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江苏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金吾村水产养殖示范户史定峰,鱼蟹混养面积60亩。为了充分发挥养蟹池的水体利用率,获得水面最大经济效益,他在池塘养蟹实践中,经过五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种草养鱼、鱼蟹共池、良性循环的新路子,开创了池塘生态养蟹的新局面,获得了产量高、品质佳、效益好的新成绩。
一、池塘条件
塘口面积60亩,东西走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平均水深1.6米,交通通讯便利,电力设施完善,安装两台1.5千瓦叶轮式增养机。放养前晒池和清塘消毒,去年秋冬季排干池水,让其曝晒20天以上。蟹种放养前加水15厘米左右,每亩水面用12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再加水至水深60厘米。进水口用密眼网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蟹池和河蟹爬出池外。设置隐蔽物,水草是河蟹栖息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池底可栽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水面移放水花生或小芜萍等。水草的覆盖率应占蟹池总水面的30%左右,在饲养过程中,一旦水草减少要及时加以补充。放鲜活螺蛳,清明前后,每亩水面投放鲜活螺蛳100公斤,让其在蟹池中自然繁殖,为河蟹提供部分优质适口的动物性饵料。在蟹池中移栽水草和投放鲜活螺蛳是生态养蟹的重要举措。
二、蟹种放养
蟹种选择长江水系产的,并在无公害生产基地培育的"扣蟹",规格以100-200只/公斤为好,体质健壮,附肢健全,无寄生虫附着。放养密度以每亩水面500-600只为宜。长途运输蟹种须先进行缓冲处理,方法是将蟹种先放在池水中浸泡2分钟,然后离水4分钟,再放到池水中浸2分钟。如此重复2-3遍,再将蟹种放在3-4%的食盐水中浸浴5-10分钟或放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15分钟左右。
三、饲料投喂
按"四看"、"四定"原则投喂饲料。"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蟹的吃食情况和活动情况。一般在6月中旬之前,动、植物饵料比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为30:70;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70:30。天气晴朗,水的透明度大,水质好,河蟹摄食旺盛,活动正常时要多投;反之,则应少投。"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在河蟹正常生长期内,要求每日投喂2次,早晨6-7时,傍晚5-6时沿池边浅水区定点(每3-5米设一个投饵点)各喂1次。投喂的饲料要求青、粗、精结合,荤素搭配,新鲜适口。最好投喂无公害优质的河蟹配合饲料,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劣质饲料。每次投饲量:上午占全日的30%,傍晚占70%,具体以投后3小时左右吃完为宜。
四、水质管理
水位与水质的控制有一定关系,按照养殖生产上的经验,掌握"春浅、夏满、秋勤、冬深"的原则,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5月上旬前将水位保持在0.6米,7月上旬前保持在0.8-1米,7月上旬后保持在1.5米。池水要保持清淡,一旦出现水色变浓(水质过肥)、河蟹上岸现象时,要及时注换新水。每次换水0.2-0.3米,先排后灌。水的透明度保持在0.3-0.4米,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8.5为宜。5月上旬至9月中旬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水体用生石灰15公斤。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过氧化钙、光合细菌、EM微生物制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河蟹病害的发生。
五、病害防治
每5--7天适时加入新水,换去塘中旧水,水量为塘水量的1/5。在3~10月病害流行季节,每10~15天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或鱼虫速灭(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0.026毫升/立方米,轮换使用、消毒池塘,预防疾病。此外每40天左右口服"三黄粉"一疗程(连续3~5天),预防内脏器官疾病。采取上述措施后,在一个养殖周期内鱼类很少患病。池水消毒使用溴氯海因等消毒剂,或交替使用消毒剂和生物制剂(光合细菌或EM等微生态制剂),以维持蟹池中的微生态平衡。定期投喂河蟹专用的内服药,控制纤毛虫病及因纤毛虫病而引发的其它疾病。及时清除残渣剩饵,做到健康养殖,为河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增强河蟹的体质和免疫力。
六、效益
鱼蟹产值21.56万元,成本6.37万元,利润15.19万元,平均亩产值3594.00元,亩利润2532.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来年培育了约占放养量30%的留塘蟹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