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堤坝的建造 坝体由滩涂的淤泥筑成,筑堤的泥土来自于挖塘的泥土,坝高0.8—1m,顶宽2m,底宽8m,为了防止招潮蟹、蟛蜞等滩涂生物在堤坝上打洞,造成堤坝漏水及易被风浪冲蚀现象,可在堤坝表面覆盖一道由塑料布、密眼聚乙烯网片组成的防护层,防护层底部用泥土覆盖并压紧。
2、养殖池建造 养殖池面积以5—10亩/口为宜,挖土深0.5m,在养殖池边留有宽0.5m的的平台,作投饵场所之用。池底平坦,无大块泥土,排水后无积水,每口养殖池一端与环沟相连,环沟宽8m,池间通过小堤坝相互隔开。
3、进排水闸建造 进排水闸由混凝土浇注而成,孔径1m。在潮汛时能通过水闸进水,潮汛时能通过水闸蓄水。
4、栏网的建造 栏网主要由固定桩、网片、攀纲绳等组成。固定桩一般采用直径6—10cm的毛竹,长度依网片高度而定;网片一般采用网目0.8—1cm的聚乙烯网片和密眼聚乙烯网片两种;攀纲绳为直径1cm左右的聚乙烯绳。毛竹的间距为1.5m,网片的高度大约为1.5—2m,具体视当地潮信而定,网片高度以超过当地最高潮位0.5m为宜,网片底部应埋入坝土,防止潮流流急浪大时,网片被风浪掀起。在每口养殖池与环沟相连处,也用网片隔开,形成一口口水流相通的独立养殖池塘。
5、放养
(1) 准备工作
①清塘除害 清塘一般采用清淤排污和晒池的方法,利用小潮汛时将池底翻耕后,曝晒池底一周至半个月;清除敌害生物可用茶子饼15—20ppm、生石灰350—500ppm或漂白粉25—30ppm,药物清池应选择晴天,以使药效充分发挥。
②进水 进水时应用锥形筛网进行过滤,以防止有害生物及其他杂物进入养殖池。先期进水深度为20—30cm,待青蛤等贝类苗种投放以后,再注水至70—80cm。
③基础饵料培养 培养好基础饵料是保证贝类生长的必要条件。水质不能过瘦或过肥,过瘦不利青蛤等贝类生长,过肥则不利梭子蟹等蟹类的生长。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25—30cm左右。
(2)投苗
①投放品种 投放品种为青蛤和三疣梭子蟹。
②投苗时间 青蛤投苗以10—11月或翌年3—4月为宜,梭子蟹投苗以6—7月为好。
③投苗规格和密度 为了使青蛤能与梭子蟹同时收获,放养的青蛤苗种一般应以大规格苗种为好,规格一般在100—120粒/500g,投放量为200—250kg/亩。梭子蟹的规格在3cm时,放养密度为4000—5000只/亩;规格在5cm时,放养密度为2500—3000只/亩。规格越大密度越小。
6、投饵 梭子蟹同类相残现象比较严重,摄食也较旺盛,在生长适温期日投喂量正常情况下以蟹体大小而异,饵料为新鲜小杂鱼,投饵时间为早晚各投一次,以傍晚投喂量为多,在日落日出时投喂为佳。投饵时饵料应沿池边投放,有利于观察饵料剩余情况。当水温超过35℃或低于14℃或气候异常时应及时减少或停止投饵。
7、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主要是观察水色变化和检测盐度、pH的变化,通过换水来控制水质。换水应遵循以下原则:大潮时尽量多换水,大雨前尽量多蓄水,大雨后尽量多换水,水质变化时尽量多换水。
8、日常管理
(1) 坚持巡塘,经常检查堤坝是否渗水或漏水,围网是否破损,网桩是否倒塌,发现总是及时解决。
(2) 经常观察水色变化和检测盐度、pH的变化。
(3) 经常检查青蛤、梭子蟹的生长情况,以及梭子蟹的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4) 注意梭子蟹的雌雄分养。在放苗一段时间后应及时将过多的雄蟹分出,以提高梭子蟹的存活率。
(5) 对于鰕虎鱼等敌害生物应及时清除。
9、起捕 梭子蟹采取分批间收的方法,9—10月份为梭子蟹交配期,应将雄蟹适时收捕;待11月份梭子蟹丰满时,再大批起捕出售。梭子蟹的起捕方法可采用晚间灯光诱捕、地笼诱捕或放干池水捕捉等方法。青蛤起捕采取放干池水用耙子取蛤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