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记者在广东省汕头市采访时,跟随当地的鳗苗捕捞队出海捕苗,当天的风浪很大,经过30分钟的船程后,终于达到淡海水的交汇处。这里的入海口,渔民布了许多的小网捕捞鳗苗,大船怕绞到网绳不敢靠近,只能让小船去一探究竟。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王文忠:鳗鱼苗就是在深海里生长出来后,鳗鱼卵变成了鳗鱼苗后,它就慢慢地游到近海这边来,淡水跟海水交界的地方,淡水跟咸水交界的地方,然后再用这个网去捕捞。
记者:什么样的网?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王文忠:因为苗一条很小,必须用最小最密的网。
半个小时后,渔民把所有的小网都起了一遍。
记者:你好,过来,我们看看,捞得怎么样情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白海滨:很少。
记者:有几条?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白海滨:没算。
记者:看一下好吗?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白海滨:好。
记者:这个就是鳗鱼苗是吗?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白海滨:对。
记者:这个鳗鱼苗多大了?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白海滨:大概7厘米长度。
记者:这一条现在市值多少钱?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白海滨:13元钱。
这就是村民捕捞的鳗鱼苗。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鳗鱼人工培苗技术还没有被攻克,鳗鱼苗只能靠野生捕捞,因为资源稀缺,老百姓称它为软黄金。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王文忠:一公斤差不多6千条左右。
记者:那能卖多少钱?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王文忠:按照今年的价格就差不多几万元,八九万元钱,就形容是软黄金。
就在这同一片海域,5年前,这里的鳗苗捕捞量还很大。
林绍坤:原来老百姓鳗苗多的时候,半夜涨潮用灯去照,那个鳗苗就围着那个灯光,就可以捕捞上来了。
但是从2006年开始,全球的野生鳗鱼苗资源严重枯竭。出口鳗鱼量最大的欧洲,也把鳗鱼苗定为野生濒危动植物种,中国的鳗鱼养殖数量在锐减。
林绍坤:前几年全国的鳗苗,一年的苗量都有40多吨,今年呢,今年估计大概3吨到5吨。
林绍坤就是这场资源危机的受害者,他在福建省漳州市拥有一家年出口烤鳗2000多吨的企业,他的企业在鼎盛时,有260家鳗鱼养殖场在给他供货。可资源枯竭后,他的工厂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林绍坤:高峰一天要杀12吨左右的鳗鱼,现在由于资源的问题,原料收购不到,一天可能就杀了两三吨加工的鳗鱼,一个月有时候没有两三天的加工量,我们这个工厂,一个月大概要60多万元的损失。
当时这种每个月亏损60万元的状态,让很多人都确信林绍坤的企业很快就会倒闭。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不到一年时候,他却魔术般把一个即将 倒闭的企业变成年销售额过亿的赚钱企业。而这一切,都是他在困难时做了一件不被大家看好的事情,就是这件事,让他的企业迅速起死回生,这究竟是件什么样的 事?
鳗鱼养殖最早起源于日本,1979年,随着福建省率先获得养鳗成功,全国的鳗鱼养殖开始一拥而上,1993年,当时还在福建省诏安县桥东镇担任经贸委主任的林绍坤,看到鳗鱼养殖能出口日本,而且利润不错,于是,就辞掉了乡镇干部的工作,自己养殖鳗鱼。
林绍坤:那时候的价位,一吨鳗鱼大概在8万元钱左右,还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2000年,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加上贷款2000多万元,投入建成漳州市唯一的一家烤鳗厂,很快,林绍坤的企业每年出口烤鳗2000多吨,并成为国内多家寿司店的鳗鱼供应商。
林绍坤:不管日本也好,韩国也好,都是比较知名的销售商来跟我们采购。
林绍坤在业内逐渐站稳脚跟,2006年,正当他想扩大生产规模,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开始冲击整个行业,甚至把他的企业逼上了绝路。
国内的鳗鱼苗主要依靠本国的海域捕捞的和从欧洲进口,其中进口苗占60%,随着全球的野生鳗鱼苗资源严重枯竭,2007年6月,欧洲把鳗鱼苗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并采取了限量捕捞、回购放流等资源保护性措施。国内的海域每年的捕捞量也在迅速锐减。
记者:往年这个时候有没有鳗鱼苗?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王文忠:有,很多。最多的时候一个网起来,可以捞到几百条。现在有时候一天收一次网,一个网才收一两条,有的收不到。
记者:为什么苗这么少?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不知道是太冷还是海水的问题。
原来每年的12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当地从事捕捞鳗苗的渔民很多,如今这个行当已经没人愿意干了。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渔民王文忠:很多都抓不到,人家还不够花油钱,工钱。
林绍坤:现在没有几个人在这边捕捞鳗苗,因为鳗苗基本上就萎缩了。
国内海域捕捞量减少,欧洲又减少鳗苗出口中国数量,造成国内的鳗苗养殖从高峰时的60多吨锐减到不到10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全国各地的不少鳗鱼养殖场倒闭地倒闭,破产地破产。直到记者采访时,诏安县的鳗鱼养殖场已经仅存不到几家。
记者:由于鳗鱼苗资源的严重枯竭,诏安县最高峰的时候,鳗鱼养殖场达到200多家,如今已剩下十几家,而这十几家还处于不饱和养殖状态,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其中一家,我们进去看一看,他们现在是否有在生产。你好,这个鳗鱼场是你的吗?
鳗鱼养殖场老板叶元桂:对。
记者:是你的是吧?现在还有在生产吗?
鳗鱼养殖场老板叶元桂:现在不养鳗鱼了,考虑要转型了,投放其它的水产品,比如鳖啊,鱼啊。
叶元桂是诏安县最早的鳗鱼养殖户,他的养殖场占地面积58亩,鳗鱼池22个,在当地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尽管已经养殖了20多年的鳗鱼,但因为资源地严重枯竭导致鳗苗价格暴涨,他只能无可奈何地放弃这个行业。
记者:现在的苗实在太贵是吗?
鳗鱼养殖场老板叶元桂:没有办法,太贵了。饲料也贵了,人工也贵了。
记者:没有钱赚?
鳗鱼养殖场老板叶元桂:没有了。
像叶元桂这样的养殖户还很多,大部分都改行养殖别的水产,一时之间整个鳗鱼养殖产业一片萧条。
福建省诏安县湖内村阮惠勇:资源少,苗价从一条1.5元,现在是15元多,你说翻十倍,这个风险很大,养殖户只能改行了,看什么行业可以改行就改行了,这个不可能长期下去,这样都死掉。
福建省东山检验检疫局局长李长顺:整个产业甚至走向消失,对鳗鱼养殖跟加工产业在当地而言逐年萎缩。
作为漳州市唯一的一家烤鳗厂,大家觉得最倒霉的那个人应该是林绍坤。
林绍坤:没有钱还可以借,没有工人我们可以招,没有技术我们可以聘请,你没有原料,你就是再有多大本事都没用。
原本每天能加工12吨的鳗鱼,如今一天平均不到1吨,一条烤鳗线的投资就是2400万元,因为不能满足生产机器一开就是赔本。
林绍坤:烤鳗没有生产,2400万元就当成废铁了,卖不了多少钱。
冷库一开一个月的费用就是几十万元。那段时间,林绍坤的企业每个月都亏损60多万元。
林绍坤:一欠的话就起码一两千万元了,烤鳗场的损失都是上千万元的,不说几百万元的,不存在几百万元的,这个行业就这样大起大落的行业,外面的人都传言我要逃路了。
此时的谣言开始满天飞,有人说林绍坤再多支撑半年就会彻底倒闭,工人们暗地里都有要辞职的打算。
公司员工许正聪:一个月上班也就大概个把星期,大家一个收入也变得减少了,担心的就是这家企业还能维持多久,也有可能会倒闭,感觉快破产了。
公司员工何平池:大家反正也待不了了,都想走。
8000平方米的厂房,250多个工人,单单这些杀鳗工人的技术就要培养两年,如果就这么解散了,那就意味彻底放弃这个经营近20年的行业,并且要背负上巨额的外债。
2007年底,就在大家都觉得林绍坤要倒下的时候,他突然消失了,半个月后,他回到了福建,做出一件让行内人士看不上眼的事情,就是这件事,让他濒临倒闭的企业迅速起死回生。
2007年底,就在林绍坤非常绝望的时候,他却做出一件让业内人看不上的事情。这件事就是要放弃这个鳗鱼加工,改养鲍鱼。当时,鳗鱼的利润 要比鲍鱼高得多,一般来说,养鳗鱼的人是看不上养鲍鱼的利润,可林绍坤就偏偏要靠鲍鱼来改变僵局,大家都怀疑他是病急了乱投医。
就在大家都很疑惑的时候,2008年初,林绍坤开始大张旗鼓把自己的养殖场进行整改。
林绍坤:这个片区原来是鳗鱼的养殖场,然后这个是原来鳗鱼场改造的,大概现在1个养鳗池的话,改成10个培育鲍鱼苗的,1个改10个。
林绍坤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鳗鱼池都改造成培育鲍鱼苗的水池,第一年,就顺利培育出7000万粒鲍鱼苗。
记者:一块砖下面就藏了这么多鲍鱼苗?
公司员工李光耀:那一个池子的量不小啊,一个池子正常我们养一般都是在十万粒左右,10万粒对10万粒。
记者:你这个场子这么大一年能有多少苗?
公司员工李光耀:一年这样子差不多7000万粒。
养鲍鱼能让林绍坤的企业起死回生吗?就在大家纷纷质疑的时候,林绍坤却做出了更反常的举动。2008年初,他找到当地的渔民,让他们在外海用吊养的方式养殖这些鲍鱼苗。
吊养就是在外海把木桩一个个打到水底下,然后在水面上拉出一条条的绳子,在绳子上挂上养殖鲍鱼的筐。
林绍坤:我们这边的鲍鱼是用绳子养殖,这个就是绳子,然后用浮球作为浮力,我们的鲍鱼就是挂在这个绳子上面,一米多深的水位,鲍鱼就是养在这个笼子里面。
记者:这一笼里面能够养殖多少鲍鱼?
林绍坤:这一笼子里面50粒苗,一个大概在1两左右,我们的鲍鱼就在这边养到成品。
记者:像帽子一样盖着不让它跑掉?
林绍坤:对。
记者:这里面海带是干什么用?
林绍坤:这个海带是喂鲍鱼用的。
记者:多远的距离会吊一串这个鲍鱼?
林绍坤:大概一米多吧,一米多。
记者:这一片面积底下,全部都吊着这个鲍鱼是吗?
林绍坤:这一片全部都是吊养鲍鱼的,我们这一片吊养有几百万粒鲍鱼。
这种吊养的方式,不管是喂鲍鱼还是捕捞鲍鱼都非常麻烦。因为间距很窄只能用小船操作。
林绍坤:因为我们这个都有规格,每一个规格刚好都是,一条小船进来进行操作的,按照船的规格来设计,要养这个鲍鱼。
记者:喂鲍鱼麻烦吗?
鲍鱼养殖户陈贵平:一般是非常麻烦,这样拉起来喂下去,十五天需要喂一次。
记者:这有几万筐你怎么来操作?
鲍鱼养殖户陈贵平:轮流操作,今天一千匡明天一千匡,轮流起来十五天就可以轮流到了。
外海养殖,水流大,间距宽,鲍鱼不容易生病且口感比较好。林绍坤跟养殖户签订合同,只要能养出他规定的规格范围的鲍鱼,收回价一公斤比市场高出5元,这让不少养殖户很心动。
鲍鱼养殖户林贵添:我们对鲍鱼不怎么了解,怕产品要卖销路不怎么稳定,然后他过来跟我们签订合同,对我们比较有保证。
第一年,就有8个农户跟林绍坤签订了养殖合同,共投放了3000万粒的鲍鱼苗,养殖户们对收购价格很满意,但他们对收购的规格都觉得很奇怪。
记者:今天这个鲍鱼符合你们收购的标准吗?
林绍坤:这个刚好符合我们收购的标准,我们要12头左右的,8到12头左右这种鲍鱼,我们5头3头的就不收购了,最大收购到7头。
林绍坤只要一斤8个到12个的鲍鱼,大了不要,小了也不要,这让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因为国内的鲍鱼个头越大卖得越值钱,而他却偏偏不要大鲍鱼。
鲍鱼养殖户林贵添:是很奇怪,因为人家都要大的或者小的,他就大的不要。
林绍坤的女儿林真:其实它个头有的时候可以长得很大,市面上这一块的价值很高,我父亲居然不要这一块的东西,他要的是7头以下的,或者更小一些的到十几头的鲍鱼,我是很疑惑因为这一块,我觉得整个市场价值上不去。
而他做出这一系列的奇怪举动,就源于2007年底,为了拯救奄奄一息的鳗鱼产业,他到了香港,就是在香港,他发现了一个能让他起死回生的商机。
这里是全世界最集中的鲍鱼交易市场——香港的南北行,每天的鲍鱼销售量大得惊人,让林绍坤很震撼。
林绍坤:大部分都来自南非的纽西兰的,澳洲的还有墨西哥鲍,最贵的话一公斤鲍鱼都是几千元,最便宜的还有四五百元。
香港是个贸易港口,因为没有关税,全世界的鲍鱼都集中到这里中转,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鲍鱼集散地。在这里,林绍坤看到来自全世界的各种鲍鱼,其中以野生的鲍鱼居多,最大的有五六十年历史,批发价动不动就是上千元。
香港鲍鱼经销商程旺章:这个是墨西哥来的。
记者:还有呢?
香港鲍鱼经销商程旺章:还有这个是澳大利亚来的,还有这个就是南非来的。
记者:这么大一个鲍鱼生长了多少年时间?
香港鲍鱼经销商程旺章:这个差不多50年了。
记者:是纯野生的吗?
香港鲍鱼经销商程旺章:对,纯野生的。
记者:我看都挺像的,你怎么知道是哪个国家的?
香港鲍鱼经销商程旺章:不一样,这个裙边厚,很厚,这个薄一点,区别就是这样。
记者:现在这样的在香港批发价多少钱一斤?
香港鲍鱼经销商程旺章:这个批发价2100元一斤。
看到这里大鲍鱼居多,林绍坤心想自己如果能生产一种中小鲍鱼来填补中低端市场那也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香港鲍鱼经销商程旺章:福建的新鲜度很好,以前差不多三四百元一瓶很贵了,现在福建的量也大了,所以我们销量很多,价钱比较便宜了。
香港鲍鱼经销商曾天宝:今天装船,明天就到香港,很快。
现在,林绍坤的鲍鱼每个月的销量就达到30多吨,短短两年时间,他让一个即将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现在的他,鳗鱼和鲍鱼两个产业一起抓,虽然现在鳗鱼资源严重枯竭,但他在期待鳗鱼产业恢复的那一天。目前有多少鳗鱼他就生产多少烤鳗,车间也得到充分利用。
林绍坤:我们现在这个车间就是综合利用,有鳗鱼的时候,就把这些工具搬出来,作为杀鳗的工具,如果没有鳗鱼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收掉以后,做鲍鱼的工具拿出来,作为一个加工鲍鱼的加工场了,综合利用。
随着林绍坤的成功转型,他也带动在鳗鱼萧条时的鳗鱼养殖户们改养鲍鱼。
福建省东山检验检疫局局长李长顺:他原来是没有鲍鱼养殖正规的基地,目前已经有一个育苗场和5个养殖场,面积达到2000多亩,一年光做出口这一块就达到500多吨。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致富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