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我国对虾养殖与虾池老化现状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是我国对虾养殖业大发展的时期,1991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40多万亩,产量22万多吨,当时居世界首位。但是自 1993年我国养殖对虾暴发全国性大规模病毒性流行病----白斑病(white spot disease)以来,产量锐减至4万吨左右。近几年随着对虾白斑病研究的深人,防治措施(特别是预防措施)的加强和养殖模式的改变和革新,我国的对虾养殖又逐步开始走出低谷,产量有所回升,1997年达到约10万吨。以高位池养虾为代表的新的对虾养殖模式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海南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然而,我国目前拥有的对虾养殖池绝大多数是建在潮间带,依靠自然潮差进排水,缺乏增氧设施和清淤不便的传统养虾池,大部分养殖时间超过十年,成为与对虾白斑病暴发流行有密切关系的老化虾池。如何对这些老化虾池进行改造,使其既能够恢复或超过以往的养虾产量,又能减少病害流行和对浅海滩涂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国浅海滩涂开发事业,特另是对虾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主要课题。
二、老化虾池改造新技术
针对养殖对虾病害严重和虾池老化现象的加剧,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和试验,并出现了大量新的技术,其中许多技术已开始获得成功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为老化虾池的改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大型海藻净化养虾系统
利用大型海藻,特别是江篱净化养虾水质的方法曾在国内外江篱与对虾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中得到运用,国内曾在湛江地区进行过推广,并取得一定成功。然而由于江篱与对虾混养在一起,给养殖前期投饵和后期收虾带来巨大不便,该技术在群众中未能广泛普及。利用江篱净化水质的原理,1998年我们首次在广东茂名地区采用了将江篱与对虾分隔养殖,建造专门养殖江篱的大型海藻净化塘,并用净化塘的海水进行对虾养殖获得成功,使每亩养虾面积增收5000元,不仅增加了江篱产量,为鲍鱼养殖提供了大量天然饵料,亦成功地预防了对虾病害的发生。该技术经过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在老化虾池的改造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过滤与消毒海水养虾系统
该系统是将部分养虾池空出用作过滤、沉积和消毒海水之用,然后提取处理过的海水用来养虾。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泰国已有采用,并获得成功。由于该系统需将部分虾池(约占养虾面积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空出专作过滤消毒之用,且消毒成本较高,目前还未得到大规模普及。尤其对于我国南方一家一户经营一至二个虾池的个体户而言,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
3.地膜覆盖养虾系统
该系统在国内主要是用于高位养虾池的建设,采用塑料薄膜或高强度地膜覆盖整个虾池或池底,以使池水与池底完全隔开。该方法建造的虾池不仅清淤消毒和收获对虾便利,更有利于防止病原的传播,是国内目前最成功的养虾模式之一。该技术虽然所需成本甚高(目前每亩建造费高达2—3万元),但养虾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目前采用该技术养虾成功者,其养虾产量普遍可达到或超过400公斤/亩,经济效益可观,具有重要推广前景。
三、对虾病害的综合防治
1.我国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害
目前已在养殖对虾中发现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枝原体、微型污着生物和寄生虫性疾病数十种,其中病毒性疾病就有10多种。在我国目前危害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害是白斑病、弧菌病和微型生物污着症。造成全国性养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疾病实际上是同一种病,即白斑病。该病是由白斑杆状病毒(WSBV)感染对虾而引起的,该病毒不仅可以感染我国所有养殖对虾种类,而且可以感染多种养殖和野生的蟹类。虾类和其他甲壳类动物。因此,甲壳类动物是该病毒的主要媒介。任何养殖对虾类,在受到白斑杆状病毒感染后,多数在一周内死亡,并出现典型的甲壳白斑症状。而弧菌病、微型生物污着症及其他对虾病害,虽然迄今仍在国内流行,但尚未造成全国性的养殖对虾绝产绝收的后果。因此,对于当前养殖对虾病害的防治,首要任务是控制白斑病的暴发和流行,一旦白斑病得到有效控制,养殖对虾的产量将可望大幅度回升。
2.对虾白斑病的致病特点与白斑杆状病毒的传染途径
养殖对虾一旦被白斑杆状病毒感染,在3--5天内即会出现大量死亡。人工感染条件下,在2--3天内即会有典型的甲壳白斑病状出现。现在的研究已经表明:白斑杆状病毒是经口服途径水平传播的,野生甲壳类和被白斑杆状病毒污染的食物是白斑杆状病毒的传染源。
3.对虾病害的综合防治
迄今为止的研究显示,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已被感染的对虾。因此,对于白斑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即切断白斑杆状病毒的传染途径,防止养殖对虾被感染。目前的研究表明:白斑杆状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存活能力很强,在4--15℃条件下可离体存活长达4个月。因此,对于白斑病的预防关键是要做好杀灭白斑杆状病毒的消毒工作。对含氯、含碘消毒剂及干燥和高温是比较敏感的。消毒预防的失败关键在于对消毒剂的剂量把握不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养殖池水中有机物浓度对消毒剂的影响所致。另一方面,对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营养不良和被其他病原(如弧菌)感染,会加速白斑病的暴发,而采用免疫激活剂口服和疫苗处理已被证明能提高对虾的免疫保护能力,增强其抗病力。因此,对于对虾病害的防治,除了采取严格消毒海水和池塘预防传染外,保持良好的水质,特别是用增氧机维持较高的池水溶解氧浓度和采用免疫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