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应城市水产养殖主攻特色品种,构筑特色优势。07年实现名特优水产品产量5.26万吨,名特优产值达7.35亿元。
一是创优了结构。着力发展河蟹、甲鱼、小龙虾、鳜鱼、南美白对虾等名特水产。以龙赛湖为示范点,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5.6万亩。形成了大湖养殖、围栏养殖、池塘养殖三种良好的养殖模式。以汤池镇洪河村为健康养殖示范区,甲鱼养殖面积达到8000亩,其中甲鱼专养(温育敞养)6000亩,鱼甲混养2000亩。以天鹅金盆湖、义和新集汊为示范点,小龙虾(稻虾、蟹虾、鱼虾、藕虾等)养殖面积达1.8万亩。以杨家澥为基地,发展鳜鱼套养,全市鳜鱼套养面积达4.8万亩。陈河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扩大到1500亩。
二是创新了模式。在该市主推八大模式和技术,即标准化80﹕20池塘养殖技术(优质鱼80%、常规鱼20%的立体混养模式)、标准化池塘生态养殖河蟹套养鳜鱼、温育敞养无公害甲鱼生态养殖、小龙虾野生繁养、鱼猪(鸭、鸡)配套立体养殖、生物有机鱼肥应用、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小水库精养高产。提高了名特优的比重,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效益。
三是创建了品牌。重点发展了河蟹、甲鱼、鳜鱼、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等五大名优品种。按照南部湖区乡镇重点发展蟹虾混养、蟹鳜套养、虾稻轮作养殖,西部乡镇重点发展温育敞养甲鱼,北部和东部乡镇重点发展名特优立体精养,中心城区及沿汉宜线、八汤线、烟应公路重点发展垂钓、休闲、观光渔业的区域布局。河蟹产业,以龙赛湖、南部为重点,养殖面积达6万亩,产量达到1600吨。发展单养、蟹鳜、蟹虾、蟹鱼混养和池塘精养、湖泊生态养殖等多种模式,使河蟹品质进一步提高,放大龙赛湖河蟹的品牌效应。甲鱼产业。以汤池镇为重点,逐渐向杨岭、郎君、义和、陈河、黄滩、天鹅等乡镇发展,全市甲鱼专养面积达到5000亩,鱼甲混养面积达到5000亩,全年甲鱼产量达到4000吨。继续推行温育敞养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甲鱼品质,唱响汤池甲鱼品牌。鳜鱼产业。以杨家澥为重点,在全市大力发展鳜鱼套养5万亩,亩投种30尾,亩新增纯收入400元。小龙虾产业。全市发展池塘养殖、鱼虾、蟹虾套养3.8万亩。重点在天鹅、陈河、义和各发展野生小龙虾寄养3000亩以上。以陈河梅岭村为重点,发展南美白对虾和南方乌鱼套养3000亩。同时做大做强义和水蛭产业,大力推进特色养殖。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