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水质的管理在养虾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广东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要取得高产,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挖虾塘PH值的调节
广东沿海滩涂大部分是酸性土壤,尤其是红树林丛生的土质,酸性更强。新挖的虾池,破坏了表层土,酸性上升,有些PH值在4~5之间,因此,要采取措施治理,不然虾是无法生存的。
调节酸性,比较有效的方法是:
1. 在挖地时,将表土保留起来,待虾池建成后,再将表土覆盖于池底或堤的表面,防止底层酸性水上升,或下雨将堤上酸性土壤的水冲入池中。
2. 要充分浸泡与冲洗新池,每当潮汐适宜时不断地进排水,将池内酸性物质排出。新池一般要处理三个月左右才有较明显的效果。
3. 在新地内加生石灰调节酸碱度,将石灰撒布入底土,要比带水施入石灰效果好,一般使池水PH稳定在7.3以上才能放养虾。
二、放苗前虾塘水比重的调节
广东养虾池多数在内湾,水的比重较低。为了提高虾苗入池的成活率,一定要在放养之前了解比重差别。在虾苗出池前,适当降低比重。虾苗的适应能力与亲虾栖息海区、育苗期间或淡化情况有密切关系。如果亲虾栖息区和育苗期比重低,淡化时间长,其适应低比重力强,反之适应能力则弱。
三、养成期池水的调节
许多虾池防淡、排洪能力低,暴雨从周围空地和农田带入大量淡水,常出现池水比重大幅度变低,PH值降低等现象。尤其是新虾塘由于堤上的土质是酸性,下雨而带入池中大量酸性物质,因此,雨后要很好换水,排谈防酸。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做好水质调节,增加换水量,促使水质新鲜,增加水中天然饵料,是保证高产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换水量与产量成正比关系。新鲜的水质,是养好虾的基本保证。根据虾的生长、放养密度、水温、饵料种类与数量、水质等情况,灵活换水,最好日换水量平均在30%以上。其方法是,养殖初期在正常情况下不断添水,或多进少排。养殖中后期,要大排大灌,做到水深水活,采用活水或流水养虾。随着虾的长大,残饵分解,虾的排泄物增加,池内的污物积累随之增加。换水量要加大,尽量做到有潮必换水。高产虾塘要配备抽水或充气设备,在小潮期或气压低、高温期、水质不良、虾浮头时,必须换水或充气,促证水质良好,促虾生长。
四、控制闸门开启高度
每次进水需根据过滤网所承受的压力来决定闸门开启高度,以免闸网被冲破。
进水达到内、外水位平衡时要及时关闸,以免池水倒流将滤网反冲闸底,导致关闸不严,漏水进害。
进水前应将过滤网(袖子网)末端用绳系扎,关闸后将过滤网末端提起,解扎倒出过滤杂物。因过滤物中有小鱼等敌害生物,切勿倒入虾塘,应倒进事先备好的桶内。每次过滤之后应将过滤网末端扎好,将网搭在闸框上晾干,以备下次再用。
每次开闸进水前,应检查过滤网口是否扎紧,网衣有无破损或脱落。如有问题,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南方渔网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