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配合饲料养殖蟹、虾、鱼(鳌)的仿生态养殖技术,已在长兴洪桥镇初获成功,并引起省科技部门的重视。日前,据长兴县农业局水产高级工程师聂式忠介绍:放养在攻关塘和样板塘中的蟹、虾、鱼(鳖),不用配合饲料,依靠移殖在塘中的螺蛳和种植的水草这些天然饵料,目前河蟹的个体已普遍长到100克左右,长势喜人。据了解,这种不用配合饲料的仿生态养殖模式省内尚属首家。
有多年仿生态养殖经验的长兴洪桥漾荡牌河蟹专业合作社,今年承担了省科技厅和省农技基金会的新型农作制度模式构建及其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旨在进一步完善仿生态养殖以蟹为主的混养技术,并通过对比试养,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项目实施的仿生态养殖点,选在古龙村水产示范园区,分攻关塘、样板塘和对照塘,“三塘”的养殖面积为202亩,其中攻关塘15亩、样板塘173亩、对照塘14亩。“三塘”都以养殖河蟹为主,河蟹分别亩放665只、700只、500只,青虾分别亩放7公斤、6公斤、4.2公斤,同时混养鳜鱼、太湖白鱼、花鱼骨、鳖、花白鲢等。在养殖模式上,攻关塘和样板塘用仿生态养殖,以天然饵料为主;对照塘用传统方法养殖,投放人工配合饲料。
螺蛳移殖进塘,池底种植水生植物,营造适宜河蟹生长的仿生态环境。据了解,养殖户的做法主要是“一移两种”:一移,每亩移殖螺蛳400到500公斤,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含量,同时螺蛳肉的营养价值较高,是河蟹十分喜欢摄食的动物性饵料;两种,一是塘中种植苦草、伊乐藻,占池塘养殖面积的50%左右;二是塘埂上种植南瓜、丝瓜、玉米、小麦等植物性饲料。
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好处很多。据专家介绍:水生植物为蟹、虾营造了栖息、避荫、摄食、蜕壳的场所;嫩茎嫩叶,是蟹虾植物性饲料的来源;能吸收水中大量营养元素,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在夏季,还有降温的效能。
在养殖塘中,因螺蛳和水生植物的密度较高,整个养殖过程中可以以塘中丰富的天然饵料为主,既改善了养殖环境,保持了水体的生态环境,又明显地降低了养殖成本。
据介绍,去年,漾荡牌河蟹专业合作社在古龙等村实施池塘河蟹仿生态套养项目的2168亩鱼塘,亩产河蟹55公斤、鱼类76公斤、虾类17公斤。仿生态养殖的河蟹体表干净漂亮,呈青背白肚,步足粗长有力,蒸熟后肉肥味美,有河蟹的天然风味,身价提高,每公斤比普通河蟹高出20元左右。
今年项目实施的攻关塘和样板塘的蟹、虾、鱼(鳖)的产量指标,蟹、虾、鱼分别为55公斤、16亩、80公斤。根据目前蟹、虾、鱼(鳖)的生长势头,养殖户对完成指标充满信心;在养殖中,按照无公害(绿色)河蟹养殖规范技术操作,以达到绿色产品的要求,为创品牌创造条件。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