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材料:
试验池四个,1号池12亩,2号池5亩、3号池15亩、4号池6亩,其中1号和2号池为示范池,3号和4号池为对照池。四个池均为治水池,各有进、排水沟,池深1-1.8m水质均较好,淤泥厚度15cm左右,各池天然水草覆盖率均只有5%左右。1号和3号池内分别建有约占水面10%的暂养池,池深1.3-1.8m,用密网圈围,池内淤泥彻底清除。1号和3号池进行河蟹主养试验,2号和4号池进行青虾主养试验。各池按亩均混养规格为16-20尾/公斤的白鲢50尾,和体长10-13cm的团头鲂50尾,可起到控制池中浮游生物量,调节水质的目的。
虾蟹种苗均由本地培育,青虾(秋繁虾种)购自本市国营水产养殖场,河蟹种购自本地长江农场,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苦草种籽购自安徽省宣州市。
二、方法:
1、池塘清整。各池均在12月份干塘曝晒,在虾、蟹种下塘前20天每亩用100-120kg新鲜生石灰清塘。池塘经清整后坡比为1:3,且各池均为东西向,长宽比为3:2或5:3左右。
2、种苗投放。放入1号示范池和3号对照池的蟹苗先放入暂养池,暂养育肥近4个月后下塘;而秋繁青虾种苗则直接下塘。放养情况详见表1。
3、水草种植。示范池在4月上旬播种苦草种籽,用种量50g/亩,全池泼洒。苦草籽在水中泡12小时左右,混和细泥手洒。一般不需另外施肥。另外,在洒播时池塘中留水25-50cm 。
4、日常管理。虾蟹种下塘后,各池水深控制在50-70cm,5月底,6月初民平均水位需加 到80cm左右。至7月初,各池平均水位浓步加到1.5m左右,高温季节,可视情况将水位调到1.8m左右。7-9月份,各池每月需泼洒一次20ppm浓度的生石灰,每月加新水10cm,在投喂饲料方面,植物性饲料的小麦、黄豆为主,动物性饲料以新鲜的小杂鱼、螺蚬为主,投喂量前者占70%,后者占30%,投喂时采取定点和泼洒相结合。另外,5月初,1号和3号池需拆除暂养池围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防虾蟹逃跑。
三、小结与分析:
1、示范池投入产出的河蟹主养池(1号池)达1:3.5,青虾主养池(2号池)达1:3.3,这与对照池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在放养规格、密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河蟹养成规格比对照的池大15-50克,经济效益显著上升。
2、在示范池中,虾蟹生长旺季,池底苦草覆盖率达85%以上,在水下形成了茂密的“水下森林”,这不仅为虾蟹提供了极好的隐蔽环境还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植物性饵料。(水草丛生处还滋生了大量的螺蚬等底栖动物,从而又为虾蟹提供了鲜活的优质动物性饵料。)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多的水草很好地净化了水质,夏季也降低了水温,为虾蟹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 利的生态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示范池中,在虾蟹整个生长季节,除了7-9月份每月全池泼洒一次20ppm的浓度的生石灰用以调节水质外,极少采用药物防治虾蟹疾病,事实上,对示范池的日常管理,在做好水质调节的基础上,全年未发生一次较严重的疾病。所以,应该说,这种养殖模式的日趋提倡的生态养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反观对照池,因为提供的隐蔽场所有限,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较差,自然繁殖的水花生虾蟹既不爱吃,又遮盖了水面阳光,所以养殖效果明显不如示范池。
3、从示范的情况看,总体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因为防逃设施不够严格,河蟹逃跑严重等原因,单产还偏低,如能结合增殖螺蚬等底栖动物资源,适量投喂商品饲料,同时在日常管 理中要严防河蟹的逃跑,完全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单产。另外,在保证养成规格和成活率的前提下,可加大放养密度,进一步提高单产,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