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水质管理 养殖前期水质要求偏浅偏肥水深小于1米,以后每隔10日左右添水10厘米,大约在1个月内只添水不换水。中期水质要求偏瘦,每隔10日左右换水15厘米,后期勤换水。虾池换水是养殖中的必要环节,换水量和换水方法要结合每口池的具体情况确定,总的原则是:天晴少换,天阴多换;有风少换,无风多换;对虾密度大多换,反之则少换;虾出现暗浮头时多换;开增氧机水面出现较多泡沫不散或水面固体悬浮物多时多换;透明度小于30厘米水色较浓时多换,降温时少换;水温超过30℃,池底转黑、有臭味要多换,并要泼洒水质改良剂及各种微生态制剂,如高效利生素、光合细菌等。如果没有换水条件,也要定期泼洒水质改良产品。去年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使用过"农康牌"系列水产药品的用户反映,水质理化指标一直在正常范围内,且对虾生长快、不易得病。总之,养虾先养水,把水质调控好,管理搞上去,定期泼洒消毒药物,使用无残毒、无刺激名牌厂家产品,如"农康牌"系列水产用品,可避免滥用药而造成的水体微生态失衡和对虾对水环境的不适应性。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的防治
南美白对虾虽然抗病力强,也会发生各种疾病,如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原生动物性疾病、藻类中毒及环境性疾病等,无论发生哪种类型疾病,都要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如南美白对虾在夏季高温季节水浅水温高时易受惊,产生应激反应肌肉变白。如果此时误诊为白斑病,用药后不但没有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此时只要加水,如能用清凉的地下水散热更好,开足增氧机,对虾自然恢复正常。
对虾病毒性疾病多少年来一直危害和影响着养虾业发展,这些疾病如果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可以控制住的。
病毒病的早期症状 虾体消瘦、甲壳软、游动不规则、附着物多、空胃、虾体颜色变暗变红、黄鳃或鳃肿胀、头胸甲出现白色斑。
细菌性疾病症状 虾体不完整、断须、烂尾、瞎眼、烂鳃、黑鳃、褐斑、红腿、肠炎。
营养型疾病 生长慢、软壳、蜕壳不遂。
环境型疾病 痉挛病、畸形病等。
总之,我们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从池塘水质、苗种、饲料及日常管理方面把关,多使用生物制剂产品,为我国水产品出口打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