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食品商务网资讯:一条鱼儿很普通,但一条鱼儿做成的大产业却不普通。靠着做大的鱼产业,眉山市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水产种苗和商品鱼基地,养鱼户年人均收入5600多元。
诀窍:此鱼不是彼鱼
9月27日,眉山市东坡区思濛镇花池村农民洪方林家的亲鱼池中,上下翻动的沟鲶正在产卵。
“什么季节了?鱼还产卵?”
“别的鱼一年产一次,我的鱼一年要产3次卵。”黄方林说,他有50亩鱼池,以水花(鱼苗)生产为主,1年要产1亿多尾。
花池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大面积养鱼,现有鱼池1100多亩,一个平坝村成了典型的水泽渔乡。
据介绍,眉山市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8.8万亩,水产品年产量今年可达10万多吨,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6.3亿元。
眉山渔业的迅速发展,源于先进技术的运用和结构调整:仅国外的良种就引进20多个,四大家鱼在眉山的很多地方都已淘汰。
花池村就是一例:渔塘里都是价值较高的鱼种。有的鱼池里,还养了中华胭脂鱼等珍稀鱼类。
草、鲢、鳙、鲫传统的四大家鱼我们早就不养了,还是名优特新才来钱。洪方林说,“村民哪家一年不收入十来万!”
联手:授鱼不如授渔
9月24日,载着眉山市水产协会发往江西南昌的18万尾黄颡鱼苗的航班从双流机场起飞。
“我们每天要发10多个航班的鱼苗,协会一年要销鱼苗90亿尾,现已销了70亿尾了,”协会会长陈水清告诉记者。
眉山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黄颡、沟鲶、丁鱥鱼苗生产基地,去年年产黄颡水花12亿尾,而今年可产到20亿尾以上。斑点叉尾鮰鱼苗量居全国第二、西南第一。
为什么高附加值鱼类饲养在眉山推广得这么快?陈水清答:一靠政府,二靠协会。
这些年来,眉山市对水产业投入达2000多万元,银行贷款2亿多元,支持水产业。省内外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不时被请来眉山传授知识,市县也积极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水产协会功不可没。2004年,眉山市水产协会成立后,以市场和技术为纽带,使养鱼户更有组织、市场更有序了。
“用什么联结会员的心?是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养鱼户做好市场。”陈水清在养鱼的几十年里进行过很多新品种的养殖试验。“去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中华胭脂鱼改喂饲料成功;今年我们又探索出了胭脂鱼的单独大面积饲养并获得成功。”对这些技术,老陈都毫无保留地教给其他养殖户。
据了解,协会成立后,又开通了网站,帮助养殖户推销鱼苗和成鱼。如今,协会有20多位专职营销户,销售市场遍及国内10多个省。“仅协会一年在双流机场所花的空运费都在3000万元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