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广东江门市台山三合镇的黄老板是一个养鱼新手,只养了三四年。不过,黄老板去年的22亩罗非鱼,收鱼8万斤,另外还有大头7000斤,合起来每亩大约4000斤,效益相当不错。
两批鱼四次出 黄老板有3口鱼塘,共25亩,分别是12亩、10亩以及3亩。最小的鱼塘用来标粗,其他两口塘养商品鱼。鱼塘平均约为1.8米深水,泥沙底。
台山当地罗非鱼养殖一般是一年一造。养殖户在清明前后买回当年的春苗(大约7-9朝)放苗,到10月份、11月份收鱼。黄老板刚开始养鱼时,也采用这种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出鱼少了点,我希望摸索一个出鱼更多的方式”。就这样,黄老板跟搭档从2009年开始探索一年两造、分批出鱼的方式。
“考虑到宝路苗生长速度比较快,我们选择了宝路苗做试验”。2009年10月,黄老板买回3.5万尾7朝的宝路苗,放入标粗塘,标到2010年3月,大约有14-17条一斤的时候,过到另外两口塘。因为有部分过冬苗被冻死,黄老板实际上只过到2.7万尾,投苗密度大约为1300尾/亩。
2010年4月,黄老板买回一部分春苗标粗,到7月鱼苗标粗到大约有2两规格时,一次性过塘。同时,黄老板又买回3.7万尾大约12朝的苗,直接放苗。黄老板告诉记者,虽然这时鱼的密度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但还能接受,关键是抓住了时间,太晚的话,一是鱼容易发病,二是鱼很难长大。
8月初,第一批鱼已经有不少长到1斤以上,黄老板计划开始抓鱼。因为7月过塘的苗以及部分过冬苗尚未到规格,等到9月才出了一批。而随着7月份投放的春苗陆续长大,接下来的10月、11月,黄老板又分两次出鱼,全年一共出了8万斤。
每年清塘方便做生产计划 黄老板全程投浮水料。鱼在2两以下阶段,投蛋白含量30%的饲料,到了2两以上改成蛋白含量28%的饲料。一般一天投喂两次。上午与下午各一次,根据天气、温度等再适量调整。
与当地其他养殖户混养草鱼、大头、鲫鱼不同,黄老板只混养大头,大约50条/亩,同时混养有鸭,大约200来只一亩。之所以不混养草鱼,黄老板告诉记者,关键是鱼塘水比较肥,原本鱼的密度也不低,放草鱼不大合适。他认为,现在这样能够养好,而且可以赚到更多钱,就没有必要养其他鱼。
黄老板的鱼塘附近没有工业污染,水源比较好。但是他平常还是会根据情况换新水,以调节pH,降低氨氮等。
整体来说,台山当地病害比较少,很少有养殖户发链球菌病。他这两年也很少发病。因为密度比较高,尤其是7月份那段时间,开增氧机减少浮头就比较重要。黄老板每口塘都有2部增氧机,一般情况下每天开两次,中午大约2小时,晚上也开2小时,有时天气差些就会多开一会。此外,黄老板每年会清一次塘,因为清塘可以清除杂鱼,罗非鱼仔,方便第二年做生产计划。这跟当地其他养殖户两三年清一次塘的做法也颇有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