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丁庄乡群众探索、创造的亩产2吨池塘养殖技术是比较典型的多品种立体养殖模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既发挥了传统生态养殖的优势,又采用了现代养殖技术,便于学习借鉴。以当地养殖户石廷文池塘为例,养殖池塘10.5亩,草地4亩,专业劳动力2人,亩均产量2715公斤,亩均净产量2095公斤。表现出以下特点:
1、效益上突出“三高”。 投入高。以2010年数据核算,不计人工费,鱼种、饲料、有电等投入18444.65元/亩,其中饲料占64%,电费4%,鱼种22%,肥料、渔药等9%、其他1%;产出高。亩总收入24150元,单产居国内同类型养殖前列;效益高。亩纯效益5705元,投资收益率31%,效益是粮棉种植的4-6倍,按照夫妻2人照管10亩池塘,人均年纯收入28526.75元,是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倍。
2、生态上突出“三低”。低耗粮。投入以鱼粉、豆粕等为主要原料的配合饲料2992.5公斤,共净产鱼2095公斤,总料肉比为1.43:1,远低于肉鸡2:1、肉猪2.5:1的水平;低污染。养殖排放水无有害药物残留,生物耗氧量低,易于自然净化,可直接用于农作物灌溉;低碳。花白鲢产量几乎是依靠水中浮游生物形成的,据专家测算,每生产100公斤鱼,通过浮游植物吸收水体中氮250-350克、磷30-90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0千克,相当于0.5亩森林的作用。
3、技术上突出“三新”。模式新。在传统生态养殖的基础上,提高苗种放养数量、规格,形成高产、高效、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理念新。如深刻认识到保持水体中充足的溶解氧是改善养殖环境、增强鱼类体质、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产效率的灵丹妙药等;技术新。如使用微生态生物制剂肥水、调节水质等现代新技术。
4、管理上突出“三精”。理论认识得精。实行多品种立体混养,利用鲤鱼、草鱼高产的特性投喂饲料提高产量,其排泄物肥水带动鲢鳙鱼的生长,既废利用了弃资源,又净化了水质,辅以人为措施干预,保障水质稳定,鲫鱼、乌鳢则更加充分利用了饵料资源。实行轮捕,保持池塘载鱼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充分利用了池塘养殖空间和时间,解决了单一品种高产养殖水质败坏等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账算得精。深刻认识到增加溶氧是最廉价的管理投入,认识到鱼类因病害死亡是最大的损失,因此,敢于投入、善于投入。把握秋放鱼种量足、质优、价廉的时节,放养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强、生长快、出塘早,增值空间大;市场把握得精。把握7、8月份淡水鱼货缺、价高和中秋节销售顺畅的有利时期,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主打优势产品,掌握销售主动权,取得最高收益。
5、质量上突出“三严”。严格落实“五项制度、两项记录”,执行国家养殖标准,严禁使用违禁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