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初夏,走进仙桃市剅河镇新洲村潭洲垸,500亩泥鳅养殖繁育基地映入眼帘。
蓝天白云之下,远处的厂房清晰可见。沿着不平的土路进去,就进入了基地。除了几声狗吠,一切都静悄悄的。
可是,来到孵化池边,可热闹了:一条条泥鳅在水里游来游去,活泼而欢快。它们时而自由地觅食,时而激烈地交缠,闹腾出阵阵响动。
“以前是一片低湖田,遇水则淹。”村支书伍万能向记者介绍。为了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村里积极引进老板投资,政府负责土地流转工作。经过接洽,在外经商的剅河人宋世军回乡投资,改造500亩“低湖田”,建设泥鳅养殖基地。
俗话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谈起泥鳅养殖,工程师张总头头是道。眼前这位戴着草帽,穿着套鞋,脚上沾着泥巴的技术负责人,虽是地道农民,却对泥鳅养殖情有独钟,多年来潜心研究。为此,他和宋总还到江苏、江西四处考察,对养殖前景和市场行情看好。
28个培育池,总面积1.4万平方米。2012年春季,他们开始了投苗养殖。5月份,购回泥鳅“鱼花”,在培苗池中精心喂养。大概经过45天,待小“鱼花”逐渐长成“寸鱼”后,再投进成鳅池。
经过一年半载,“寸鱼”逐渐长大,约莫15厘米长时,就是“成鱼”了。可以卖到市场,也可以进行繁育。只要一个礼拜,每条泥鳅就可繁育出5000-10000个小“鱼花”。不过,存活率只有20%。
当年还算顺利,成功繁育出2800万尾。当然,存活率依然是困扰他们的难题,“不能高兴得太早,存活率如果达到四成已经很不错了。”
张工跟我们算了一笔账,如今泥鳅虽然身价不菲,但随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比如,前年,泥鳅高达每斤28元,今年则走低只有19元。目前以出售种苗为主,每斤45元。
可别小看了这些灰不溜秋的“家伙们”,吃的东西高级,饲养可娇贵了。张工顺手拿起桌上的一袋饲料,递给我们闻一闻,“有奶香吧。这是进口的呢,一小袋200多元。”另外,它们还吃蛋黄,不要蛋清。
两年来,养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遇到过泥鳅生病的情况。去年,泥鳅遭遇了一次“虫害”,寄生虫的感染导致泥鳅死亡了将近20%。好在发现及时,病情没有扩展。
为了提前预防,张总得出一条经验,“要想把苗看好,只有两个字——勤和细。”他每天坚持巡池,“去一趟8公里,一个来回16公里,腿都走酸。”如果发现泥鳅嘴唇发白、不停撞网、游弋不欢,那就是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前不久,市长周文霞来到基地调研,仔细询问泥鳅繁育和技术推广情况。她鼓励基地负责人加强与高端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依托科技创新提高养殖效益。
市领导的支持和关怀让他们自信满满,张工表示,“我们有信心将基地做大做强。”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