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月6日,在泽库镇长会口码头,渔民正在出售捕捞的新鲜海货。
记者 谢冬梅 摄影报道
距离春节还有十多天,正是海鲜需求旺盛的时期。以往,大多数渔船在海上捕捞作业到“小年”后才满载而归。然而近日记者走访山东文登市张家埠、长会口等几个渔港码头发现,受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出海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九成以上渔船提前约半个月收网,部分渔船提前一个月就回港了。而节日临近,海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扬。
现象——渔船提早半个月收网 1月6日上午,记者在泽库镇的庆顺码头看到,码头内没有了往年人来车往的热闹场面,近百艘大大小小的渔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只有几位看船、修船的渔民在忙活。“最后几趟出海每次都赔钱,干脆提前一个月收工。”正在指挥渔民修船的一名船长告诉记者,前年他的船一直跑到农历腊月二十才上岸,去年12月18日靠岸后,他的船就再没出海,船员们也早就结清了工资,放假回家了。
鲁文渔3265号的船主王秀军表示,他跑船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每年年底都要到农历腊月廿二左右才收工,去年是第一次提前了20天收网。
据了解,在泽库镇的长会口、白云等几个渔港码头,九成以上的渔船提前近半个月收网,部分渔船甚至提前一个月就收网了,只有六七家船主的渔船等到“小年”左右再回来。不少船主纷纷表示,从开海到现在一共出海七八趟,只有刚开始的两三趟收获多些,还能赚点钱,后面几趟收成普遍很差,索性都停工了。
原因——出海收获少成本高 鲁文渔3197号的李船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一对540马力船雇佣了20名船员,去年伏季休渔过后,船员的工资已经上涨到平均每人约35000元,他总共需要支付70多万元工资,出海一趟半个月的油钱共需20多万元。“去年近海渔业资源更少,根本捕捞不到多少。”他表示,自己最后两趟出海,每次总共才卖了10多万元钱,甚至不及前年同期收成的一半,一次得赔10多万元钱。
当日上午,长会口村丁先生的一艘150马力渔船出海途中出现了故障,他跟随另一艘渔船回来取维修零件。“年底要给船员开工资,只好出海多跑两趟了。”丁先生告诉记者,这一趟出去总共才捕捞回来2吨左右的偏口鱼、安康鱼等海货,总共能卖七八万块钱。出海多数情况都是在赔钱,原本他也不打算再出海了,但手头没有钱给船员发工资,只好年前再跑两趟卖了海货好发工资。“油钱可以暂且欠着,但得给船员发工资,来年还指望他们继续回来干活。”他说。
采访中,几位船主表示,幸亏国家每年发放燃油补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跑船的成本压力。
影响——海鲜价格一路上扬 由于出海的渔船少,造成新鲜海货供不应求,收购商贩们盯紧出海渔船,争相抢购捕捞回来的海产品。
当日早上,在长会口码头,鲁文渔2061号船主丁先生的渔船刚刚靠岸,几名早已等候在一旁的鱼贩蜂拥而上,抢购新鲜海货。收购商贩王先生表示,出海的渔船少,他早早就打电话来询问返航的时间。他以每斤20元左右抢购了上千斤熟笔管蛸,准备销往上海等地。
当日下午,记者在文登市河南水产市场看到,带鱼、黄花鱼、鲳鱼、鲅鱼、螃蟹、对虾等海产品摆满了货架。摊贩于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天本地出海渔船越来越少,比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从泽库、埠口等码头收购量约减少一半,大多数鱼都是从石岛那边的码头收购来的。
摊贩王女士表示,近期海鲜产品供应量有所减少,加上节日临近,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以单条约0.5公斤的鲅鱼为例,刚开海时的批发价每斤不到9元,但是现在为12~14元,其他鱼价平均每斤上涨三四元左右,这几天不少酒店、单位等客户前来大批量购买,销量翻番,每天销售200斤左右。
据了解,一斤重的偏口鱼每斤售价约25元,鲳鱼每斤售价近70元,8两的黄花鱼售价约25元,大带鱼每斤售价20元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近期鲅鱼等主要水产品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较前一周上涨2.2%。据介绍,临近春节,海鱼价格呈走高的趋势,但由于去年9月开海后,很多冷藏厂都储备了大量的冻鱼,且价格比新鲜海鱼要便宜,节日期间的货源供应充足。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