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自1993年来我省对虾养殖业一直受到虾病困扰,特别是1999年早造流行性虾病的大面积集中爆发。使我省对虾的养殖业遭受严重损失,直接影响养虾业今后的持续发展,根据我省现有低位池养殖现状,我们认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良对策,与广大养殖业者商榷。
一、低位池养殖现状
目前我省低位池养殖模式基本仍是十年前的模式,并且在许多地方仍有相当部分养殖业者对该模式的技术措施不甚了解,使得模式在实际造作当中存在诸多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池塘环境条件不良。
1.池塘大小不一,难以有效管理。一般低位池面积在8-20亩为宜。池塘过大,在水质调节及病害控制方面较难管理;过小,则因环境易变不利对虾生长。
2.水位偏低,易受自然条件制约。低位池水深一般要求在80-100m,当水位在60-80cm时易受烈日或暴雨或寒流影响,造成环境变化过大,水环境不够稳定,超过120cm则易造成底部缺氧或滋生病菌。
3.自然纳潮不能人为有效地控制池塘水质,同时也造成排换水量在整个养殖期间不够均衡,往往表现为高潮期换水过量,低潮期换水不足。
4.进排水系统不分开,在虾病流行期易产生自身污染或交叉感染。
5.池塘不清淤,塘底严重恶化,是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一些养殖十几年的虾池积有五六十厘米深的淤泥,已完全不适合作虾池继续使用。
(二)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不当。
1.苗种选择不够慎重,常有带病或弱质虾苗放养。
2.放养密度不合理,一般低位池放养密度在8000-10000尾/亩,但海南地区普遍放养密度在10000尾/亩以上。
3.养殖期间水质调控不足,主要表现为不能保持稳定的换水及对水质指标因子控制单一,一般只检测州值,而不检测溶氧及氨氮。
4.出现病害时没有查清病因及改进技术管理措施,而是依赖于药物治疗,甚至出现盲目用药,造成相当部分虾池由于用药不当产生副作用。
5.由于不清淤并且在养殖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地控制池底,使得养殖中期出现虾病成为必然。
(三)主要存在病害
1.在流行性虾病爆发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是病毒病,而上述环境不良及技术管理措施不当又加剧了病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
2.常见病以环境不良造成的腮病及细菌病为主,这些病一般不造成死亡,并可通过改善环境得到控制,盲目用药反倒使病情加重或由于副作用引起死亡。
二、建议对策
综上所述,低位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环境不良及技术不规范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各养殖业者应根据自身条件及技术经验作必要调整,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虾场情况的养殖方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环境条件的改善。
1.虾池建设规范化,主要指保持虾池适宜的面积及水位,便于管理。
2.彻底分开进排水系统,避免自身污染及交叉感染,其中应注意的是不同养殖业者之间在虾塘建设中应统一协调。
3.严格虾塘的清淤及消毒工作,长期使用的虾塘一定要进行清淤后再使用,池底没有恶化或污染不厚的虾池(不超过20cm)则应在每造间隔进行暴晒,不能晒干的虾池则应用药物(石灰及漂白精)消毒放苗。
(二)养殖模式的转换 除进行常规的粗养外,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养殖模式,对老化虾池会有所帮助。
1.降低养殖水体的盐度,进行中低盐度(10~15%)的养殖。
2.合理轮养或休养,在连续几造对虾养殖后或是发病后改换养殖品种如鱼类,或者休养1-2造,使池塘环境条件得以改善。
3.适当混养,一些老化虾池或发病率较高虾池,可考虑养殖的同时混养其它品种如的鱼,罗非鱼或少量肉食性不强的鱼类,混养江篱。由于在水色调控及水位控制上略有冲突,现较少使用。
4.吸收高位池养殖经验,进行半精养,以加强对水质及底质的调控能力。
(三)加强技术管理
1.尽可能选择无病原的优质苗种,以提高成活率及抗病能力。
2.加强前期饵料生物的培养,以提高苗种虾池的成活率及健康状况。
3.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消毒剂,抑制池中病原滋生,应注意的是尽可能选用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如二氧化氯等。
4.出现病情后应及时查明病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盲目用药,单一依赖药物控制治疗的做法。
5.加强对水质调控能力,可考虑配备抽水设备在必要时人工提水,以保证低潮期也有一定的换水量,同时也可考 虑使用简易增氧设备提高水体溶氧量,降低池底氨氮毒性。
6.在连片虾塘地区养殖业者需协调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发病虾池在未经任何处理前直接将病虾排放海区造成交叉感染。
7.有条件地区在发病高峰期,实行短期的封闭或半封闭式养殖以切断病原的传播。
三、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粗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池塘不能彻底清淤,水质调控能力有限,养殖技术粗糙等问题,使得该模式在海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想有较大的发展难度很大。因此,寻找适合原有低位池养殖的新模式将成为今后几年的主要任务,最大的可能性是吸取高位池养殖中的成功经验,结合低位池的客观条件进行半精养,大概模式是对原有低位池进行清淤修整,分开进排水系统,同时增加提水及增氧设备,选择适中的放养密度约20000-2500尾/亩进行养殖。在养殖期间改变粗养中的水质及底质不加调控的做法,适当施用一些水质及底质调节剂如白云石粉、沸石粉等,同时改变病害防治中单一依赖药物治疗的做法,采取调控改善池塘环境条件的措施,以预防为主,预期可将低位池的养殖产量提高到300-500斤/亩,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病害的发生加以有效控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