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青虾是我国淡水虾中的重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青虾现有资源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且随捕捞力度不断加大,这些水体的青虾资源量日趋减少。利用池塘等各种水体采用各种方式精养青虾势在必行。当前制约青虾精养的一个关键因子是青虾苗种得不到规模化供应。因此建立青虾一定规模的青虾苗种场,是规模化养殖青虾的基础。
1 孵化
1.1 孵化用亲虾的来源及挑选
抱卵虾最好用虾笼、地笼从当地附近湖泊中捕捞,当日常温下带水充气运至孵化场。最好不要选用水产批发市场的抱卵虾。因为这些虾一般为起捕暂养多日、加冰充气、夜间运抵市场的,此类虾不易养活,且胚胎发育受到过不良影响,孵化率很低,后代质量低。
亲虾运输时宜采用常温、充气方式,不宜加冰降温。加冰降温会对胚胎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从侯选青虾中,选择卵粒饱满、呈灰黄色或深褐色或胚体出现眼点、活泼健壮、附肢完整的抱卵虾作孵化用亲虾。
不同青虾抱卵时间不一致,孵化速度与孵化水温等有关。为了出苗时间一致、出池规格相同,必须尽量挑选胚胎发育一致的亲虾。亲虾在孵化网箱中时间过长,会增加亲虾死亡率,所以应挑选胚体出现眼点的抱卵虾(即卵粒呈灰黄色或深褐色或可见胚体眼点)作孵化用亲虾。
1.2 育苗池
育苗池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土池面积一般0.5—2亩,池深1.8—2.0m;水泥池面积40一100平米,池深1.2m。育苗前用漂白粉彻底清塘,在抱卵虾进箱前5—7天注水(120目筛绢过滤),池水深度0.6—0.8m,并施适量鸡粪以培养浮游生物。
1.3 孵化方法
抱卵虾孵化用网籍为敞口网箱,网目为l×lcm,规格为6×1.5×0.8m,每亩土池放2只网箱,每个水泥池放2只网箱,每箱放抱卵虾10kg左右。另外每箱放水花生,使其覆盖网箱面积的60%一70%,供抱卵虾栖息。每日早晚各投喂鲤鱼幼鱼料2次,日投喂总量为抱卵虾体重的5%;每日检查孵化情况,及时清洗网箱、清除孵空亲虾。
孵空率主要与抱卵虾在网箱中孵化时间长短及抱卵虾的体质有关。若受伤或染病,则该抱卵虾很难存活至孵空。这就要求分拣、清箱、洗箱时动作要轻要快,尽量避免抱卵虾受伤。抱卵虾在网箱中时间不宜超过10天,一般做到3—7天全部孵空。
2 育苗方法
孵出的幼体直接在原孵化池培育。及时投喂黄豆浆,上下午各1次,每次0.5kg。以后随着虾苗增多长大逐渐增加投喂量。随着虾苗生长,水质转浓(透明度25cm左右),土池水逐步加到1.5m深,水泥池逐步加到1.om深,并适时追加鸡粪和冲水,保持一定肥度和水质清新。培育中后期增加投喂新鲜鱼浆。待虾苗长到体长lcm左右时出塘计数。
3 育苗技术关键
3.1 池塘规模化育苗技术关键 青虾受精卵为母体抱卵孵化,供氧等孵化条件比较良好,故自然孵化率一般较高。育苗的出池率主要与青虾幼体及幼虾存活率有关。因此,土池育苗工作成败关键在于提高虾苗成活率。影响幼体及幼虾成活率的主要因子为营养和致宫。幼体和幼虾的天然食物为浮游生物。在生产上主要靠把握适宜的施肥时机与施放适宜种类的肥料来解决其天然饵料。此外应适当补充人工饵料。在池塘中大型敌宫生物,比如鱼类、职斟等可用清塘等方法加以控制。但除了大型敌宫生物以外,一些小型生物,比如某些体型较大的浮游动物也能对幼体造成危害,或与虾苗争食。这就要靠控制施肥时机,尽量减少大型浮游动物数量来加以控制。所以控制好水质和把握好施肥时机与数量是池塘育苗成败的关键。
孵化前池塘要经彻底清塘,抱卵虾进箱前5—7天注水,加注的新水须经120目筛绢过滤。在抱卵虾进箱前2—3天,施鸡粪40kg/亩。抱卵虾适宜密度为20kg/亩左右。在首批抱卵虾孵空的第3天及时投喂黄豆浆。当透明度达25cm时,加注新水10cm,并适时追加鸡粪,保持透明度25—35cm。每天巡池,消除鱼卵、蛙卵,并及时清除入侵的青蛙。约经1个月左右的时间,可育成1.3—2.5cm幼虾120—300万尾/亩。
3.2 水泥池规模化育苗技术关键
水泥池水质调控比池塘容易,泼洒黄豆浆后水质很快变肥,一般不需再施放有机肥。若透明度过低,应及时冲水,透明度始终保持在25—30cm左右。水泥池中的天然饵料不比池塘丰富,育苗管理时,除培育天然饵料外,增加人工饵料极为重要。在抱卵虾入池时就应及时泼洒黄豆浆以培肥水质。这对保证孵出的幼体开口时便有较丰富的天然饵料至关重要。在幼体变态发育为幼虾后,还应及时补以鲜鱼浆,以增加幼虾的动物性饵料比例,提高幼虾体质及成活率。
由于水泥池面积较小,幼体、幼虾密度较高,人工增氧十分重要。必须全天维持充气增氧状态。即便如此,至幼虾阶段,由于个体的增大,空间越来越拥挤,此时应及时分池或出池。
抱卵虾适宜密度为o.5kg/平米,孵出的幼体直接在原水泥池中培育成1cm左右幼虾。全天24小时一定要不间断充气,面积60平米左右的水泥池可保持300L/分钟充气量。抱卵虾入池时便开始泼洒黄豆浆培肥水质。注意调控水质,保持透明度25—30cm。在幼体变态发育为幼虾后及时补以鲜鱼浆。不经分池,一般20天左右即出池,可育成0.7—1.6cm幼虾约4—12万尾/平米。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