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资讯:
![]() |
大学生为老刘送来天然饲料 |
“听说白云湖特种养殖公司又开发出CLA甲鱼了,这可是新鲜事,人家还申请了国家专利呢!”山东省章丘市水寨镇村民张江兵自打加入渔业合作社后,结识了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能人刘元珊。受到刘总低密度养殖理念感染的他不仅当年扭亏为盈,而且短短4年就拥有了30多万元的收入。如今,张江兵又把目光盯上了刘总的甲鱼养殖新技术。
CLA甲鱼就是在饲料中加入共轭亚油酸养殖出的甲鱼。这种方法能够减少甲鱼脂肪肝发病率,提高成鱼营养价值,在仿生态甲鱼养殖模式下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面对合作社成员的学习热情,刘元珊毫无保留地将新技术传授给大家。“刘元珊是致富不忘乡里人的老水产了。”谈起老刘,章丘市水产站魏站长很有感触,老刘的甲鱼养得好,在济南市乃至整个山东省很有名气。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老刘开发出甲鱼仿生态养殖新模式,“这种养殖方法降低了单塘养殖密度,减少了饲料成本,延长甲鱼上市期1-2年时间。成鱼品质与野生条件下的甲鱼并无区别,市场价格比同类产品每斤高出三四倍。”
仿生态养殖试验成功后,老刘并没有关起门来在自家池塘边打算盘,而是将研究成果挨家挨户地送到湖区的农民家中。新技术、新品种能够带动大伙增收,农户们对此深有体会。可是改变农民传统养殖理念却困难得多。据刘元珊讲,受历史因素影响,农民的头脑始终被“高产高效”的传统水产养殖观念牢牢占据。“其实就水产行业而言,高产并不能高效!”老刘说,因为水域面积有限,产量与品质、效益与成本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其临界值,反映在纸上是条凸曲线。简单说,超过一定放养数量,大量的鱼苗拥挤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水体缺氧,水质混浊,抗病性下降。农户大量地投放饲料,滥施渔药,不仅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严重破坏水域环境。“鱼塘的水排到哪里,哪里的生态结构就会恶化。这种条件下养殖的鱼,个头小、品质差,根本达不到安全水产品标准,不赔本就算万幸。”“理念不更新,品种好、技术先进,放到农民手里还是毫无用处!”2006年起,老刘的白云湖特种养殖公司开始放手发展仿生态甲鱼养殖。“高产温室甲鱼苗每平方80只,我们这只放30只;出温室高产单苗能达到半斤,而我们只要求2两。高产养殖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年,我们采用人工投料与自然生长相结合的方式,甲鱼生长周期基本超过三年,跟野生甲鱼几乎一个样。”
保护水体就是保护产业。在培水方面,老刘使用微生物制剂,利用光合细菌、乳酸菌等解决水质富营养问题。“我们的养殖一开始就很注意生态环境的反应。我听说济阳有个大学生搞无菌蛆喂养,起步挺艰难。但这东西拿来做饵料非常好,不仅卫生,而且营养丰富。我们随即与他们建立了长期订购合同,定期送来天然的饲料。”
经过三年的精心呵护,白云湖仿生态甲鱼投入市场立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甲鱼基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一度销声匿迹的水生田螺也开始在池塘里安家落户。“这种田螺对水体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现在有了这些小家伙,我们的甲鱼的菜单上又添了一道天然食谱,饲料成本随着也降下来一块。”
成本低、效益高,看到生态养殖理念有这么多的实惠,“高产高效”的传统观念开始在农民脑海里淡化。刘元珊抓住这一机会,再次向大伙传播生态理念,手把手为农户算细账。“低密度养甲鱼,每亩1000头放养量,成本投入5万元。3年后市场效益能达到10万元,稳稳翻一番;若是搞鱼鳖混养,每亩鱼塘每年也能增收3000元,三年下来也有万把元收入。”
对老刘的总结,济南市水产养殖首席专家尹永波指出,适宜密度养殖是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品产出率和商品率的一条有效措施。我市在推动生态渔业发展的过程中实践出鱼藕混养、鱼鸭混养、上粮下鱼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既维护了渔区生态平衡,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2008年以来,市农业局专门针对生态型渔业进行专项研究,大力推广立体养殖模式,渔业综合效益大幅提高。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饲料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