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全程投料不但鱼长得快,还能赶早出鱼得个好价钱。
□记者 曾思铭
“去年,我30亩鱼塘总共调水才花了6000元,一条鱼都没发病。”惠州小金口镇马岭的罗非鱼养殖户黄怀进告诉记者。对比其周边有些养殖户单买渔药就花了1万多块钱,非但多花钱,鱼还发病,黄怀进很庆幸自己的选择。此外,由于全程投料,养殖鱼长速快,不但主养的罗非鱼产量高、效益好,混养的淡水白鲳、草鱼等也获得了很好的短期经济效益。
据了解,在小金口甚至整个惠州,养罗非鱼的多是来自浙江缙云的老乡,他们采用鱼鸭混养的立体养殖模式,年初投苗,年底清塘,一年一造。黄怀进就是其中的一员。
养罗非鱼全程投料
“在周边,像我这样全程投料的并不多。”黄怀进介绍,大部分养殖户都是前期全鸭粪投喂、到了后期才投一些饲料,而像黄怀进这样从投苗就开始喂饲料的养殖户并不多见。“都担心全程投料成本高,其实算下来并不高,算上其他的混养品种,饲料成本大概是2.3元/斤。”黄怀进说。
黄怀进介绍,上一造鱼是在去年清明后投苗的,鱼苗规格3cm左右,密度1300-1400尾/亩,在鱼苗期就开始投喂沉水料。到了农历6月,罗非鱼规格达到2.5两/尾左右。此时,卖掉鱼塘里面混养的大头、白鲢及淡水白鲳等鱼近2万斤,开始纯养罗非鱼。由于卖鱼腾出了1万多斤鱼的空间,开始加大投喂量,按照100斤鱼投喂3斤料的量投喂,高峰期投料量达每天5包。短短两个月后,鱼体规格从2.5两/尾增长到1.5斤/尾。
黄怀进第一次拉网出鱼是在去年农历九月十五,“只拉了一个塘角,就有1.4万斤,1斤半的占六成以上。”他告诉记者,农历十月初又拉网一次,直至农历十月下旬清塘,三次共出鱼3.2万斤,平均规格最大时可达1.7-1.8斤/尾。
混养其他品种增加效益
与高密度的纯养模式不同,混养模式即是充分地利用陆地、水体等空间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但黄怀进认为,既然是主养罗非鱼,那么其他品种就是为了罗非鱼服务的。
在鱼鸭混养模式中,黄怀进养的鸭子并不多,30亩水面只养了蛋鸭2500只。“养鸭子主要是为了肥水。”当半消化的鸭粪流入池塘中被二次利用,为水中的罗非鱼提供了浮游藻类等生物饵料,促进鱼的生长。
同时,黄怀进也充分地利用水体空间,混养了其他品种的鱼,分别有在清明前投放的淡水白鲳3000尾、鲫鱼1000尾、白鲢2000尾,分三批投放的大头共4200尾,农历六月份投放的草鱼2000尾。
与别人不同的是,黄怀进投放的淡水白鲳是规格只有200尾/斤的小苗,并且全程投料。从投苗时开始算起,3个月后即可卖鱼,规格可达1.3斤/尾左右。据其介绍,周边的养殖户都是同期投放4两左右的淡水白鲳鱼苗,但因只投喂鸭料,生长速度慢,同样喂养三个月却很难达到相同的规格。
由于全程投喂罗非鱼料,也加快了其他鱼的长速,农历6月底大部分已达规格,可以出售。黄怀进认为,淡水白鲳和草鱼在混养池中的短期利润较高,“农历6月底,我就将塘里的淡水白鲳、大头、草鱼等全部卖完,近2万斤。”此做法,一方面卖鱼所得可用于罗非鱼养殖的饲料支出;另一方面可以腾出相应的水体空间供罗非鱼生长,此时加大罗非鱼的饲料投喂量,可加快罗非鱼的生长。
注重水质管理
黄怀进也深知“养鱼先养水”的道理,特别是近年来罗非鱼的病害逐年严重,其更是注重日常的水质调节、病害防治。
在炎热的病害高发季节,黄都会先杀虫、消毒,再以芽孢杆菌、益母菌等调水。“农历6月以后,即纯养罗非鱼时,几乎是每月调水一次。”黄怀进告诉记者,去年共调水四次,不仅无死鱼,调水花费也只需6000元。
另外,黄怀进多年的养殖经验得出,拉网卖鱼前后也是要注重水质管理的关键时刻。“去年因罗非鱼第一次拉网前没有做好,拉网后没几天就死了几百斤鱼。”黄怀进回忆起来还有些惋惜。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其后两次拉网前都先对水体进行消毒,再泼洒一些抗应激的药物,这样既调节了水质,又增强了鱼体的抗应激能力,保证鱼不受损伤。
虽说养罗非鱼黄怀进已经自成一套模式,但其仍告诉记者,“去年利润并不高,还在继续摸索,需要不断改进,以寻找最高利润。”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