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崇明生态稻田实现蟹稻虾鳖共同养殖
农历六月,是“六月黄”上市时节。在崇明岛上的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里,生活在稻田里的河蟹长到一两半左右,就将它们捕捞上来,运到了市场,生态养殖技术改善了崇明蟹的个头和品质,此技术不但培育出高品质水产品,还能出产不被农药污染的有机大米。
“稻虾共生”产出有机大米
瀛东村,位于长江口崇明岛东端,建有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和市科委崇明专项瀛东生态村实施基地,该示范项目构建了一整套国内较为完整的“稻虾共生”模式,日前通过上海市科委的验收。
成永旭教授说,小龙虾和水稻共生能带来很多好处。首先,小龙虾、河蟹等甲壳类动物对农药十分敏感,农民不会在种植过程中施放农药,生产出的都是无公害的有机大米。其次,虾、蟹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防治水稻疾病发生,既使水稻增收,也减少了施放农药的劳力和农药费用的支出。对虾、蟹来说,稻田能为它们提供适合栖息、蜕壳的“仿生态环境”,保证了其存活率和品质的提高。在试验中,科研团队通过控制温度等方法,缩短虾的冬眠时间,将小龙虾的上市提前了两个月左右。
“稻+鳖+虾+蟹”模式出成效
在沐雨农庄,“稻+鳖+虾+蟹”的养殖模式取得了成效。记者在该农庄看到,300多亩稻田被分割成上百块小稻田,每块稻田的四周是水沟,甲鱼、小龙虾和扣蟹(2克以上的幼蟹)就生活在水沟里,时而爬入稻田休憩、摄食。
据介绍,考虑到人工饲料通常含有抗生素、激素等成分,他们从不投喂人工饲料,而是在水沟中种植水草、投放螺蛳和野杂鱼,用改善水环境的方法打造一条天然食物链。
目前,该农庄每亩可生产“禾偕虾”55公斤、“稻香鳖”35公斤、“虾恋米”150公斤,与传统单独种植水稻相比,亩均效益要高出3500多元。
生态养殖让崇明蟹个大味美
所谓“六月黄”,是指农历六月上市的未成年大闸蟹。与成年河蟹相比,“六月黄”的蟹黄更加鲜嫩,肉质也更细软。
通过生态养殖的方法,竖新的河蟹目前长到了一两以上,雌蟹在1.2两左右,雄蟹在1.5两左右。与海洋大学合作的养殖户已开始捕捞这些“六月黄”,将它们推向市场。成永旭表示,预计这些蟹长成后,雌蟹可达2两以上,雄蟹在3两左右,规格比江苏的河蟹略小一些,但品质绝不逊色。
据透露,“稻蟹共生”等种养模式将在崇明生态岛和上海其它地区推广。在前卫村,将开展500亩的稻田养蟹;在川东农场,启动500亩的稻田养虾项目。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