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人机大战吸引了全球的眼球,最终以人工智能机器人阿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吿终。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人工智能会替代我们那些工作?会造成那些人失业?人工智能离我们水产有多远?
有人说,机器都是为懒人的需求准备的,如果大家都勤洗衣服,谁还会去发明洗衣机?事实真的这样么?我们先来看下C夫妇的故事:
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浙江养殖户(且称为C夫妇),夫妇俩养了六十多亩虾塘,夫妻两个人每天亲力亲为,累生累死,还是因为虾塘工多务杂,管理不到位、养殖效益也一直不理想。
为何虾塘都忙不过来,还不请工人?
后来才得知真正的原因:该夫妇也曾请过几个工人,但因为这夫妇太勤快了,干活都身先士卒,起早摸黑。工人们却觉得实在太辛苦,老板每次都亲自下虾塘干活,自己也不好意思不跟着干,跟着干又太辛苦太累受不了,只有一走了之。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夫妇可算是“人至勤则无工”!还记得那对夫妇的感慨:工人难请,要是有能自动投料的机器人就好了。所以说机器不单单是懒人的需求,它还可以让勤奋的人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把重要的事做得更好。
投料等日常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将会解放人的双手,可能突破原来的限制,打破原有的习惯、标准,促进一系列的变化。
比如说,为什么喂虾大部分采用一日三餐的标准?这“标准”是怎么来的?依据是什么?能不能改成一日八餐甚至一日更多餐?
要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而又有点八卦的问题:
铁路的标准宽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是由马的屁股决定的!
标准的铁路的路宽,也就是铁路的轨距,距离为1435mm,俗称1435轨。
为什么会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由造电车的人设计的,而1435mm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
为何电车非要用这样的轨距呢?这是因为英国的马车轨距都是固定的1435mm,轨距的统一是因为英国古老的街道被马车车轮压出了两道车辙,如果不按照这个轨距设计车轮,就很难正常行驶。
那么马车轨距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答案是由牵引一辆马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由于这一连串的关系使得我们今天见到的铁路路宽,早在多年前就被两匹马屁股决定了。
一直到现在的高铁、动车、轻轨甚至地铁都沿用了这个1435轨的标准。
所以说,往往“标准”并非就是最佳的,比如喂虾一日三餐,估计就是由于人的吃饭“一日三餐”习惯及作息规律、时间、精力决定的,并非由虾的需求决定的,假设虾需求一日十餐是最佳的,而且由于机械自动化的实现成为新的标准,那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改变饲料的吸收时间要求、改变饲料的水溶性时间标准、反过来影响饲料的熟化程度、制粒工艺标准、甚至饲料的配方结构。
马屁股宽度——马车轨距——电车轮轨宽——标准铁轨宽度
一日多餐——饲料水溶性要求——制粒工艺——饲料原料——饲料的配方结构
如果说马屁股决定了标准轨道的宽度,机械自动化可能决定全新的投喂方式、饲料标准、水质管理、对虾的生产速度、养殖效益、养殖规模和结构,等等。
水产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可能会为整个水产行业带来一系列不可限量的变革。就像第一台蒸汽机,谁能想象到当初小小的一台蒸汽机会造就一个工业革命时代。
我们的脑洞不妨再进一步打开:结合物联网技术,将目前已有的自动巡航投料机作为一个可智能巡航的平台,整合目前已经成熟的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方面的检测探头、水下摄像头,将数据上传云端,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知道实时、实地(池塘里面各个地点、各个水层)的探测数据和动态变化,未来将会更好地实现养殖的“大数据”。
现有的养殖技术、经验在“大数据”面前都只是“裸泳者”,举个例子:养殖技术再高、经验再丰富都没办法弄清池塘里面的溶解氧、藻类、菌的变化规律与关系,因为单个的个体经历过的塘、状况、经验都是有限的,但在大数据面前,这完全成为可能。几口塘、几个区域的数据可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几十万口塘、全国各地域、各季节、各时间段的各种大数据整合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关联与规律。
我们水产人不妨拭目以待,期待水产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纸媒传递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