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广大渔民养殖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产增收的长效机制与重要手段。结合科技入户这项工作,本人对河蟹养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生产要求作一个总结。
1、标准化生产是提供安全食品的必然选择:不断完善河蟹质量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广泛宣传健康生态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理念,引导渔民调整养殖思路。
据2013年年底统计,兴化地区共有养蟹面积80万亩,河蟹产业已成为兴化广大渔民发财致富的支柱产业、品牌产业,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坚持源头管理和强化过程控制,推行投入品塘口记录和用药处方制度,严格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强化河蟹产品质量监测,并将之与科技入户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并形成了整套而完善的渔业质量安全监察检测体系。
2、生态化建设是高品质河蟹的养成保障。
以往发展河蟹养殖,更多的是注重河蟹产量,但由于缺乏养殖技术、经验和环保意识,许多塘口或围网养殖都将水域中的水草全部消耗殆净了,“草型水体”变成了“藻型水体”,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在这样的水环境下,河蟹往往容易发病,成蟹规格和品质都很差。
通过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水产主管部门的努力与要求,如今,广大养殖户已充分认识到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遍采用以净化水环境为目标,以增殖水生植物为基础、大批量获取优质水生植物为手段的生态养蟹技术,从而使河蟹产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努力推行大环境保护,小生态修复,不断加强对湖泊、池塘、河沟等河蟹重点水域进行监测,防范水域生态环境污染。
3、技术研究和产业化之路不断深入发展,产业链价值不断提升。
经过20多年的养殖,目前在江苏地区已经建立一整套河蟹生态养殖技术体系。其主要核心技术包括:(1)注意亲本的提纯修复,并采用生态育苗技术,培育壮苗。(2)采用以种植水草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技术,修复养殖水环境。(3)降低蟹种放养密度,采用稀放、混养和轮养,养殖大规格优质成蟹。(4)推广“池塘+湖泊”的接力式养殖模式。(5)推广健康养殖新技术,建立完善的河蟹质量标准体系。(6)水产品活运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为河蟹的长途运输和出口创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保障。(7)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阳澄湖大闸蟹”、“兴化红膏大闸蟹”等品牌蟹产业化之路价值逐渐形成,以及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的提高,成为推动河蟹养殖大发展的决定因素。(9)发展休闲渔业,弘扬“蟹文化”。目前,江苏河蟹重点养殖区域,已按一只蟹一个大产业的思路去规划和发展,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展了以“蟹”文化为主的旅游渔业、休闲渔业,使河蟹养殖与河蟹第三产业成为当地农村发财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未来,相关水产部门和科技工作者应积极采用农业科技入户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推广网络和推广渠道,大力推行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并通过示范户辐射各个乡镇,借以推动整个河蟹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