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自从工业革命后的2个世纪以来,海洋已吸收约5,000亿公吨的二氧化碳,而这仅仅只是从大气中散发出的四分之一,这些二氧化碳是由燃烧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而来,森林也消失了,农田取而代之。
因此,海水的化学成份起了变化,而据科学家表示这至少有2,000万年没发生过,甚至,过去6,500万年也没有发生如今的现象。
这真的重要吗?更准确的说,对全球仰赖渔业为主要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10亿人口,以及另外所需蛋白质含量15%是来自于海洋的30亿人口而言,这真的会影响到未来的食品安全吗?这对日本而言可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因为鱼类在日本饮食的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当二氧化碳进入海水中,使得海表层酸化。自1750年起,海水的酸度上升了30%。若照这样的速度来看,到本世纪末海水酸度将上升150%。此外,当更多的碳酸进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利用于制造壳、骨骼,如珊瑚礁等的碳酸钙,将随之减少。
全球鱼类资源因为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及栖地的破坏而减少。本月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气候变迁国际会议上发表一项研究,警告渔业正面临新的威胁—海洋酸化。
该研究需要扩大到对有鳍鱼、贝类,以及养殖等的冲击研究。养殖业是全球最快速成长的食物来源,而去年的产量更占了人类鱼类消耗量的一半。这看似是对野生渔业规模逐渐缩小的补救办法。然而,养殖业所用的鱼粉亦是来自野生资源。
海洋酸化,科学家更发现另一项警戒的趋势—氧含量减少。一项针对热带海洋所作的研究指出从1960年至2008年,海洋里的缺氧区域扩大至45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美国国土的一半大。
低含氧量会限制海洋生物的生长,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学家Daniel Pauly预测海洋的含氧量下降,加上海水酸化,将会使全球的渔获量在2050年减少20-30%。
热带礁石提供近25%的鱼类庇护、食物及繁殖场所,其产量占全球渔获12%。这些珊瑚礁是从几世纪以来碳酸钙不断累积而成,它们也是最容易受到海水酸化及暖化影响的海洋生物。
而今年最危及珊瑚礁的区域则发生在亚洲东南方及印度洋。该海域是过去20年来珊瑚礁蓬勃生长的地方,然而之后珊瑚礁死亡率逐渐上升。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将会中断珊瑚礁的缓慢复原情况。
地球史上曾发生过5次珊瑚群大规模灭绝的情况,而在珊瑚上留存了有何及为何发生的痕迹,它们当时已存在,且容易变成化石,因此提供了线索。
非常少人知道第一次大规模灭绝,不过接下来的四次,在气候逆转,回复到刚开始的情况后,珊瑚礁已消失了好几百万年。
曾出版过多部有关珊瑚礁的著作,前澳洲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Dr. J.E.N Veron表示,就在几十年前他无法想象珊瑚会因人为影响而造成寿命减短。
因此,他警告如果二氧化碳持续在大气中及海里增加浓度,到2050年酸化的情况将会更为扩大。不同种类的珊瑚、珊瑚藻、浮游生物及软件动物的承受度皆不相同,其钙化的情况也不同。
然而,他最近提到「珊瑚将会面临骨质疏松的情况。珊瑚将无法造礁或免于被侵蚀。」他并补充「曾经兴盛繁荣的珊瑚花园,最后只会剩红黑色的细菌黏液。
尽管控制二氧化碳散发的成本很高,但若置之不理,所造成的结果将须花费更高的成本控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