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前后,高淳河蟹第二次蜕壳陆续开始。总结下来,蜕壳情况并不理想,拉脚现象多发,有的池塘并伴有顶壳现象。第二次蜕壳绝大多数池塘池边看不到壳,多数河蟹在伊乐草内蜕壳,因此许多河蟹拉脚现象不容易被发现,许多养殖老板在拉草时才发现有拉脚现象,严重的池塘甚至拉脚蟹能占所发现壳的50%,势必降低了河蟹的早期成活率,增加了池塘残蟹的比例。
拉脚现象
顶壳现象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一、阴雨天气居多,昼夜温差变化大
4月份阴雨天气较多,昼夜温差变化剧烈,早晚温差一般在5-7℃,最大温差甚至在14℃。阴雨天气一方面降低了水体稳定性,易导致水体白浊、浑浊;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池塘的溶氧含量,长期低溶氧河蟹吃料变差,体质就会变弱,尤其在蜕壳期溶氧低,不但影响河蟹膨大率,而且极易出现蜕壳不遂,如顶壳、拉脚等。另外阴雨天气,也会对河蟹造成应激,尤其是蜕壳期的河蟹应激反应会更显著,出现硬壳速度慢、软壳死等现象。温度偏低、温差变化大,还会影响河蟹积温的积累,延缓河蟹蜕壳。
二、河蟹自身体质羸弱
由于一二壳连续阴雨,气温偏低,河蟹吃料状况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养殖朋友两天喂料一次还会有剩料,河蟹营养积累相对来说是不充足的,河蟹体质往往偏弱,蜕壳期就会因为能量供应不足而出现顶壳、拉脚的情况。尤其是河蟹一壳、二壳间隔时间较短,一壳蜕壳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河蟹体质尚未得到恢复,营养积累还不是很充足,二壳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就会出现二壳刚开始就有拉脚的情况,特别是一壳翻身越大的河蟹,如果营养积累不足,二壳出现拉脚现象越明显。
三、水体pH过高或波动过大
四月份天气往往是下几天雨然后出现两到三个晴天,极易出现pH急剧升高或大幅波动(早晚变化>0.5)的情况,pH变化剧烈的塘口主要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晴天后藻类迅速繁殖,水色过浓的塘口,另一种是水草好或青苔多,水过清的塘口。水清、草密或青苔多、pH高的塘口,拉脚现象往往更加明显。水清、草密或青苔多、pH高的塘口,一方面水体营养物质大部分被水草或青苔吸收,藻类缺乏,可供河蟹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少,同时水草过密易导致下半夜缺氧,时间久了河蟹体质就会变弱;另一方面pH过高还会导致河蟹吃料变差,上半夜上边、上草、上岸,严重的还会出现撑爪、环爪等症状,蜕壳期出现顶壳、拉脚等症状,降低河蟹的蜕壳成功率。
四、返底、亚硝酸盐超标等底部问题层出不穷
返底多是由于底部厌氧菌持续发酵产热(即底热)所引发,底部耗氧物质(如有机质、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尸体等)越多,池塘底部溶氧越低,返底现象就会越明显。底热,不但可以引发水浑,而且极易引发河蟹上半夜上岸、上草,影响河蟹吃料及营养积累,久而久之河蟹体质就会变弱。而底部溶氧越低,亚硝酸盐含量就会显著升高,特别是早期用肥过量,尤其是坂田上使用过大量农家肥、复合肥的,雨后水位上升,坂田上大量肥料被雨水带入环沟内,引发亚硝酸超标。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话,极易引发河蟹下半夜缺氧上岸、上边、上草等现象,处于蜕壳期的河蟹就会因为亚硝酸盐过高,水体溶氧缺乏而出现拉脚等蜕壳不遂现象。
综上分析,二壳河蟹拉脚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与河蟹自身体质、水质、底质直接相关的,因此防治时要找准原因,综合调控。
笔者总结蜕壳期的池塘管理要点如下:
| 外源 |
1、稳水
雨前、雨后及时补充碳肥及硫肥等微量元素肥料,提升水体总碱度,增加水体稳定性。对于水清、草好、pH高的池塘,一方面控制水草长势(通过水草打头、拉草等方式),另一方面使用腐殖酸钠或腐殖酸钾配合EM菌,稳定水体pH。雨后注意解毒、抗应激,减少连续阴雨对河蟹等养殖动物的刺激。
2、营养补充
蜕壳期注重维生素及钙质的补充,尤其是着重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促进河蟹蜕壳,加速其硬壳。尤其是对于有拉脚、顶壳现象的,维生素及钙质要多量多次补充。
3、加强底质改良,增加底部溶氧
雨后及时使用硫代硫酸钠,降低底热,预防返底。蜕壳期尽量使用直接增氧型底改改善底部环境,增加底部溶氧。对于亚硝酸盐超标不严重的(0.05-0.1mg/L),可以使用氧化增氧底改予以降解,对于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0.1mg/L),则需使用快速降解亚硝酸盐的药物予以降解。
4、防控有害菌
在河蟹蜕壳高峰期,软壳蟹较多,河蟹体质最脆弱的阶段,及时使用噬菌蛭弧菌防控有害菌,防止软壳蟹被有害菌感染。尤其是阴雨天,底部厌氧型有害菌会过度繁殖,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控。
| 体内(内服) |
定期内服诱食、开胃、助消化、防肠炎、平衡集中蜕壳类产品,提高河蟹的饵料吸收利用率,加快其营养的积累,平衡蜕壳素的合成,最终达到河蟹平衡集中蜕壳,降低顶壳、拉脚等蜕壳不遂现象的发生几率。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纸媒传递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