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中国水科院一项成果让荒田生金
海洋生物移师几千里到西北内陆安家、生儿育女已成为现实,昔日被废弃的盐碱窝子也有望被改造成聚宝盆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示范”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担任验收组长的专家组进行的现场验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盐碱地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中心+示范区+养殖户”的模式,进一步推动盐碱地水产养殖业的开发。
我国有3533万公顷的盐碱荒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这些地方的农民因为土地贫瘠缺少致富项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1991年承担了科技部和农业部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示范项目。该所研究员王慧长期从事虾、蟹、贝、藻等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获得过多项科技成果。在领衔研究《中国对虾对几种主要离子适应性的生理学研究及西北内陆水域中国对虾养殖扩大试验》的过程中,她分析与总结了前人失败的原因,选择了新的切入点。为做到连续48小时的观测,她常在午夜零点左右在对虾脱壳的关键时刻工作,以超常的毅力熬过数百个不眠之夜。
经过五年的艰苦探索,王慧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终于将中国对虾成功地移植到西北内陆盐碱地水域,填补了我国水产养殖史上的一大空白。
此后,王慧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经过三年的探索研究和数以万次的实验室试验,又探明了我国各地盐碱水域不同水型的水质特点和不同养殖品种在盐碱水质中的适应潜能,养殖品种从中国对虾扩展到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梭鱼及罗非鱼等,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2000余元,终于取得了海洋水生生物向内陆盐碱地水域移植的重大突破。近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河北省沧州地区黄骅市、海兴县等地建立了1533亩不同水质类型的盐碱地水产养殖示范区,并辐射带动近万亩盐碱地进行水产养殖,平均亩效益达1233.21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