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河清村正值壮年的潘永波属于养鱼二代,跟随父亲入行养殖生鱼至今已有5个年头,现有4张鱼塘,共17亩水面。今年生鱼行情高开低走,潘永波则抓住时机,于2014年5月20日,出生鱼127580斤,塘头价9.3元/斤(炮头规格4.8斤/尾),亩利润约65780元,收获颇丰。
以产量博利润,亩产1.8万余斤
据了解,潘永波拿来参赛的鱼塘为7亩,自行培育黑芝麻后,于去年5月25日放苗,规格为900尾/斤,密度约9200尾/亩,套养鲫鱼500-600尾、鳙鱼250尾,一直养至今年5月20日出鱼,共分两次出鱼。养殖周期12个月左右,用料4148包,料比仅1.3,平均一包料出31.1斤鱼,饲料成本约5.2元/斤,综合药费、苗种、塘租、电费等支出,养殖成本为5.8元/斤。潘永波告诉记者,这口塘最终出生鱼127580斤、鳙鱼2058斤、鲫鱼562斤、分别以每斤9.3元、5.3元、6.3元售出,扣除成本净赚460490元,其中亩利润高达65780元。
通常,养早批苗的养户习惯当年出鱼,这主要考虑到生鱼越冬弊端和资金回笼问题,而潘永波则倾向于隔年卖鱼。“当年卖鱼,往往产量不高,赚钱不多。”因此,他通常都是隔年卖鱼,生鱼经越冬后,长速开始加快,待5-6月份炮头规格可达4.5斤/尾以上,产量大幅提升,效益显著。
此外,隔年出鱼除了可提高产量外,还能错开出鱼高峰期,赶上好鱼价。早批鱼通常集中在当年10-11月份上市,因此鱼价回落明显,同时由于养尾批鱼的养户不多,待来年5-6月份存塘鱼少,鱼价则开始缓慢抬升。“养到来年4-5月份,鱼规格大,卖价也更好。”潘永波说。
今年,他选择在5月20日出鱼,由于鱼的规格大,卖出了9.3元/斤好价格,相比去年10-11月份8.5-8.7元/斤的价格高出不少。“只有把产量提上去,只要鱼价不是太低迷,都有钱赚。”
培育苗种有诀窍,驯料细节是关键
对于众多生鱼养户来说,“黑芝麻”的培育无疑是个技术活。潘永波告诉记者,苗种入塘后可摄食水体中的微生物饵料,一般经2-3天后才开始投喂活水蛛,而且投喂量要大。“以85万苗为例,头一天需少喂,大约20-30斤/天,此后逐渐增加投喂分量,至10天后可增至70-80斤/天。”他说,苗种开口时,要定期观察水体中水蛛的量并补足。
一般而言,红虫营养丰富,苗种吃食后长速快,成活率高,但潘永波却很少用红虫驯料。“红虫的生长环境差,即便经过处理,也会携带大量的致病菌,容易诱发苗种肠胃炎,此外投喂高价红虫也容易抬升养殖成本。”潘永波说,他通常是投喂2天死水蛛后,鱼苗达到5朝规格(约1cm左右),便直接过渡到拌喂死水蛛和冰鲜,此时要配合少许粉料拌喂。
“鱼苗有抢食性,粉料有粘性,能让食团具有一定的浮水性,保证鱼苗均能吃到料。”潘永波建议,待转为全部喂冰鲜时,也应拌喂粉料,两者的比例为2:1。此后便可添喂0#、1#料,经过18天后便可达到8朝规格,再分塘养殖。
潘永波强调,培育“黑芝麻”时,可在培育塘内盖上遮阳网,约占一半水面,以减少天气的应激。此外,苗种前期肠胃消化吸收较弱,每天要注意观察苗种情况,及时预防。正是得益于平时管理得当,潘永波培育“黑芝麻”的成数颇高。据了解,他于去年投放85万黑芝麻,在一张1.3亩的水面标苗,产出46万尾8朝苗。
勤巡塘细管理,调水内服病害少
生鱼朝苗具有残食性,分塘养殖后,容易出现大苗吞食小苗的情况。“可用网箱养殖,定期筛苗,约2-3天筛选一次,将大规格苗挑选出来单独暂养,不投喂降低其长速,等规格一致再放入塘。”潘永波说,如果碰上天气突变,或者饵料不足,苗种的残食现象更为严重,因此要定期巡塘观察,苗种期间每天投喂4餐,投喂量均一致。
生鱼长速快,吃料较猛,由于养殖密度过大,有机质容易积累,导致水体变差,极易暴发诺卡氏菌和肝脾脏肿大等病症。“换水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结合消毒调水,一般能把水质调回来。”潘永波表示,他的鱼塘条件较好,临近西江边,每逢西江涨潮,水质不错时换水,平均每隔15天换一次水,高温期间则每5天/次,每次换水80-90cm。同时,要提前泼洒抗应激药物,换水过后则及时消毒、调水,并每隔2年清淤一次,能有效调节水质。
除了调水外,一般还要给鱼拌料内服,以减轻生鱼吃料足所导致的肝胆负荷。“我是用孢虫净(中草药)+止血先锋(肠胃药)拌料,每天拌喂1餐,连用2-3天。最好是在早上拌料,因为清晨生鱼食欲旺盛,用药更充分,其次可观察到用药当天鱼体的情况。”潘永波认为养殖生鱼,一定要注意内服保健,只有鱼吃料足,才能增快鱼的长速。
据了解,潘永波养鱼从不控料,他认为正是因为定期地内服保健,在高温期也可正常投料,鱼的长速明显比周边养户要快,而且养一批鱼下来病害不多,管理起来十分省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