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印度的对虾主养品种有黑虎虾与罗氏沼虾,不过,依据近几年的数据观察,印度的对虾养殖并没有得到推广发展,反而有缩小的趋势。
印度对虾养殖者联盟主席IPR Mohan Raju透露,从2005年到2009年,印度的黑虎虾与南美白对虾的种苗生产连续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据了解,2005年,印度的黑虎虾苗与罗氏虾苗产量分别尾72亿尾、9亿尾,而到了2009年,已降至45亿尾、3亿尾,降幅都超过50%。
他说,种苗生产量减少,一是印度没能实现亲本培育,苗场的亲本来源主要依靠野生种群,而野生亲本捕获具有季节性,数量并不稳定,而且近几年野生亲本都感染白斑病毒,给种苗业与养殖业带来沉重打击。
与种苗生产减少相符的是,印度自2005年到2009年的对虾产量也是呈直线下降的状态。2005年,印度黑虎虾产量11.2万吨,罗氏沼虾1.65万吨,到了2009年,这两个数据已变为6万吨与1.35万吨。其中与黑虎虾的产量缩减最为厉害,减产4.8万吨,几乎减了一半。
IPR Mohan Raju认为,黑虎虾的减少与全球的对虾消费趋势有关。他说,黑虎虾价格高,在价格低廉的南美白对虾冲击下,市场消费量越来越小。为了适应全球市场发展的趋势, 2009年印度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推广养殖。
与有10多年养殖历史的东南亚众多对虾养殖大国相比,印度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方面完全就是一个新生。不过,摆在印度面前的难题是他们不仅要解决养殖技术,目前最关键的是对虾的繁育问题。南美白对虾苗在印度属于刚起步阶段,大量的种苗还需进口,限制了南美白对虾的推广。
Raju:白对虾养殖在印度刚起步。
甲壳素生产新工艺:生物酶水解法
废弃的虾蟹壳可生产甲壳素,而甲壳素是生产壳聚糖的重要原料。据了解,壳聚糖目前自然界中唯一发现的碱性糖类天然高分子。欧洲的医学界大学和营养食品研究机构将壳聚糖称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第六大生命要素。
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国内甲壳素生产厂家大增,目前沿海已有600多家生产企业。
不过,在中国国际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军指出,我国大多属企业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工艺设备落后,停留在为国外厂家提供原料的初级阶段,大量产品尚依赖出口获利,产品无序竞争导致利润微薄,有的企业已陷入困境。他认为,对旧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生物酶生产技术,实现甲壳素的高值化生产已经迫在眉睫。
自2002年开始,我国对虾产量居全球第一。2009年对虾养殖产量高达13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陆每年剔除的虾头约70万吨,产生的虾蟹加工废弃物大约有100万吨,甲壳素生产原料十分丰富。
曹荣军说,传统的生产工艺常采用化学法生产甲壳素。这种方法不仅投资大,而且产品单一(仅为甲壳素)、开发利用率低,产生高浓度、高盐度有机废水。以日产1吨甲壳素计,企业可产生200--300吨生产污水。未经处理的水乌黑发臭,且富营养化,对水产养殖和水域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甚至还可诱发赤潮。
由于甲壳素企业散布各地,规模小,无力单独治污,普遍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目前在甲壳素生产污水的治理中,大多采取简单的末端治理方式,一次性投入大,运转费用高,且难以实现达标排放,光设备就要100多万。曹荣军表示,国内能一次性投入上百万元来治理污染的甲壳素生产企业寥寥无几。他说,国内的企业应采用高附加值的加工技术,充分利用国内的生产原料丰富的优势,生产更多的甲壳素及其他产品。
据了解,国内甲壳素相关产品多数用于出口,而出口产品单一,多是壳聚糖。曹荣军表示,目前,国际上应用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制备的海洋生物材料高科技产品不断推出,应用产品已达五百种以上。美国、日本、意大利、挪威、印度和南朝鲜等国相继建立甲壳质、壳聚糖生产厂,其中日本和美国是主要生产国家,同时又是主要的消费国。在日本现在可以买到添加有壳聚糖的饼干、面条、牛奶以及甲壳质系列保健品。
曹荣军介绍,目前甲壳素最新的生产工艺是采用生物复合酶技术,生产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解甲壳素、水解蛋白粉、虾油等产品。他说,按照此方法,每加工1吨虾蟹壳,可生产虾蛋白粉0.1吨,甲壳素0.04吨,虾油0.0075吨,经济效益是传统工艺的5倍。而采用生物酶水解法,生产污水少,可有效解决传统工艺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他说,在沿海水产大省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省每年甲壳类加工废弃物就有数十万吨,甲壳素生产厂家600余家,如有50%的厂家推广应用此技术,则回收的蛋白质折算成大豆蛋白质,就相当于增加了5个农业大县的大豆总产量。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