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自放苗开始至收获,即进入养成期的管理阶段,主要抓好苗,水,饵,管四个基本环节。
一抓苗:在人工条件下,将符合放养规格标准的虾苗,根据不同生产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平,按产量和规格要求,决定放苗数量,按千亩片150公斤/亩和万亩片100公斤/亩的两个生产模式,放苗要求分别是:出库苗(0.7-1厘米/尾)2万-2.5万尾/亩和1.2万-1.5万尾/亩,暂养苗1.2万-1.5万尾/亩和0.8万-1万尾/亩,要落实查苗制度及时补苗和疏苗,达到苗全苗壮。
二抓水:“券一池虾,管好一池水”,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对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影响水环境的因素很多,如水温,盐度,PH,溶解氧,水色和透明度,氨氮和H2S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溶解氧,虾池中溶解氧的增长因素是来自空气与水的接触,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的交换等。要增加水中溶氧,除保持水中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来降解或吸收有毒物质起到自净作用外,就是要靠换水的办法来调节,在保证水源的基础上,坚持前期稳而缓,中期细而长,后期大面是活的技术要求。
三抓饵料:根据不同生长时期,投喂不同的饵料,并采取不同的投饵方法。投饵量的确定就在于能否准确掌握不同时期的成活率。根据多年来的试验,体长在7厘米以下为养虾前期,此时一般成活率为60%,8厘米以上为养虾中后期,其成活率一般为:8厘米时为55%,9厘米时为50%,10厘米时为45%,11厘米时为40%,12厘米以上时为35%,依此来决定对虾的日投饵量,同时前期以投喂鲜活饵料为主,中后期逐步加大配合饵料的比重。
四抓管理:这是对虾养殖创高产的重要措施。根据河北省诏海县的管理经验:
(1)放苗时要求做到“六早四不放一准确”,即早清池,早进水,早施肥,早放苗,早投饵,早管理;清池不彻底不放苗,水质不适宜不放苗,幼体饵料生物繁殖不好不放苗,虾苗体长不足1厘米不放苗;放苗数量要准确。
(2)在养成过程中贯彻“一准二足除三害,四查四看把五关”,即:查苗计数准;水足、饵料足;根除草害、鱼害、病然;查水看是否鲜、活、足、查虾看是否能正常生长,查闸看是否漏水跑虾进害鱼,查饵料看对虾是否吃饱和有无残饵;把好育苗放苗关,把好抽水用水关,把好饵料加工质量及投喂关,把好防病除害关,把好增产节约关。
(3)养虾后期要抓好“两保一创”,即保水源,保饵料投喂量,创高产。
养虾全过程应遵照:“前促、中攻、后追的技术管理,从育苗到收获150多天,按月份阶段工作是:4月抓亲虾,5月抓苗种,6月迅速抓调整,7月促,8月攻,9月管理不放松,10月收虾不排水,11月抓越冬,12月至3月清池维修抓工程。从而走向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采集:姜玲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