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所谓的“经验”是我们取得更好养殖效益的“绊脚石”
在此举一个例子,2007年4月份北海铁山港的一虾农,其虾池已放苗十多天,笔者看他水快变了,让他尽快追肥,哪知刚追肥水就变清了,他就用了点底改,结果第二天水又肥得很好了,他就认为我们推荐的肥水方法有问题,而他用的那个底改产品肥水效果挺好的,我们就说让他下次水变清时再用此产品肥水看能不能见效,敢说十有八九不会见效,因为底改产品并不能直接肥水,其实不追肥水同样可能变清,只不过碰巧遇到水变清,又碰巧用底改后第二天水色又肥起来了,如若不用那些底改产品水同样能肥起来,这其实是先前用的那些肥水产品在起作用。
我们很多养殖户总喜欢把一些偶然巧合现象当经验加以总结,结果下次采用同样方法又不见效,出现最多的情况是某次虾或水出现问题了,已采取很多措施,其实已起效了,只不过效果还不明显,再用另一产品后效果就出来了,结果下次遇到同样问题就单单只用最后一次所用产品,结果又没效了。任何产品或措施见效都有个时间过程,我们应当分析所用产品的成分、所起作用,分析所采取措施的科学原理及见效时间、起效程度,切不可把没起什么作用的产品认为是万能的产品加以胡乱推广,特别是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可能不清楚所用产品成分、作用、所采取措施的科学原理而延误处置时机,损失巨大。“做水”也是同样的道理,年年肥水,次次肥水,可总是容易变,很多时候就是“经验”害了我们!已有的养殖“经验”束缚了我们的思维,难以接受新观念。
2、按照专家教授的方法、跟着养虾养得好的人做是不是正确呢?
诚然专家教授的知识渊博,他们的提法大多是正确的,但他们不可能遇到所有的养殖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他们的实践经验不一定有我们养殖户丰富,有时难于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况且鉴于当时的认知水平,他们也不可能预知某理论某些未知的不利因素。比如前些年提倡的池水的彻底消毒,养殖全程消毒控制病原微生物,而近年则不再主张频繁消毒了;又如前些年书中提到的养殖过程中每亩用生石灰或茶麸10~20公斤,但现在已认识到使用如此大剂量容易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还有前些年鼓吹微生物制剂没任何副作用,可近来大家意识到缺氧水体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耗氧菌的效果并不好。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可能还有很多养殖管理上的盲点我们还没有意识到。
如果跟着养虾养得好的人做是不是就正确呢?要知道塘跟塘有一定的差别,水质状况、对虾生长情况、健康状况也千差万别,比如说别人的塘pH值偏低在用生石灰,而你自己的塘明明pH值严重偏高,你还跟着去用生石灰就不适宜;又如别人的虾、水非常正常不需要处理,而你的水已经倒藻了、虾已不吃料了、或已发病,你还不处理能行吗?人家可能水质差、虾有病在用药处理,而你的虾、水都非常正常,你有必要也用同样方法处理吗?人家不可能对你的管理措施、虾、水质状况了如指掌而指导得绝对正确,人家虾养得好就是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若你照搬就有可能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3、水质指标与稳定的水体哪个更重要?
目前很多人追求水色的漂亮,甚至好多书籍、文章也在推荐好的水质指标,可往往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中前期“红体游水”、中后期“偷死”、“耗底”时检测pH、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其实对虾养殖,水体的稳定比好的水质指标更加重要,因为虾病(特别是病毒性的)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关键在预防,应避免发病期大量进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而引入较多的细菌病毒,当病毒细菌的数量繁殖达到一定的爆发阀值时,虾病就易爆发;大量进水还容易引起虾异常蜕壳,虾蜕壳期间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病原感染,此时水体突变、用药等应激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虾病的爆发。还有可能水体突变后还没来得及反映出水质指标的变坏,况且目前推荐的水质指标并非虾最适的,而是以前养鱼的水质指标借用过来的,更何况还存在检测方法不准的问题。水体稳定则虾产生应激几率就小、发病几率也就小。
4、为什么难以培养稳定的水,即便采用同一产品同一方法肥水,肥起来的水也相差很大?
不知大家仔细观察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江河湖海里一年四季的水色能基本保持同一水色(发生赤潮、发洪水成泥浆水色例外),为什么养到中后期即便消毒水色也基本没什么变化,为什么杂草丛生的大片草坪用除草剂除草效果差,若只是少量杂草就很容易就除掉。
因为经过大自然多年的进化,江河湖海水体中的藻类品种齐全而稳定,藻相平衡;养殖中后期往往藻类丰富,常规消毒剂剂量根本不足以杀灭那么多的藻类,因而感觉不到水色的变化。而我们放苗前的常规做法基本是清塘毒塘、进够水、消毒、肥水,问题就出在我们消毒池水的同时,因池塘里藻类数量太少也就杀灭了绝大部分这些少得可怜的藻种,还破坏了已有的藻相平衡,在藻类还没大量繁殖形成优势之前我们可能破坏了某些优势藻种;也有可能本身我们所施肥料要么不持久、要么肥力不够、营养结构不合理、搭配比例不当而影响池塘中已有藻类的繁殖生长,当肥料的营养结构不适合已有藻类的生长又恰好适合另外品种的藻类生长时就出现转藻现象,如绿色水(绿藻为主)转成茶色水(硅藻为主),当新的藻类品种大量繁殖消耗吸收水体的肥力,肥料的营养结构又不适合其生长时又得倒藻、转藻,有可能又变回原来的绿色水,但变化有早晚先后,以至于到养殖中后期塘水水色变得五花八门。
所以说目前绝大多数养殖户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肥水的,只要先消毒后肥水的,基本都肥得起来水,但往往放苗十天半个月左右就容易出现“倒藻”、“转藻”,根源就在于藻类还没繁殖形成优势之前我们的操作破坏了藻相的平衡,而所施肥料要么营养不全面、要么搭配不合理、要么不持久。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先不要破坏所进天然水体的藻相结构,先用些快速肥水产品(只要不含活菌就可以)肥好水,以便藻类大量繁殖起来形成数量优势,如若担心水体里有病毒细菌再消毒池水也不迟,等消毒剂的药性消失殆尽后再用些长效肥及微生物活菌产品保持水色的稳定。这跟我们以前进水、消毒、肥水、放苗并没什么冲突,只是变更了一下顺序,肥好水才消毒池水,同样都是在放苗前消毒池水。
5、健康稳定的藻相、菌相哪个更重要?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池水处理成自来水那样清澈见底,并且那样还很容易做到,那种水基本没藻类、非常清洁卫生、也没什么细菌病毒。
试想,养殖中后期一餐可能投喂好几十斤料,一茬虾养出来可能得好几吨料,即使养殖水平高一斤虾料能养一斤虾,而虾仅能利用不到一半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水中的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等,如果没有藻类单靠细菌是无法分解吸收掉那么多有机废物的。因此完全没有藻类很难养虾。但实践中有人从不用菌,照样可以养出虾,且产量、效益都不错,这是因为土壤里本身有很多微生物,只要方法得当,藻类培养得好,藻类就可以吸收利用池塘中有机物分解后所产生的无机盐。
当然不是说不需要健康的菌相,但培养好的菌相相对容易,而培养稳定健康的藻相可能比菌相更难、更重要。养虾要通过肥水、调水培养健康稳定的藻相,肥水的作用,一是提供营养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二是藻类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大量的氧气;三是利用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氨氮等,净化水质;四是抑制杂藻(如青苔)、病菌的繁殖,隐藏对虾,为对虾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6、藻类老化、水质、底质不好在所难免
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随着投喂饲料的不断增加,水体极有可能氮含量偏高而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因为我们所投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大约40%左右,而磷的含量只在1%左右,只要氮循环不受阻,水体氮源难免过剩,藻类利用不了那么多的氮源,就必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同时因为水体的氮、磷、钾等营养的不平衡而不适合已有的藻类的繁殖生长,藻类老化就在所难免,水体的净化能力必然下降,水中的有机物可能无法及时分解掉而显得水浓,水质差底质也不好。
即便用底改产品改底,或者用活菌产品分解,将有机物变成藻类可吸收利用的无机盐(如硝酸盐),但有可能因藻类老化而无法吸收利用这些无机盐,氮循环受阻,硝酸盐又有可能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对对虾的毒性很大。更何况很多底改产品只是将有机悬浮物被动地吸附沉淀到池底,并没被分解掉。所以单用底改、活菌产品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中后期有机物增多,水就变浓,可很多人觉得这时的水很肥,不敢去补充水体可能缺乏的磷钾微量元素等,认为加肥后水会更肥,结果藻类老化加重、产氧更少,水体自净能力更差。其实这是“虚肥”,如果补充缺乏的营养后,藻类会因为营养全面均衡而适合其繁殖,新鲜的藻类光合作用产生丰富的氧气,氧化分解这些有机物又可变成藻类可利用的无机盐,形成良性循环,水体自净能力强,水质反倒会好起来。
7、微生物(活菌)制剂的认识、使用方面的误区
目前在养殖生产中对微生物制剂常有过高要求或错误的认识,如:用微生物制剂就不应当生病,或者说不会生病;用微生物制剂可预防病毒病;用微生物制剂就是生态养殖;……其实微生物制剂只是在培养良好的微生物菌相,以改善养殖环境,进而增进虾体的抵抗力,并与病原微生物竞争,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使用不当,有时反而会雪上加霜,如溶氧较低时使用,反而会造成虾缺氧浮头,甚至死亡。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虾农遇到水不好、虾有问题了喜欢用微生物制剂,结果有可能水更坏、虾问题更严重。
其实他们的想法是好的:虾有问题时用微生物制剂,以为有益的活菌繁殖起来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同时还可分解池里有机物。其实,此时池水中需要更多的溶氧,而这些活菌施用后要大量耗氧,反而导致池水缺氧。
水浓(藻类老化、悬浮物多)时,以为用微生物制剂就可分解池里有机物,殊不知此时水浓是因为池水有机质过于丰富,藻类老化没法吸收营养物质,养殖池塘这一生态系统缺乏“吸收者”,老化藻类光合作用能力不够,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够,需要借助其他办法来及时氧化分解掉这些有机质。生物菌它也是一种生物,也需要耗氧,特别是水质不好、虾已有一定问题时,这时虾需要更多的溶解氧,而施放的活菌大量繁殖时也需要不少的溶解氧,跟虾争夺氧气,本身水质就不好,氧气如果减少,则水体净化能力更差,此时施用活菌对于对虾岂不是“雪上加霜”?
养殖中后期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的可能性较大,为什么用活菌的效果较差呢,因为用活菌就好象我们庄稼“播种”一样,这时水体中“种子”并非缺乏,而是缺少“种子”即活菌繁殖的条件——溶氧,水体溶氧绝对充足的话就不大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其根源在于活菌分解后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如硝酸盐)因藻类老化而无法吸收利用,导致新鲜藻类无法繁殖生长,光合作用能力差,产氧少,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又转化为亚硝酸盐。
尽管台湾的吴子伟先生在《虾病处理的新概念》和武汉水生态环保养殖研究室的金立成先生在《养殖宝典》2005年11期撰文“对虾养殖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认为对虾养殖中途放活菌意义不大,但是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证明活菌在保持水质稳定,净化水质方面还是有它的作用的。
我们不要走极端,应正确认识微生物制剂,了解它的优缺点,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尽量避免不利的一面,使其在对虾养殖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8、使用增氧机的目的
绝大多数养殖户开增氧机是为了防止虾缺氧浮头,可是否想过我们养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氧气不充足,有机物的氮循环受阻,氨转化到亚硝酸盐阶段就会因氧气不足而难以继续转化成无毒的硝酸盐,硫化氢也难以转化为无毒的硫酸盐,这些有毒物质(亚硝酸盐、硫化氢)极易累积达到危害对虾健康的程度。事实上我们的养殖池塘都或多或少存在氧气不足的现象,如晚上虾不爱吃料,晚上游水虾、死虾增多,说明晚上缺氧;如底质发黑,排污口发臭,说明底层缺氧;阴雨天吃料慢,而晴天又很正常,说明阴雨天光合作用产氧少而缺氧……因此使用增氧机就不仅仅是满足鱼虾能否存活,而更应当考虑能否满足池中所有生物(包括藻类)能否存活,因为缺氧不严重还没到鱼虾浮头时,藻类有可能先死亡,特别是在连续暴雨、阴天等恶劣气候下,易出现“倒藻”、“泛池”等;还要考虑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虾的摄食、消化、代谢的需要,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生长的目的;还得考虑所有生物及化学因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净化水质,真正做到水体稳定,提高产量。
充足增氧固然重要,但又不可走极端,前两年有人觉得底部增氧既效率高又省钱,就成天开着,结果养殖成功率又下来了,结果有的虾塘干脆又把底部增氧管拆掉全部拖上岸。原因在于底部增氧常开,好氧菌过量繁殖,而厌氧菌繁殖不起来,导致水体菌相的失衡,微生态失衡后虾体的免疫力降低,而虾苗、养殖水源难免带病毒细菌,稍微受到侵袭就易发病。
9、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耗底”、“偷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认为是虾苗质量退化,虾生长速度慢、抵抗力弱,其实罪魁祸首是投喂不合理和中后期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浓浊水。因为同样的质量一样的虾苗,有人养得很好,赚不少钱,而有人养殖中“耗底”、“偷死”严重,养殖成本高,亏得一塌糊涂。
其根源在于我们养殖户基本按照存塘虾的重量来确定投喂多少,如有人按照体长1-2厘米的对虾,其日摄食量约占其自身体重的150%-200%;3厘米长的虾体为100%;4厘米的为50%;5厘米的为32%;6厘米的为26%;7厘米的为24%;8厘米的为18%;10厘米的为13%,12厘米的为10%,13厘米以上的为5%-8%。也有人日投饵量(配合饲料)一般按每尾体重来计算,若每尾虾重为1克,则日投饲料为体重的16%;2克重为14%;3克重为12%;5克重为10%;8克重为8%;15-20克重为6%-5%;20-30克重的虾为5%;30克重以上为4%。比例有差别,但不会太悬殊。还有人按观察筐中放置每餐投喂量的1~2%(个别的比例更高),再根据吃料时间的长短(大多养殖前期2~3小时吃完,中期1.5~2小时左右,后期1小时左右)来间接确定下次的投喂量。总而言之,虾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而很少考虑溶氧、有害水质因子(如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虾的生理健康状况,如每天都有“耗底”、“偷死”虾,只要虾还继续吃料就照常喂料;又如中后期水浓,悬浮有机物多,只要虾还能吃料也照喂不误。
其实按照这样的方法投料是过剩的,因为虾很贪吃,只要有料,它就不断地吃,边吃边排泄,残饵粪便必然多,就容易出现水浓、底质恶化,导致“耗底”、“偷死”现象发生可能性极大,吃料多、死虾多,养殖成本必然居高不下。
10、把虾当成鱼来养
很多养殖户一遇到虾生病,首先想到的是用药物或者投放活菌来处理,消毒时大多兑水全池泼洒,投喂药饵时要包埋。然而,要知道,第一,鱼大多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消毒药物可以很快起作用,而虾大多爬伏在池底,什么时候消毒药才能从表层到池底?可能到达池底时药性已消失得差不多了,剂量太大又怕虾产生应激;第二,对虾肠道短、直,大多数鱼类的肠道长度相对对虾的长,有的盘曲在体内,有的是体长的几倍(如澳洲宝石斑鱼肠道约为体长的3—4倍),养鱼拌药饵时包埋是担心药物遇水溶失;而虾的肠道短、直,包埋物(如海带粉、鱼油等)过多可能导致抑菌、杀菌的药物(如抗生素、中草药)还来不及起作用就被排泄出去了。
虾要脱壳才能生长,而脱壳期的抵抗力非常差。养鱼可以大换水,而养虾大换水很容易刺激虾脱壳。虾有正常的脱壳周期,如若我们经常大换水或药物刺激虾脱壳,虾就容易生病。虾比鱼类更低等,更易产生应激反应。
养鱼较少关注池底,而虾生活在池底,必须提供一个好的底质环境才行。
所以我们不能把养鱼的方法完全照搬到养虾上来。
评论列表 | ||||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