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虾类生产国正在度过一个艰难的时期,因近期疾病不断生产成本逐渐加大、贸易限制以及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白虾竞争的日益加剧,令其中一个主要生产国越南白虾养殖和出口情况每况愈下。
从室外养殖转向室内养殖,向集中化转移
随着可追溯性的发展,众多企业和工厂在认证系统和溯源系统上愈来愈重视。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一份报告认为:根据目前的形势,东南亚主要虾类生产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报告指出,一些高端虾农如泰国的正大食品公司(Charoen Pokphand Foods)和越南的Viet Uc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已经承诺建设最先进的室内养殖虾场。
据了解,CP Foods公司和泰国联合集团(Thai Union Group)等在遇到供应问题时(如欧盟的黄牌进口禁令或美国更严格的虾进口规定),就会关闭农场从而造成损失。如果农民想要获得可持续的利润,转向更集中化、室内农场是不可避免的。
BCG主管zum Felde表示:“未来将会扩大室内养殖系统的产量,以降低风险,并确保具有可追溯性。对于黑虎虾养殖,目前还不考虑向任何类型室内系统,所以我们建议他们采取生物膜和饲料组合。”
虽然明年东南亚市场不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但会不断向这些新型室内系统转移,已通过增加产量保持竞争力。
可追溯性最终将成为新的标准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指出,曾是美国市场最大供应商的泰国虾业,自2012年以来规模缩减了一半,原因包括过早死亡综合症以及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限制。
但是,泰国联合食品公司(Thai Union)和正大食品公司(CP Foods)控制着泰国虾业60%的份额,在从泰国高度分散的养殖业采购虾时,仍然需要中间商。
为了使这种可追溯性成为可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建议公司应该开始改变他们对中间商的使用,通过采取生物絮凝剂和循环水养殖系统、综合生产者处于独特的地位等条件下,可在泰国推动可追溯性,并显著提高一定的利润率。
与此同时,越南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一方面是相对较低的生产量,加上欧盟最近的限制问题,意味着越南在产量和价格上难以与印度和印尼等国竞争。由于越南对虾养殖中使用的抗生素水平相对较高,这也导致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的拒绝越南进口率。
BCG的分析预测,按照目前的增长水平,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有望分别在2025年实现90万吨和140万吨的产量。相比下,越南的年增长率要低得多,只有2%,产量只有63万吨。
如果越南的产量能够赶上其竞争对手的生产效率,那么到2025年,越南将能多生产多达65%的虾,相当于3亿美元的额外价值。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饲料的使用也有着关系。报告中也推荐了生长强化饲料,对那些负担得起的养殖户来说,估计每公斤虾的利润率约为28%,相对利润率可提高约36%。
虽然健康强化饲料的成本通常也比标准饲料高出50%,但在疾病爆发前使用它有可以使存活率的大幅提高,助于农民实现高达20%的利润率。而仅使用基本饲料时利润率仅为8%。
印度转变缓慢
BCG表示,预计印度向封闭的、可追溯的农业转变的速度将是最慢的,因为印度目前正从来自泰国和越南的竞争减弱中获益。
目前为止,印度的特别之处在于,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疾病风险要低得多,但他们的存活率也更低。并且印度的农业系统分布稀疏,有很多的农场没有注册,生物安全标准低。
尽管印度虾农拥有的大片土地使该行业得以迅速扩张,但它同时也将成为行业长期变革的障碍。
如果印度虾养殖业抵制向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转变,它可能成为美国新进口限制的牺牲品。去年,美国将其海鲜进口监测项目(SIMP)扩大到虾类,由于其可追溯性较低,这可能对印度虾生产商未来几年的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