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经济效益 也要生态效益
30亩外塘波光粼粼,水塘内3条养鱼槽水流汩汩,每一条水槽的前端都有一台推水机正在运作,中间有多条增氧管在供氧,另一端是一台吸污器,左右移动吸取池底的残存饲料和鱼粪便。近日一大早,养殖户姚建光将一筐筐黑鱼鱼种倒进第一条水槽内,鱼儿扑腾着跃进水里,余杭区首例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正式运转。
姚建光的黑鱼很有名却“危机重重”
说起姚建光,仁和人都不陌生,他是仁姚黑鱼养殖场的老板,他培育的“杭鳢一号”小有名气,条形好、肉质鲜美,当地人爱吃,远在北京的老百姓也爱吃。近年来,他的鱼苗远销多个省市,商品鱼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对自己的鱼苗和商品鱼前景都是颇为看好的,但是经济利益之外,生态保护也必须重视,如果不能解决生态问题,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这个产业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温室甲鱼的禁养便是前车之鉴。”姚建光对于养殖的生态危机看得很透彻。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始创于8年前,美国大豆协会通过多年实地试验对比证明,该模式生态环保又高效,较适合在土地使用成本高、环境压力大的国家和地区推广。姚建光随渔政部门一起去过美国专门考察过该项目。去年,他又随区渔业渔政总站前往安徽、江苏等地实地考察,他觉得这项技术在国内外都能试用的。随后,他又到上海几家他供苗的池塘循环水养殖场进一步求证可行性,结果更让他信心满满,他发现对方的黑鱼比自己传统养殖的长得快、长得好,产量也更好。
小心求证过后,便是大胆实践。去年末开始,姚建光投入100余万元在自己的养殖场建起了内循环养殖的鱼池,购置了成套的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如今这余杭区内的首个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终于在他的养殖场运行起来。
30亩的水塘中设置三条水槽,水槽单个面积200平方米,水深控制在1.7米左右,第一条水槽当天放了近万条“杭鳢一号”商品鱼,第二条水槽养殖青鱼,第三条水槽将用作培育鱼苗。除此之外,外塘还套养着白鲢、花鲢、包头鱼、鲫鱼等专吃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滤水性鱼类,既净化水体,也增加效益。
黑鱼游上“跑步机”让生态和经济找到平衡点
系统运转的第一天,余杭区农业局渔业渔政管理总站特地派人前来指导。副站长周波告诉记者,传统的养鱼过程中,废料、废饵等溶解在水里,鱼类粪便沉在底泥中,养殖用水容易形成富营养化,鱼就容易生病,就需要换水,从而引起污染,而池塘流水养殖系统中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池塘养鱼的养殖污染。
站在水槽前,周波一边比划一边解释这套系统的运作:水流可以把鱼粪、残存的饲料等推向池子另一侧的集污区,经沉淀后,吸污泵将底部约60%的废弃物回收到岸边的集污池。废弃物沉淀进行脱水处理,固体物变成有机肥,脱出来的肥水再流进旁边的花白鲢养殖塘物理处理。集污区里剩余肥水与浮游生物一起顺着水流排入花白鲢养殖塘,成为它们的食物,从而真正实现高密度养殖污水的零排放。
由于水槽内的鱼群始终处于逆流而上的状态,就像在跑步机上运动,因此条形更好、肉质也更加紧致。“既能保证鱼的产量与品质,减少鱼的病害与用药,又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更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在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效益中找到了平衡点。”周波告诉记者,该养殖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得到了杭州市农业局的支持,目前杭州市共有四个养殖场进行试点,而姚建光便是余杭区首例。
为什么会选在仁和做试点?周波介绍,一方面姚建光是区里的养殖大户,有一定的养殖技术,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社会对养殖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关注,姚建光具备危机意识,创新养殖模式的愿望很强烈。姚建光说,自己培育的“杭鳢一号”性格温顺,相互之间的伤害比较小,相较普通的黑鱼更适合集约化养殖。传统养殖模式下,一亩大概可以养2000尾,因为密度越高污染越重,但在内循环养殖的流动水域中,自己的30亩水塘相当于传统养殖的100亩,黑鱼迎着水流游动,好似踏上了跑步机不断运动,体质也是格外好。
虽说这套系统的运行单月电费就要6000多元,但省了鱼药,省了换水的人工成本,鱼的产量、品质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提升空间,无论在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是获利的。“好的鱼种配上先进的养殖模式,还需要现代化的推广,后续我还会开启配送、直销模式。”姚建光说,在美国这套系统主要是养殖鲈鱼的,产量很高,而他这里主要养殖适合密集养殖的黑鱼,因此信心更足。试行一年后自己还会再上两条水槽,同时对设备进行改进,预计两年就可以拿回投入的本金。
运行效果究竟怎样?还需要数据来说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杭州市水产技术管理总站会有工作人员定期前来采取水样,与河道中的水样进行对比,也会对整个养殖环节的水样进行监测。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