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虾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虾蛄生物学特性

发布时间:2005/5/29 9:45: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生物学特征 
  
  虾蛄可分为头胸部与腹部两部分,共具20个体节。头胸部短狭,最后4~5节胸节露出于头胸甲之后。额角的基部有关节。腹部平扁而强大。复眼呈梨形,具柄。口器由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及上下唇各1片组成,是摄食的主要器官。尾部与尾肢组成尾扇,成为强大的挖掘和移动器。除尾节外,每一体节均有1对附肢,共19对。由于着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起着各不相同的功能,因此,特化为形态各异的附肢。
   
  各附肢的功能作用依赖于互相协调、配合。许多活动需要各种附肢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如掘穴打洞,是靠第一、三、四、五对颚足掘起泥块,靠强大的掠足举起推出洞外,洞内的泥浆则靠游泳足的快速扇动而排出洞外。摄食过程是靠掠足捕获食物,后经第三、四颚足传到第五颚足,把食物拖进洞穴内;再利用大颚、第一、二小颚组成的口器把食物切碎吃掉。 

  生长规律 
  
  虾蛄的生长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末至秋末生长速度最快。从其形态参数关系上已经知道,黑斑口虾蛄当体长小于8.17厘米时,体长增加比体重增加要快,但雌雄个体的体重、体长、发育是同步的。当体长大于8.17厘米时,体重增加加快,而雄性超过一般雌性。口虾蛄的分界线是体长为9.0厘米。在人工养殖时,其正常的每旬体长增长为0.9~1.0厘米,但也受当时的水温、水质状况、饵料供应情况、本身性腺发育情况及养殖密度等影响。在繁殖季节,雌性虾蛄性腺发育后其体长就不再增加,其生物学最小型为7~8厘米。另据试验,在同等条件下,黑斑口虾蛄的生长比口虾蛄快。其体重与体长关系的经验公式为:W=0.012L3。
  
  虾蛄的肥满度在各月中有变化,与水温、摄食强度、生殖活动及越冬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黑斑口虾蛄的肥满度雌雄有别,雌性肥满度3月份前变化不大,3月份后迅速增加,并有不断上升趋势,5月份达到最大值,为1.90。而雄性肥满度12月份达到最大值为1.62,1月份开始减少,1月份~ 5月份肥满度变化不大为1.34~1.49。
  
  口虾蛄在7~8月份肥满度最低,这与其6月份刚结束排卵、抱卵孵化等活动有关;9月份,随着摄食量增强,肥满度也逐渐上升,雄性在11月份达最大值,雌性由于个体的恢复而相对较慢,在12月份达峰值。在1~3月份的越冬期,基本不摄食,却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越冬,所以肥满度略有下降。4~5月份,水温回升,摄食量增大,肥满度相应地增大;6月份由于繁殖活动而使肥满度急剧下降。
  
  据性腺和身体的生长与食物摄入关系的分析,虾蛄的生活周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蜕皮与生长阶段(8~12月);越冬阶段(1~3月);性腺生长、成熟、精卵排放与受精卵孵化阶段(4~7月)。

  繁殖特点

  黑斑口虾蛄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身体背侧,雄性性腺乳白色,在10月底开始成熟,12月达到最大值。成熟时,雄性个体依靠胸部最后1对步足基节内侧的棒状交接器,将精荚送至雌性胸部第6~8胸节腹面的“王”字形结构中。“王”字形结构未受精时为透明状,受精后随卵巢发育日趋乳白色。 
  
  性卵巢一对,左右对称,两个卵巢基本愈合,位于围心窦之下。随着发育,卵巢向前可延伸至胃部后端,向后可延伸至尾节,性腺成熟时,呈桔红色,充满整个背部,在每一体节交接处卵巢两侧各有一凹隘,呈波浪状。在第六胸节处,左右卵巢各发出一条输卵管弯向腹面,分别开口于该腹甲上的一对产卵孔。黑斑口虾蛄大部分个体为一次性产卵,但有的个体经强化培育,性腺会再次发育产卵。
  
  黑斑口虾蛄卵子发育可分为四期:卵原细胞期(I期)、卵 黄形成前期卵母细胞期(Ⅱ期)、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期(Ⅲ期)和成熟期卵母细胞期(Ⅳ期)。从卵母细胞组织学特征来看,随着发育,细胞体积大幅度增加,尤以卵黄快速积累的第Ⅲ期增加最快;细胞核和核仁大小的变化,在第Ⅰ期发育中略有增大,之后基本稳定。核质比在Ⅰ期比值最大,其后减少。它们对应的卵巢变化如下:
  
  I期对应的卵巢卵巢呈透明线状,粘贴于消化道之上,无色素分布。解剖后可见侧盲管明显的排列在卵巢左右,卵巢颜色为灰黄色。卵巢成熟系数为40%。
  
  Ⅱ期对应的卵巢卵巢开始发育,向两侧扩大呈带状,颜色呈灰黄色趋向浅黄色。卵巢中有一个明显的“S”形增殖中心区,卵巢表面近中央分布少量弥散状黑色素点,卵巢两侧略凹隘,切片观察左右两叶卵巢同步发育,以Ⅱ期卵母细胞为主,卵巢成熟系数达91%。
  
  Ⅲ期对应的卵巢卵巢发育最快,向后延伸至尾节,两侧凹隘显著呈波浪状。随着卵黄不断沉积,颜色由淡黄色趋向橙黄色,黑色素沉积呈一字形排列于卵巢表面,卵巢内“S”形区域逐渐退化,解剖镜下可见清晰的卵粒,卵巢成熟系数为12.1%。
  
  Ⅳ期对应的卵巢卵巢极度膨大,侧盲管被覆盖,刺破卵巢,卵子自动散开。卵巢成熟系数为18.7%。
  
  黑斑口虾蛄的繁殖力不强,体长11.5~16.8厘米的亲虾蛄产卵最多为31200粒,最少14 337粒,平均18102粒。其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明显关系,个体越大,产卵量越多。 

  黑斑口虾蛄卵产于洞穴中,产卵时间多在傍晚,产卵时虾蛄仰卧屈身于洞穴口,卵从产卵孔中产出,受精后排出体外,刚产出的受精卵呈球状,平均卵径为0.576毫米。卵之间由一淡黄色胶质物连接成布块状。产卵后,雌虾蛄身体伸直,利用前部几对附肢整理卵块,从不定形到团状、盘状,最后成簇状,挂于第二胸节腹面的前部。
  
  受精卵胚胎发育颜色从浅黄,逐渐变成黄色,最后成半透明状。抱卵时间与水温成反比,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低,抱卵时间越长,水温越高抱卵时间越短。平均水温29℃,抱卵时间仅需6~12天,平均水温为20℃,抱卵时间需要30~35天。

  食性特征 
  
  虾蛄在幼体阶段与成体阶段食性是不一样的。在假蚤状幼体期,主要以桡足类、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主,也摄食一些动物的浮游幼体。在成体阶段食性很杂,几乎没有什么选择性。主要以底栖的甲壳类、多毛类、小型鱼类、双壳贝类、头足类和蛇尾类为食。食物中以甲壳类的出现频率最高,约为70%,个别月份高达80%,主要是小型底栖的介形类、钩虾和绒螫细足蟹以及少量的虾类。食物中多毛类位居第二,出现频率约为51%。鱼类的出现频率约为47%;双壳贝类的出现频率约为29%,棘皮动物约为11%。另外,有机碎屑在其食物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年出现频率约为38%,个别月份高达62%以上。
  
  虾蛄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较大,1~3月是越冬期,多数个体不摄食,空残胃约占95%;从 4月开始大量摄食,半饱胃约占57%;5~7月是虾蛄的产卵旺季,个体的摄食强度变化较大,达性成熟即将产卵的雌体停止摄食,几乎所有的胃都是全空的;8至9月份空残胃占约63%,10~12月虾蛄摄食强烈,半饱胃占约60%。
  
  虾蛄摄食强度也有昼夜变化,在白天,虾蛄基本钻穴不摄食,晚上出洞觅食,强度以20:00~22:00时最强。另外,虾蛄的食性与其个体大小和性别、生理状况、不同季节、天气情况、不同海区、饵料生物的密度变化等而有所差异。
  
  虾蛄的摄食种类与其体内的消化酶分布及其活力有关。黑斑口虾蛄的假蚤状幼体阶段的消化酶,主要是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黑斑口虾蛄成体的消化酶活力仍然是这4种。前3种酶含量较高,而纤维素酶水平较低,因此,随着幼体发育,幼体对动物性饵料需求量增加,而不喜食植物性饵料。
  
  从其掠足的构造与食物的关系来看,它的捕食行为介于刺挑与粉碎之间。在人工养殖时,虾蛄对死饵也能食。其捕食过程为:它出洞后,接近某个食物并辩认是否为攻击对象,然后抬起身体前半部,展开掠足使指节与底部平行,接着跳起用指节刺挑起食物,并迅速抱住食物,食物从掠足经第三、四颚足传至第五颚足,再返回洞中吃掉。虾蛄之间的残杀现象也偶尔发现,但大多发生在强弱较悬殊的个体之间。

  生态分布

  虾蛄的种类很多,我国南海北部共有88种,东海共有25种,浙江沿海常见的有18种。我国以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 a)产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以上,其次是无刺口虾蛄(Oratosquilla inornata)占总产量的15%,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尖利口虾蛄(Oratosquilla mikado)等虽是常见种,但产量并不高。

  生活习性 
 
  虾蛄(Sauilla)在江浙一带俗称虾拔弹、虾钩弹,在北方一带俗称虾爬子,日本人称之为螳螂虾。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地理分布广,在我国沿海、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各国都有分布,但地方性特有种少,许多种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区。
  
  虾蛄喜欢栖息于泥质底,其次是石砾,不喜欢钻于沙中。它一般穴居于泥质底的洞穴中,洞穴呈“U”字形,两头开口,一大一小,一般相距20~30厘米左右。一个体长为 10.5厘米的虾蛄所筑的洞穴大,出口处孔径约为4.5厘米,穴道最深处至泥面的距离约7.0厘米,洞内壁光滑。
  
  不同的土质与环境条件,其筑成的洞穴长度与深度是不一样的。虾蛄依靠腹肢的不停摆动,在洞中造成了循环水流,保持清新的水质和充足的溶氧。虾蛄有比较明显的一穴一尾的领地行为,但在人工养殖塘中,因密度较高,洞穴常相通,有发现一穴栖二尾或多尾的现象。其居栖习性也因季节而有变化,在夏季虾蛄常喜欢钻在滩面无积水的洞穴中,且用泥块堵住洞口的一部分,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保持洞穴有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在那些有积水的滩面洞穴中,由于积水的传热性,导致洞穴水温太高,虾蛄避而远之。在晚秋和冬季,随着水温的下降,摄食强度降低,穴居的时间增加,活动减少,并在“U”形洞穴的最低处又垂直挖下一段洞穴,形成“Y”形,以利于保温越冬。虾蛄因生长需要或环境条件改变等,一生中需换多次洞穴。
  
  虾蛄在穴居时,常将一个洞口缩小到仅能将小触角和眼伸出洞外,以观察外界的动静。若遇外来侵扰,它先用小触角警告入侵者,然后就迅速掉转头尾,用足扇进行自卫。虾蛄进洞,先头部入穴,当触角接触到洞底时,则身体侧翻腹面朝上,然后腹肌收缩,体弓起前翻再伸直,完成头尾换向动作。 
  
  虾蛄游泳能力强,在海区中游动,主要依靠腹部游泳肢的激烈摆动划水与尾扇强有力的拍打,并能利用惯性在水中滑行。它在出洞生活或掠食时,才显示其游泳习性。虾蛄常摇动腹部的鳃肢,以广泛接触水面而营鳃呼吸。其身体附上异物时,常用第三颚足来清洗。
  
  虾蛄常在晚上出洞活动与觅食,但觅食时的活动范围较小,仅局限于离洞口半径为20厘米的圆周内。但不觅食时,其活动范围较广,可在水体的下层或池底活动或另外择地筑穴。虾蛄正因为它的穴居性,与其他品种相比,具有能自然越冬、抗害避难和养殖风险小的优点,值得推广养殖。

  环境要求
 
  虾蛄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一般来说,其生活水温在7℃~33℃,最适生长水温为(27土3)℃,水温低于 7℃,虾蛄就钻穴越冬;若水温低于5℃,虾蛄就会被冻死;水温高于33℃,虾蛄明显感到不适,水温高于35℃,虾蛄就陆续死亡。实验室条件下,把口虾蛄从17℃直接移入5℃的海水中,它身体马上弓起,再慢慢伸直后昏迷。把它直接移入33℃的海水中,口虾蛄先是上下窜动,接着侧倒在底部,只有游泳肢能摆动,3分钟后昏迷。若水温在渐变的情况下,耐温范围会增大。
  
  虾蛄属广盐性种类,其适盐范围为12‰~35‰,最适盐度为21‰~26‰,经过驯化,它能适应5‰的盐度水域。实验室条件下,口虾蛄在盐度为36‰时,活动不活泼,在盐度为39‰时即死亡。从盐度为23‰直接下降至10‰,它背部迅速弓起,几分钟后应死亡。
  
  虾蛄对PH值的适应范围也较广,口虾蛄一般在PH值为6~10的海水中都能存活,最适 PH值范围为7.5~9.0。 
  
  口虾蛄的耐氧能力较强,其耗氧率要受其重量、水温、pH值、胃饱满度、性别及光照强度等影响。一般来说,耗氧量随体重增大而降低,随水温升高而升高,随PH值上升而下降,光照条件下的耗氧率较遮光条件高。口虾蛄的耗氧率呈规律性的昼夜变化,夜高昼低,说明了口虾蛄是夜行型动物。它的窒息点在0.5734~0.6934毫升/升,大个体耐缺氧能力较小个体强。
  
  虾蛄耐干露能力较强。在相对湿度为94%,气温为20℃下,其露空时间长达13小时又48分钟。

  营养与价值 
  
  虾蛄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食品。虾蛄肌肉中水分约含80.0%,粗脂肪约为1.6%,灰分约为1.5%。黑斑口虾蛄的粗蛋白含量为15.9%,口虾蛄为13.9%。因此虾蛄肉质很嫩,口感好。 
  
  虾蛄的氨基酸种类全,组成理想,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矿物质种类多,富含多种对人体代谢有利的微量元素。黑斑口虾蛄含有17种氨基酸,且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故其肉味鲜美。
  
  黑斑口虾蛄(与尖刺口虾蛄一样都称为本地虾蛄)与口虾蛄(称为外洋虾蛄)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较宽的腹部、较高的出肉率、较好的口感和较少的自然资源量,故市场价格较高。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7734 关键字:虾蛄养殖技术,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