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丹东,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然而在东港市菩萨庙镇的丰盛育苗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如今在丹东,不仅沿海地区,就连宽甸满族自治县和凤城市这样的山区,也尝到了科技养鱼的甜蜜果实。丹东市实施“科技兴渔”战略,通过科技手段大力发展“科技渔业”,转变了传统渔业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在大力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更进一步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在丹东的宽甸、凤城,渔业经济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而科技成为山区农民发展渔业经济的强力支柱。
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乡养殖户主要搞水库大网箱养鱼。以前,他们的养殖品种主要是德国框鲤,不仅品种单一,而且经常发病。丹东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站内的工程师来到当地进行现场指导。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市场上销路好、经济价值高、抗疾病能力强的鳜鱼、香鱼、黄颡鱼等新的养殖品种,更新原来的老品种。养殖方式也改大网箱为小网箱,这样便于养殖管理,疾病传播范围小,不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改进,效果果然不错。就拿其中经济价值最高的斑鳜鱼来说吧,平均箱产3000千克,产值达到24万元,不但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其技术还辐射到周边地区。
今年,渔业科技特派员来到宽甸的长甸镇和红石镇,指导养殖户利用鸭绿江沟岔、背风向阳的地方,采用2×2米和4×4米的网箱进行斑鳜苗种培育取得成功,使当地养殖户增加了1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不仅解决了斑鳜苗种短缺的问题,为今后进行斑鳜鱼的天然苗种繁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丹东的“科技渔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是对立的,科技成为二者协调发展的“调和剂”。东港市通过发展科技含量高、占用资源少、单位产出高的设施渔业,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生共荣,取得的成果相当显著。
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是东港市发展设施渔业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东港并没有盲目地铺摊子、大上规模,而是针对实际,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让室内外相结合,把虾池养殖和工厂化生产对接,在温室大棚里育苗,待幼苗长大后再移到虾池中育成。这种方法使资源实现了最大的产出,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菩萨庙、椅圈、北井子等一些沿海乡镇首先行动起来,积极推动设施渔业的发展。菩萨庙镇海洋红村大力推广立体混养技术,实行科学养殖,走出了一条设施渔业发展的新路子,成为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多年来,他们的养殖效益稳步增长,全村从事水产养殖业的达200余人,每年水产养殖业都可使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
现在,丹东市通过科技手段大力发展“精品渔业”,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丹东市在海蜇、梭子蟹养殖的基础上,把海参养殖作为“精品渔业”的新亮点。特别是“低盐度海水养殖技术”的突破,为丹东大规模发展海参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东港市黄土坎农场把原牙鲆鱼养殖场转包给东港市诚信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并采取调整池塘、集中供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企业顺利进行海参育苗和养殖。这样,海参的养殖技术和养殖规模迅速提高,从而拉动了全场海参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丹东以东港海防路为中轴规划兴建的一条以水产养殖为内容、以精品渔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动力、以高效及创汇为目标的“一带八区”精品渔业产业带已进入实施阶段。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