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口鲈俗称加州鲈,业者估计我国台湾地区养殖鱼苗需求量近千万尾,养殖育成率7-8成,年产量约有1000-2000吨。
美洲大口鲈,学名Micropterussalmoides,分类上属于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分布于北美洲美国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我国台湾地区于1975年引进,加拿大、巴西、英国、法国、西非、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相继引进。美洲大口鲈俗称美州鲈、加州鲈、淡水鲈、黑鲈、大口黑鲈(大陆),英文名largemouthbass、blackbass。美洲大口鲈是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州鱼(thestatefishofAlabama),也是乔治亚州、密西西比州及佛罗里达州的州淡水鱼(statefreshwaterfish)。
美洲大口鲈主要栖息在水温较暖的湖泊与池塘浅水处,或水流缓慢的溪流,雄性会挖掘巢穴,并有护卫卵及幼鱼之行为,雌鱼会掘洞产卵。其生性凶猛,具强烈的领域行为,会攻击侵入的鱼只;以鱼、虾、蟹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属肉食性鱼类。最大体长可达50公分,一般成熟体型在25-35公分之间,可作为垂钓及食用鱼。
美洲大口鲈于1975年引进
早在1975年时,美洲大口鲈就已经被引进我国台湾地区,当时是屏东麟洛蔡仁峰透过美国大使馆的管道取得8尾种鱼,然后繁殖出一些鱼苗,并养成第一代成鱼。中华生技谢清辉得知蔡仁峰在做这条鱼后,随即向蔡买入200尾成鱼,与刘船长合作进行繁殖。早期对这条鱼还不熟悉,繁殖技术还在摸索中,每批只能培育出大约2万尾鱼苗。“当时大约一年可以做出10万尾寸苗,并以每尾20-25元的价格,开始推广到业界进行人工养殖。”谢清辉说。
起初因鱼苗数量不多,仅仅在屏东一带有人试养,在1980年以后,美洲大口鲈逐渐推广扩展到嘉义东石一带,“当时鱼苗价格非常好,一尾1.5-2.0寸的加州鲈苗可以卖到20元,出一批5万尾的苗就卖得100万。”谢清辉说。
这条鱼适合做高密度养殖,早期一分地的池子就可以收成3-4吨的鱼,最高纪录曾收到6吨之多。随着名气逐渐响亮,方贵州、卓博志及王三郎等人也陆续加入育苗行列,成为第二批美洲大口鲈鱼苗生产推广者,育苗产量扩大,美洲大口鲈始进入大量养殖时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台湾地区美洲大口鲈育苗场大约有6-7场,估计各场美洲大口鲈寸苗产量应该在100万-300万尾之间,有的是加州鲈专业场,有的兼营其他鲈鱼或淡水鱼种。
台湾地区需苗量约1000万尾/年
美洲大口鲈大都为自然产卵,种鱼雌雄各半,每分地放养5000-10000尾,每年约10月份,东北季风下来,气温一旦开始变化,种鱼受到刺激就会自然产卵。
在天然水域中,美洲大口鲈雄鱼会在靠近岸边处,将河底泥土及水草清除,作成直径大约30-50公分,深度5-10公分,底质为砾石的碗型巢穴。人工繁殖则以长方形塑胶篮,内置一层数公分大小的碎石做为产卵箱,母鱼会将略带黏性的卵产于产卵箱内。每天观察产卵情况,如有产卵则收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进行孵化。产卵箱中如有受精卵,要尽速取出,以减少水霉感染。
屏东万丹方彦翔(小方)是专做美洲大口鲈的繁殖场,他承接父亲方贵州留下来的鱼苗事业。小方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为了顾好鱼苗品质,场内只做美洲大口鲈一个品种,寸苗年产量约300万尾左右,每年大约需要二、三千尾的种鱼来做繁殖,通常种鱼使用约2-3年。“美洲大口鲈体重达400克以上就有卵了,不过繁殖用还是用一斤以上的比较好,一般繁殖多採用1-3龄的种鱼,不过1龄鱼产卵的母鱼产卵量一般较少。”
美洲大口鲈的产卵适温范围是18-26℃,高雄、屏东地区能用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调控水温,使得美洲大口鲈的产卵季期能提前至冬季开始,自然产卵的可以在10月份开始产卵,如果用药物催熟,能将产卵再提前一个月,在9月份就可以开始有受精卵。
小方表示,在产季期间,种鱼产卵池每天都要巡池好几次,如有受精卵要马上收集移置到孵化池,进行孵化作业。
受精卵大约2-3天就可以孵化,孵化后3-4天卵黄囊消耗后,以轮虫或丰年虾喂食。鱼苗成长到1.5-2公分时,可以逐渐改喂丝蚯蚓或蚊(系指水蚤与枝脚类生物总称),生产旺季时,场内每天大约需要100斤的蚊来喂养幼小的鱼苗,1斤成本30元,蚊的来源是由小方的舅舅生产供应。
寸苗价格1-4元/尾
“鱼苗饲养到6-8分(即1.8-2.4cm)就开始驯饵,改喂人工饲料,通常一周就可以过料。台湾地区业者通常放养1.5寸鱼苗,目前一尾售价约2.5元。鱼苗买卖有的透过仲介,有的也会自行前来购买,自行购买者要量够多才划算,因为雇一台运鱼车可能要花2万元的成本。”小方说。
小方接手育苗场10年,培育的美洲大口鲈鱼苗品质相当优秀,美国业者曾亲自到鱼场观察评鑑,并购买回销美国。他指出,他们每年约生产300万尾鱼苗,外销美国的数量占了相当的份额。因为品质较好,鱼苗售价也比较坚持,不会任意随市场的波动而起伏,这归功于只做单一鱼种,能专心顾好鱼苗品质。
嘉南水产企业萧志威(下称阿威)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美洲大口鲈鱼苗价格起伏范围比较大,售价从1块多到4块钱都有,有时越大的苗反而便宜,原因是市场需求变少,鱼苗滞销卖不出去,这种“堵市”(台语,意指滞销)的鱼苗通常会降价求售。有些苗场降价的原因可能是要培育不同鱼种,产季到了,场内池子不敷使用,也只好将较早操作的美洲大口鲈鱼苗降价出售,以便空出池子,也因此出现较大的鱼苗,反而价格更便宜的现象。“今年鱼苗价格2.5-3.0元左右,去年较大的鱼苗也只要1块多,主要原因是去年没有外销订单,所以鱼苗卖不掉。”
抢市时,鱼苗1.0-1.2寸就可放养,堵市时,养到2寸还卖不出去。苗场在6-8分(即1.8-2.4cm)苗时就已驯好饵,可投喂0.8的浮料,供不应求时小苗也抢着放,直接下大池。
美洲大口鲈鱼苗放养规格从2400尾/kg到100-200尾/kg都有,放养鱼苗规格的选择视各人操作而定。为了加快养殖周期,充分利用鱼塭,阿威的美洲大口鲈养殖,11月放苗,在隔年5-6月第一批头鱼起捕后,池鱼密度降低,就追加放养中苗,圈养在鱼池中,两批鱼能在9-10月全部一起收成,以这样的操作方式达到一年放养两季,增加产量。
8-9个月可养成
阿威做水产近二十年,因有贩卖美洲大口鲈的通路及加工厂,后来自己也投入养殖生产事业,先在嘉义民雄3甲土地养殖美洲大口鲈,随后陆续在云林麦寮购入共约25甲鱼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总面积约28甲,鱼苗年放养量约1百万尾,全部放养美洲大口鲈。
阿威表示,第一批美洲大口鲈养殖为利用自己的鱼产加工厂废料,将屠宰后剩馀的鱼鳃及内脏等作为美洲大口鲈的生饵使用,结果发现,养殖7个月了还只成长不到3两(约100克),改用饲料投喂后,鱼只才顺利成长到上市体型。
在育成率方面,有人觉得美洲大口鲈很好养,但也有的人养得不好,这条鱼毛病多,原因是食性凶猛,喂多吃太饱,肠胃、水质都容易出问题,没喂饱又会相互残食。常见的疾病有诺卡氏菌病、虹彩和神经坏死病毒病、弧菌病及腐鳃等。通常容易出问题的多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交替期,气候变化剧烈时。
这条鱼不怕冷,1月的强烈寒流并未对美洲大口鲈造成损失,只要水深超过1米就无大碍,不过1米的浅水池仍有一些冻伤的例子,但损失不严重。养殖鲈鱼建议水池深度要够,最好在3米以上,这也要看各地环境条件,有的地区水池深,池水排不掉,不利于清池及整池。
1分地约放1万尾鱼,一般则是放7000-8000尾,阿威3甲在民雄的鱼塭,放养的15万尾鱼苗都先集中圈养,1.5-2个月后再分池,一池3万-4万尾。美洲大口鲈养成后采取间捕收成,水温低时,围网捕抓大鱼放小鱼,鱼只都不会有事,但是在夏季28-30℃的高水温期,则是尽量不去动鱼,抓了再放回容易出问题。
“早期美洲大口鲈成长速度更快,放养6个月就可以开始捕捞出售,一批鱼7个月可以抓完,最快甚至4个月就可以开始抓头鱼。目前一般饲养8-9个月可以抓完,外销体型在500克以上到800克都有,要养大到1公斤不容易。”阿威说。
阿威在嘉义民雄的养殖场是纯淡水,云林麦寮的盐度也在3厘以内,而国内鲈鱼养殖大本营嘉义义竹、东石一带,盐度在6-7厘,对美洲大口鲈而言,稍微咸了点,比较不适合;因此,当地多半养金目鲈、条纹鲈或七星鲈。
在饲料效率方面,阿威的经验是一包30公斤饲料大约可以换24公斤(40台斤)鱼,通常饲养期大约8-9个月。他在屏东的客户则是7个月可以抓,感觉上目前美洲大口鲈的种比以前差了点,成长较慢些,也许是长期以来近亲育种的缘故。
台湾地区年产约2000-3000吨
美洲大口鲈并不难养,一般育成率在7-8成以上,养殖期间都顺利的甚至会超过百分之百,因为买鱼苗时育苗场都会多给一些,以补运输上可能的损失,如果饲养期间都顺利没有损失,收成就有可能超过原先规划放养的数量,使得育成率超过百分之百。
美洲大口鲈约400克(约11-12两)以上就可上市,销售市场有菜市场、海钓场及外销加工厂等路线,目前行情价一公斤大约90-100元。
主要产地以云林台西、麦寮为主,屏东北部、嘉义东石义竹、宜兰及新北等地也有养殖。养殖业者詹凯翔表示,宜兰地区有些美洲大口鲈养殖是专攻北部都会区的活鱼销售市场,产量没有南部大,但也有一定的市场。由于鳟鱼不好饲养,美洲大口鲈有取代鳟鱼的趋势,因此在北部山区也有一些养殖。
嘉南水产阿威指出,美洲大口鲈的市场行情变动较大,原因是外销订单不稳定,对国内产生较大影响。业者指出,去年外销美国的美洲大口鲈被退柜,贸易商说有沙门氏菌,被美国FDA打回票,这条损失都由加工厂买单,因此今年即使贸易商有单,国内加工厂也不太敢接。去年美国还有100-200吨的订单,但今年没有了。以整体来看,美洲大口鲈外销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因应市场变化,已有部分加州鲈鱼塭改养金目鲈了。业者估计,台湾地区美洲大口鲈养殖一年需要鱼苗大约是600、700万尾到1000万尾,成鱼年产量2000-3000吨。
大陆发展趋势
大陆珠江三角洲于1983年自台湾地区引入美洲大口鲈养殖,广东深圳、惠阳、佛山等地也相继引进鱼苗,并于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至今也已有三十年之久。
近年赴河南、湖北发展养殖的台商小玉表示,全中国一年大约有1.3亿尾的美洲大口鲈成鱼市场需求量,以育成率6成计算,需要寸苗超过2亿尾,是台湾地区的20倍以上,即使不是主流鱼种,也具有相当规模。主要养殖大本营以广东顺德及佛山等地区,估计生产量约占全中国50%,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上海、天津等地都有养殖,怕热不怕冷的美洲大口鲈在中国南北各省都可自然越冬。
自2014年小玉有机会和当地台商合作,首先在河南以占地50亩的鱼塘试养美洲大口鲈成鱼,少量试养一季,以便对于当地气候、水温等条件进行初步瞭解。鱼苗由台湾地区引进,2014年11月放投苗,2015年9月开始收成出售,试养结果认为,美洲大口鲈怕热不怕冷的特性能适应大陆环境气候。小玉团队2015年随即在湖北荆州、荆门等地扩大养殖投资,养殖场面积由300亩起跳。除了养成鱼以外,小玉也在大陆内地卖台湾地区苗,已经逐渐打响名号,内地鲈鱼养殖界都知道有位来自台湾地区的小女生在卖台湾地区美洲大口鲈苗,台湾地区苗的特点是成长快、体型长,售价约人民币一块多。
台湾地区养殖美洲大口鲈大都全期採用人工料投喂,但大陆内各地养殖方式相当多样性,例如在广东有人前期投喂人工料,后期改用冰鲜饲养,也有仿照桂花鲈模式养殖方式,全程使用冰鲜下杂鱼,还有直接同时养殖罗非鱼,将自然多产的罗非幼鱼当作活饵给美洲大口鲈摄食。
大陆育苗多半在土塘进行,技术还未达到水泥池精养层次。有些成鱼养殖户会直接买刚孵化不到1周的“水花”直接下塘放养,放养初期做肥水培养红虫当作幼苗饵料,这种模式的养成目标是约5亿尾水花收成10万尾成鱼。
大陆养殖美洲大口鲈有发病率较高的问题,尤其是夏季高水温期,据瞭解,去年死了很多鱼。“中国大陆各地美洲大口鲈养殖户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整体而言,平均育成率约在6成,好一点的可以到8成。”小玉说。
大陆市场有一个规律性的变化,9月以前市场缺鱼,塘头价格较高,一市斤约在人民币22元左右,到了10月盛产期,出鱼量大增,塘头价就会开始往下跌,由一市斤22元下跌到17元、15元、最后落在11-12元。
美洲大口鲈不易长途运输,广东虽是生产大省,但要运到内陆有难度。况且,各地市场消费习惯不同,上市的体型也不同。例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喜欢1.1-1.3市斤(约14-17台两)规格,河南郑州偏爱9市两到1.2市斤(12台两-1台斤),因此内地各省都可以发展美洲大口鲈养殖,锁定特定市场供应。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内地不少地方形成了大口黑鲈专业村,有专门提供鱼苗的,也有专门进行大面积养殖的,有较具规模的美洲大口鲈流通商,产业各个环节的分工显现,近几年来中国大口黑鲈养殖产量也一直稳步上升。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纸媒传递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