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塘密度6000多条/亩、亩产7000多斤,水泥池7000多条/亩、亩产1万斤,4个月规格达1斤以上现已不是问题,我还准备做个罗非鱼水泥池养殖试验,密度1万多条/亩,看我们的池塘亩产量还可以提到多高。”2015年8月15日,茂名高州罗非鱼养殖户袁燕强的罗非鱼出鱼现场,加工厂共派了4辆大车前来收鱼,周边养殖户、朋友都前来帮忙和观摩其养殖情况。大家坐下交流时,袁燕强说了上述一番话。
一前来交流的养殖户告诉记者,养罗非密度3000条/亩,亩产4000多斤已算较好,袁燕强的池塘水源不好,只能依靠天降雨水,但能亩产上万斤、成活率高达9成以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是不敢相信。
琢磨养殖各环节,照顾鱼的“食住行”
袁燕强1994年开始养殖罗非鱼,而在此之前,从事罗非鱼收购流通。他打小就与罗非鱼打交道。“我与罗非鱼已结下不解之缘,它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离不开它。”如何调控水质、如何投喂、如何可提高养殖密度而不影响长速等,是他经常琢磨的事情。“把它当成儿子来养了,衣食住行,都得处理好。”
袁燕强表示,像炎热天气,应想方设法为罗非鱼解暑降温。可在塘基边往塘内延伸5米,用木条把该区域框起来,种植水浮莲,一可吸收塘中的氨氮亚硝酸及其他营养物质,避免池塘富营养化,二来可为罗非鱼提供遮阴纳凉的好处所,三是为罗非鱼提供天然食物,降低成本。
降低饲料成本,袁燕强还有一个办法:大鱼小鱼一起养。他说,大鱼小鱼一起养,小鱼可以吃残饵及有机物,减少污染,提高饲料利用率。他介绍,小苗投放的时间为塘中的罗非鱼上市前一个月。在预估好罗非的上市时间,提前把罗非鱼标好再进池塘。
袁燕强罗非鱼标苗和别人也不大一样,从进水包投苗他只用两天。第二天早上10点多要投苗,当天用熟石灰撒塘底后,再进水,这样鱼苗成活率可高达8—9成。“池塘进水超过三天,塘中的虫子会增加很多,投苗进去,小苗容易被这些虫吃掉,成活率下降。”
养殖密度大,池塘是否缺氧是袁燕强最担心的问题。“这需要很细心的池塘管理。”他每天巡塘多次,时刻注意池塘的变化,即使开车经过池塘,也会习惯性地闻一闻池塘水质的味道。晚上他则会注意听增氧机的声音,确定是否正常工作,经常晚上凌晨两三点才睡。“十分辛苦,但也值得,至少可保障我的经济、时间投入可获得回报。”
探索养殖新模式, 亩产达7000多斤
养殖罗非鱼,多数养殖户的投苗密度为2000—3000条/亩。“我觉得池塘还有很高的承载空间。”袁燕强表示,多年来一直在总结和改善自己的养殖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养殖产量,一次获得更好的效益。“我愿意不断地区尝试对比各类养殖模式、养殖密度,通过实验,寻求各种看似不可能的可行性。”
“像不同养殖密度的月增长率,我就做过。”袁燕强介绍,他按照常规的养殖密度,分别是2000条/亩和3000条/亩,结果显示,2000条/亩的最快长速可达5.5两/月,亩产3100斤,料比为1.2;3000条/亩的为5两/月,亩产4200斤,料比1.16。
“不投料仅肥塘养殖罗非鱼我也试过,养殖密度不能高于500条/亩。同样条件下,罗非鱼密度高的池塘,投放大头鱼的密度实验也做过,发现大头鱼放30条/亩与放40—50条/亩的总产量相差不大,但大规格大头鱼价格要高许多,所以我现在鱼塘放的大头鱼密度为30条/亩。”
而袁燕强做的最多的是高密度养殖对比实验。“从2000条/亩—4000条/亩,都试验过。”他说,今年他的土塘对比试验密度更是高达6100条/亩,全程使用恒兴微生态罗非鱼饲料,从0.16斤/条到平均规格1.28斤/条,只需要109天,亩产7778斤,出肉率达48.1%,每造亩效益更是高达近万元。
抓鱼当天现场测起肉率
“下次还要进行一个养殖试验,先在小池塘做,再用大池塘。”袁燕强告诉《农财宝典》记者,他将一口0.6亩的池塘改造,塘底、塘壁都用水泥砌好,准备投苗7500条,养殖密度为12500条/亩。“养殖罗非鱼,要多赚钱,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效益的好坏。做实验的目的只有一个,我们的池塘能养多少罗非鱼。”
做实验用的水泥池
全价料替代加工料,高质才能保障高密度
“养殖密度这么大,但鱼的长速依然很快,成活率高,这与我今年转用全价料有比较大的关系。”袁燕强说,在2015年之前,他一直使用的是自配料,后来自行购买原料到当地饲料厂去加工。
使用自配料、代加工料,袁燕强主要是受其父亲影响。其父亲袁振南是国内首批罗非鱼养殖从业者,是茂名、吴川地区罗非鱼自配料的创始者,出外省引进高州第一部饲料膨化机。
“自行配料,一开始是因为最初养殖罗非鱼时,没有专门的罗非鱼料,只能自己摸索生产喂鱼。”袁振南说,后来当地许多养殖户觉得这种方式可以省钱,而且用自己购买的原料自己生产,饲料质量有保障,都使用自配料养鱼。近几年,因为原来的自配料机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原有的自配料养殖户改为自带原料到当地饲料厂加工。
茂名市恒兴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世章表示,目前罗非鱼自配料市场至少有10多万吨。“我认识的一个饲料厂,在高峰期帮养殖户加工饲料,每月都超过一万多吨。”
使用自配料、加工料的养殖户众多,而且因为多年形成的养殖习惯、饲料营养理念,对全价料接受程度较低。袁燕强亦是如此,他转用全价料的契机源于与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志的一次打赌。今年年初,黄志走访高州市场,在袁燕强的养殖场交流讨论,针对全价料与代加工料孰好孰差,双方有异议。
“好不好,我们说了都不算,鱼说了算。”黄志在得知袁要做高密度养殖实验时,提出用恒兴的罗非鱼饲料和袁燕强的代加工料做对比养殖试验,因为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更能体现饲料质量的优劣。袁燕强完全按照恒兴的指导养殖,如果因为使用恒兴的罗非料导致产量、规格不如代加工料的,恒兴补上所有损失,而且还一定的额外补贴,作为用恒兴料做实验的数据统计费用。对此建议,袁燕强立马同意。“除了可验证养殖密度,这个实验还可验证代加工料和全价料,一举两得。”袁说。
“我对我们的饲料很有信心。”叶世章表示,公司的高级配方师姜永杰对比过双方的饲料配方,“袁的配方比我们的贵,营养也不均衡,对罗非鱼的生长不利。”
“我一开始对我的加工料也比较有信心,觉得我的原料,尤其是鱼粉,用的是最顶级的,但后来和恒兴交流时,我的信心有些动摇。”袁燕强说,对代加工饲料,他有一疑惑,就是有一次拉了25吨原料去加工饲料,减去3%的损耗,但最终却出来27吨饲料。“这2吨饲料,是怎么出来的?”
熟知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的叶世章给袁燕强画了幅生产流程简图,看到每个原料料仓都有很几个储存室时,袁燕强就知道了问题所在。“虽然我亲自看着自己的原料进入投料口,被抽进原料仓,但用于生产的不一定是我买的原料。”
叶世章也表示,代加工饲料厂最容易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将养殖户带来的好原料换成差的,而这过程是在原料仓内通过电脑控制完成,隐蔽性很强,养殖户根本无法察觉,还以为是代加工厂用的是自己带来的原料。“进口鱼粉这么贵,代加工厂只需要把进口鱼粉换成一半国产,每吨料就可以赚上千元。”他说,袁之所以多两吨饲料,很有可能就是代加工厂生产工操作失误,多投了原料下来生产所致。
叶世章还指出,许多代加工料,装料的袋子都是空白袋或是已被开封过的饲料袋,没有任何标签和说明。“如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加工的饲料有问题,难以追责,承担风险较大。”
据专业人士分析,自配料、代加工料专业化程度不高,配方都是养殖户自己捣鼓出来,营养水平不均衡,过多追求高蛋白,但消化吸收利用率差,一是造成成本浪费,二是影响鱼的生长。相比起集团化的大规模采购,自配料、代加工料采购成本很高,肯定会推高养殖成本,而且使用量少,与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矛盾,不具有可持续性。
对比实验进行了一个月,袁燕强就决定,整个养殖场全部转用茂名恒兴生产的罗非料。“用恒兴料的确比我的代加工料养殖效果好,鱼长得快,体型也更修长。”袁燕强表示,对比之前的代加工料,吃恒兴料的罗非鱼背肉更厚,出肉率高,而肚子小,肉质紧。“其实以前也试过一些厂家的全价料,但养殖效果并不好,所以才坚定使用自配料和代加工,如果早点使用恒兴这样优质的罗非鱼饲料,我可能也早就用全价料,省得还要自己买原料,拉去饲料厂加工,还要盯着,还要自己拉回来。”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