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水产养殖影响是全方位的,为此,我们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特色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等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对当前生产进行指导,以期能减少疫情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促进今年渔业生产增产增收。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系列部署,落实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指导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产养殖生产,支撑“菜篮子”供给,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积极组织体系专家编写《春季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操作指南》,供各地在春季水产养殖生产中参考。
一、种苗生产指南
春季是大宗淡水鱼种苗需求量最大的季节,为满足春季有足够的优质种苗用于养殖生产,近期需要进一步强化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培育,主要是要做好亲鱼的营养强化工作。
1做好亲鱼培育
开春以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温随气温不断回升而上升,对于草鱼和团头鲂亲鱼,早春可利用数量有限的黑麦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力争早投喂、早开食、早生长。此外,还应每10天对亲鱼冲水1次,临产前1周,每天冲水2小时,促进亲鱼活动。对于鲢鳙亲鱼,春季重点是保持良好水体生态,每月冲水2次,保持水质中等肥度,可利用本塘水冲本塘。鲤、鲫属杂食性鱼类,性腺是在Ⅳ期越冬,春季水温达15℃以上时,即开始产卵繁殖,注意培育水温。对于三北地区,春季主要是做好亲本池塘的水质调控,当水中溶氧低时,须及时破冰增氧。下雪后,要及时扫雪,增强透光率,促进光合作用。
2做好鱼苗繁殖
长江流域春季主要是开展鲤、鲫鱼苗繁殖,华南地区可开展多数大宗淡水鱼鱼苗繁殖,我国北方因春季气温还很低,不能开展鱼苗繁殖。
繁殖亲鱼选择。雌亲鱼的选择:繁殖季节成熟雌亲鱼的腹部膨大,松软,腹部有明显的卵巢轮廓,手摸有弹性,生殖孔微红。胸鳍内侧由内向外手摸光滑。成熟的雄亲鱼,其胸鳍内侧,特别是第一鳍条上有明显的栉齿状突起,由内向外手摸有粗糙感。轻压雄亲鱼后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后迅速散开为好。雌、雄亲鱼配组。主要根据授精方法和雌雄亲鱼体重来定。采用人工授精时,雌、雄鱼比例2 :1或3 :2;采用人工催情、自然产卵受精时,雌、雄鱼比例1 :1或2 :3。具体实践中,应依雌鱼产卵量和雄鱼精液量灵活掌握。
受精卵孵化。常用孵化器有: 孵化环道、孵化桶、孵化缸等。孵化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毒无害,用水须经过70~ 80目尼龙筛绢过滤以防止敌害生物。团头鲂、鲤等粘性卵可以脱粘后进行孵化。孵化管理:流水孵化时,受精卵在孵化开始时水流可小一些,鱼卵在水体中上下翻动为好,至出膜时,水流可加大,仔鱼出膜后可调小。至鱼苗腰点(鳔)出现,能平游时方可出池。经常洗刷过滤设备,轻轻摆动鱼巢,尤其出膜时应更勤。防止死苗和溢苗,应有专人值班,并作好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受精卵一般经过5~ 7天的孵化,其时间与水温相关,至鱼苗腰点(鳔)出现,卵黄囊基本消失,体色正常,能平游时方可出池,出售或下池进行鱼苗培育。
3做好苗种培育
鱼苗下塘前10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池塘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0.5~0.8米,进水管用60目筛绢扎牢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塘。鱼苗下塘前一周,每亩施发酵有机肥300~400千克,也可以用无机肥或生物菌肥(按产品说明书施用)培水,水体呈油绿色或茶褐色,水体透明度为20~30厘米。
鱼苗投放。鱼苗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池塘上风离岸2米处水体放苗。鱼苗运至池塘边后,先将氧气袋用湿毛巾盖上,放在水面大约20分钟,待氧气袋内水温下降后再打开氧气袋,水温差小于3℃。放养时将氧气袋尾端提起,让鱼苗随水贴水面流入池中,切忌悬空跌落入水中。鱼苗放养密度为20~30万尾/亩。
投喂与管理。鱼苗下塘当天泼洒豆浆,每10万尾鱼苗需黄豆2千克,上午、下午各一次磨成豆浆并沿塘边水体泼洒。第二周每10万尾鱼苗所需黄豆增至4千克,逐渐全池泼洒,到第三周后可逐渐增加精饲料,可用豆渣或熟豆(菜)粕磨成糊状投喂,每10万尾用豆粕4千克左右,同时减少黄豆使用量。第四周精饲料日投饲量增加到5~9千克,黄豆减至1千克。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一次,观察鱼苗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要注意池塘溶氧,严防缺氧造成泛池,每周加新水15厘米左右。养至四周鱼体达到3厘米左右时,进行拉网锻炼1~2次后可分塘或出售。
二、成鱼生产指南
成鱼养殖是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生产的主要工作,其中包括苗种合理放养、水质调控、饲料投喂以及鱼类保健等工作。
1做好水质调控
及时调水。随着天气渐暖,温度回升,要不断加水,提高水位。长江中游地区高密度囤鱼池塘特别要及时保持水位。注重水质改良和食场底改。初春把池塘水位控制在1米左右,水浅有利于池水较快升温,有利于充分发挥肥水效果和增加鱼类摄食,促进生长;以后视水质情况逐渐加注新水,每隔半月一次,每次10~15厘米,直到池塘水加至正常养鱼水位。15~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亩水面用生石灰20~25千克。每半月使用一次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选用弱氧化型的改底产品,在食场及其周围每半月改底一次,防止底臭和缺氧。
及时增氧。南方地区一旦养殖就需要尽早架设增氧机。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高密度囤鱼池塘,适时增氧尤其重要。多数情况下,北方地区渔农在五六月份池塘有明显缺氧迹象时才架设,这样有风险,特别是高产池塘,也应提早到四月份架设增氧机。
及时施肥。有机肥料必须充分发酵和消毒。做到少施、匀施、勤施。晴天上午施肥好。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不在阴天、雨天施肥。
2做好种苗放养
放养种苗要求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是符合养殖要求的优良鱼种,这是春节生产的关键所在。
适时放种。池塘养殖条件下,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放养。
选择良种。选择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放养。南方池塘放养苗种时,特别注意塘内生物饵料的培养,注意有机肥的用量,避免浪费。
合理密度:不同养殖系统放苗密度要控制,避免发生因密度引发的胁迫性疾病。不同品种苗种投放密度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尽量降低养殖密度。
3做好饲料投喂
开春后及时投喂,加强营养恢复体质。春季水温上升时,根据吃食鱼的数量、鱼体大小和摄食能力,提早开食,逐步增加投喂量。同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渔用多维、免疫多糖制剂等,增强鱼的体质,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特别是要早放养、早开食,投喂优质饲料,并根据鱼类吃食、天气等情况调整投饲量。
越冬后鱼类的投喂。大部分地区由于越冬期间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差。越冬后尽早启动投喂,温度合适时可逐渐增加投喂量。越冬后的初期,由于鱼类体质较弱,可适当使用一些优质饲料,如鱼粉、鱼油含量稍高一点,有抗营养因子的植物蛋白少一点,以改善消化道健康。并适当投喂含免疫增强剂的饲料,提高养殖动物的抵抗力。可适当提高投喂频率。
因疫情耽误正常投喂的补救。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近期很多养殖企业缺乏水产饲料,可能会造成投喂受限或者动物饥饿。应急情况,可以使用一些饲料原料,如鱼粉、饼粕类等,可利用小型饲料机或者绞肉机作适当加工,直接投喂,避免因缺乏营养对鱼体健康造成过度影响。疫情后,应尽快补救,通过使用高品质饲料,提高鱼类生长速度,改善健康,保障生产。
4做好大宗淡水鱼保健
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大宗淡水鱼产业要加快生产恢复,增加水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加强春季疫病防控。一方面,在春季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另一方面,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初春正是种苗入塘的生产节点,随着投饲增加,病菌寄生虫也随之活跃。春季忽冷忽热的气候变化特征决定了水体溶氧变化大和频繁的养殖动物应激反应,该养殖阶段极易诱导病害发生。春季危害大宗淡水鱼成鱼养殖的疾病和危害鱼苗养殖的疾病均以细菌、寄生虫和水霉感染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细菌性败血症是两种池塘危害都较重的一种疾病,死亡率都达l0%。2019年1-3月,全国草鱼主养区域暴发一种以体表发炎、红肿、出血、溃疡为典型症状的疾病,死亡严重,经专家鉴定就是冬季细菌性败血症。
春季生态防控。春季鱼病防控,仍然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生态防控,主要措施为:规范转塘、并塘和鱼种投放操作。冬季转塘、并塘以及鱼种投放操作要小心细致,拉网最好选用柔软的尼龙拉网,避免鱼体擦伤、掉鳞,给病菌感染带来机会。越冬鱼池尽可能不转塘;尽量减少捕捞和转运过程中鱼体机械损伤;鱼种下塘前使用食盐小苏打合剂、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等药物进行鱼体消毒。控制密度,加强管理,防止冻伤。控制池塘成鱼或鱼苗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引起缺氧;查看养殖鱼类活动状况、摄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防止疫病的暴发与流行;越冬期保持一定水位,防止鱼体冻伤。
春季药物防治。一旦发病,需要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典型疾病治疗方法建议如下:细菌性败血症:水体消毒剂一般采用生石灰(25~30克/米3,但水体pH值如超过8.5时禁用)、漂白粉(1.0克/米3)、二氧化氯(0.2~0.3克/米3)、强氯精(0.3~0.4克/米3)、溴氯海因(0.03~0.04克/米3,以溴氯海因计)等全池泼洒。任选一种药物即可,可有效杀灭病原菌,其中,以全池泼洒生石灰效果显著。针对大水面养殖草鱼,在草鱼密集浅水区或投饵区域采用挂篓挂袋方式给药。内服药物为恩诺沙星、氟苯尼考,任选一种即可。参考国标药物使用剂量。内服药物时,可以适当添加渔用多维,增强鱼体地抗病力。水霉病:在鱼类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如有受伤,应采取消炎杀菌措施,或干脆不用受伤鱼类。同时,在放养时要注意把握合理的放养密度。爆发初期可以用食盐与小苏打合剂,用量各按5克/米3,化水全池泼洒或浸洗可以治疗水霉病;也可以全池泼洒水霉净或二硫氰基甲烷,用量分别为50毫升/亩.米和100毫升/亩.米。每日1次,连用2次。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原种类较多,不同的寄生虫病原有不同的适用药物。春季引起病害的主要有纤毛虫类和单殖吸虫类。斜管虫、车轮虫等可用0.3克/米3硫酸亚铁或0.5克/米3硫酸铜加0.2克/米3硫酸亚铁全池泼洒进行防治;小瓜虫耐药性较强,可用中草药防治,如每亩水面用辣椒粉200克加100克姜片煮成25千克药液全池遍洒防治。
三、苗种、成鱼及渔需物资运输
1做好苗种运输
做好苗种运输计划。苗种生产企业尽量与物流企业对接,建立稳定的运输线路,保障苗种运输至养殖企业。加强与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接,协同做好苗种保障和运输安全工作。
做好苗种运输工作。苗种运输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运输方法、使用何种交通工具,都必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苗种在运前要停食锻炼;注意调好水温和水质,苗种经长途运输在放养前,确保养殖池水体与运输水体水温相差2℃以内,尽量降低苗种胁迫;保持溶氧充足。
2做好商品鱼运输
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层面行业协会,建立鱼类养殖企业与物流运输企业、消费市场的有机衔接机制,特别加强冷链物流的引入,保障商品鱼能及时运输至消费终端。
运输器械消毒。水产品装车中使用的器具(鱼框、鱼网等)、包装材料(塑料筒袋、储运水槽等)、防水衣裤等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后,采用相应标准浓度消毒剂流动冲洗浸泡消毒,作用时间按照消毒剂相应标准,消毒后,再进行使用。
运输过程管理。活鱼运输根据品种不同设定合理运输温度,在气温升高时适当降低运输密度。疫情期间可能运输过程更为漫长,应每隔1~2小时,检查下鱼体状况,保障水体氧气、温度适宜。在运输途中需要换水时,每次的换水量一般不超过容器装水量的1/2,最多不超过2/3。
3做好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
积极选择、备好质量可靠的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以及水环境改良剂等制品。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计划和运输安排,渔需物资运输一般定期进行采购,并多预留出1~2周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前适当消毒,保障人员安全和运输畅通。
沟通好运输情况。在疫情防控期,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领通行证,申领通行证时,要填报车辆和驾驶人相关信息,并经所在区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公安机关确认后,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
渔需物资运输运输。饲料运输时,当装车完毕后,必须马上盖好篷布,来遮挡烈日的曝晒和防止突变的天气。春季雨水较多,运输途中要注意防水、防湿;司勤人员要勤戴口罩、勤洗;必要时选用84消毒液或双氧水对饲料和肥料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进行喷雾消毒、对特殊动保产品外包装选用75%酒精或浓戊二醛溶液稀释后用抹布进行擦抹清洁消毒。
作者: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