止进口。”
英国食品标准局回复UCN时表示:“现有的认证制度和进口规则,是可以确保进口食品不被新冠病毒污染。我们认为对食品自由贸易采取限制措施没有必要。”
世卫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美国食药监局也都发出过类似倡议。
美国食药监局与美国农业部联合声明指出,“我们了解国内外消费者的担忧,他们想知道生产商、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是否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特别是在当前非常时期。然而,一些国家限制全球食品出口,并与新冠病毒传播向关联,与已知科学不一致。”
Omarsa Duran白虾加工厂(图:UCN)
食品加工厂是否存较大污染风险?
假设白虾集装箱在运出厄瓜多尔,抵达中国期间没有开封,中国检测人员也没有感染病毒,那么阳性核酸样本来自厄瓜多尔无疑。
许多国家疫情期间,食品加工厂在生活必需品供给中扮演至关重要,因此享有特殊待遇,即在封锁期仍可以运营。但由于食品加工厂人流复杂,处理货品较多,病毒传播概率就显得更大。
英国国家卫生局一位官员向UCN透露,近期他们处理过许多病毒高频爆发案例,相当大的一部分出自食品加工厂。“很多本地爆发案例发生在食品加工厂和仓库。按惯有思维,加工厂空间狭小,且工人未能严格遵守社交距离和手部卫生措施规定,使病毒更容易传播。”
在海产板块,全球已有数家加工厂报告新冠传染案例。智利三文鱼生产商Blumar旗下的Talcahuano报告5例确诊病例;美国Pacific Seafoods俄勒冈工厂发生过员工感染;泰万盛(Thai Union)非洲加工厂报告超500人聚集性感染;美国海产集团(American Seafoods)和Iberconsa公司的捕捞加工船也发生过船员感染事件,等等。
因发生过聚集性感染事件,中国已暂停从23家外国肉类公司进口产品,其中包括德国Tunnes,美国Tyson Foods,巴西Agra和英国Tulip。
产业受冲击不可避免
最近,中国暂停了三家厄瓜多尔涉事企业进口资质,并不构成对厄瓜多尔的政治制裁,也非旨在保护本地养殖户(中国本地养殖虾价格也在下跌)。
7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连日来,中厄双方通过不同渠道就此密切沟通,主管部门本着友好协商、科学严谨的态度就恢复涉事企业冻虾对华出口资格举行多轮磋商,并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同意建立工作机制,协商落实整改措施,待条件具备即恢复涉事企业冻虾对华出口资质,共同推动中厄食品贸易健康发展。”
在白虾外包装与集装箱内壁检出阳性核酸样本,对于厄瓜多尔,乃至全球虾产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协会预计,7月份出口中国的白虾或不足5,000吨,不及五月份的十分之一。
厄瓜多尔生产、外贸、投资与渔业部部长Iván Ontaneda说:“在当前全球形势下,虾类养殖和出口经历了十年中最严重的危机。”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