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5年4月28日新闻)1986年开始对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许多研究内容需要在较高催产率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目前30~40%的催产率很难满足与人工育苗有关试验的开展。因此,专门针对日本鳗鲡人工催产进行一些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旨在提高日本鳗鲡的催产率,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为此,对日本鳗鲡卵巢发育的时间与催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卵母细胞在体内胚泡破裂(GVBD)的过程,以及用17α-OHP和17α,20β-DHP诱导日本鳗鲡排卵的方式、时机和催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时间越长,催产率越低。造成催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鳗鲡在卵母细胞成熟后期,雌鳗个体对催产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催产时机难以掌握。通过采用适合日本鳗鲡卵母细胞的透明液观察GVBD的发生过程,并根据每个个体GVBD的发生速度,制订适宜的催产方案基本解决了上述难题。实验采用鲤鱼垂体(C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7α-羟基孕酮(17α-OHP)或17α,20β-二羟孕酮(17α,20β-DHP)混合催产,使其平均催产率由35.4%分别提高到91.9%和93.0%。17α-OHP和17α,20β-DHP的催产剂量为5mg/500g雌鳗和10mg/500g雌鳗。在(21±0.5)℃水温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分别为15~18小时和13~16小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