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令老饕心心念念的新鲜美味,一边是让渔民几近绝望的残酷现实,长江刀鱼,似乎正在一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从1973年的年产3750吨到2002年的不足百吨,再到2011年的12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路上,多了关心刀鱼、研究刀鱼的热心人。
有人说,“出水即死”的刀鱼不可能人工养殖。因为刀鱼应激反应强,性格暴躁,一旦触网会拼命挣扎直到精疲力竭,所以只要渔民一收网,捞上来的基本都是死鱼。
减少刀鱼应激反应
江阴渔民郑金良就不信这个邪。打小生活在长江边的他,自2000年就踏上了“长江三鲜”养殖的漫漫长路。在繁殖河豚鱼成功后,郑金良把工作重心转到了脾气更为刚烈的刀鱼上:“其实,只要水温在15℃以下,最好在10℃左右时,捕获的刀鱼是可以成活的。而且,在拉网捕鱼时,不要让刀鱼长时间触网。”通过“灌江纳苗”技术从长江引水,郑金良的养殖基地如今已有了近万尾养殖刀鱼。
但这并不能让郑金良感到满意:“无论是从口感、个头、还是存活率上,跟我的理想还有很大差距。”
2012年,刀鱼的身价达到有史以来最高。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林浩然也把目光聚焦到了长江刀鱼上。他带领学生在泰州的长江名贵鱼产学研中心开设了院士工作站,着手开展“长江刀鱼驯养应激的生理反应及其调控技术”课题研究,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刀鱼的驯化养殖,改掉刀鱼的“暴脾气”:“通过提取鱼体脑垂体、肾腺分泌物来测试鱼体血糖含量,可以了解在应激条件下刀鱼体内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从而缓解、减少刀鱼的应激反应。”
在泰州市东北部的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内,记者找到了位于秋雪湖畔的长江名贵鱼产学研中心。近千平方米的温室内,32个蓝色标准化鱼池排列整齐。每个鱼池直径6.4米、深2米,里面养着刀鱼、鲥鱼、中华鲟等名贵鱼类。
“一个这样的鱼池,最多可以养200尾刀鱼。池里的水都是长江水直接引入,水底装着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科研人员在电脑上就可以得知池内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技术指标。”中心负责人游华斌告诉记者,“2012年第一次试验时,我们一共进了8万尾刀鱼苗,结果一下就死了7万多尾。但现在,我们这里的存活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
分不同阶段喂饵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是长江名贵鱼产学研中心的又一技术支持方。研究人员每天都会与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刀鱼进行驯化、喂养、监测。
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处处长、研究员顾若波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实验,他们已经在刀鱼运输和养殖上摸索出了一定门道:“比如传统运鱼要充氧,但如果充了氧,水一直在动,容易引起刀鱼的应激反应,一冲撞,刀鱼的内脏就容易受伤。所以,我们在运输过程中宁可控制刀鱼的密度,同时调解水温和PH值,加适量的盐以减少应激反应。”
“野生的刀鱼绝不会冒险到水面上来吃食,但在我们这,多数通过驯化的刀鱼已经能到水面上吃上浮饵料了。事实证明,刀鱼的应激性是可以通过驯化降低的。接下来,我们就在等五六月份第一批刀鱼产卵了。”言语间,游华斌显得信心满满。
顾若波告诉记者,刀鱼人工养殖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饵料,“刀鱼不吃人工饵料,而且不同生长阶段刀鱼所吃的饵料还不一样,一年以下的刀鱼,吃一种轮虫;长大以后,以吃小虾为主。之前也有企业人工繁育刀鱼苗成功的,但因为开口饵料没解决,繁殖出的鱼苗成活率很低。现在,我们就在做饵料方面的研究。”
据顾若波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目前江苏几家研究刀鱼人工养殖的企业都有着密切联系与合作:“大家各有各的特点,但有的最多只能说是"小试"成功,"小试"完了,还有"中试"。照目前进展来看,人工繁殖的刀鱼要想真正走上餐桌,至少还需要3到5年时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